摘要:伴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新课标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为了贯彻新课标的要求,实现对教学质量的进一步优化,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要能做出相对应的调整。而对于高中数学教师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这是数学在高中学段所占据的重要地位所决定的。本文对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是高中阶段的重点学习科目,由于其难度与抽象性的影响,数学也是很多学生在高中感到畏惧的一门学科。但即使学生抱着畏惧的心理,数学做作为学生升学路上的一道管卡的现实事实也是无法得到改变的。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在其中能做到的只有通过对教学的有效调整,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数学学习方法,帮助其进行突破。新课程改革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发挥与学生的学习体验优化,在此背景下,教师在进行教学调整时,就可以将其作为开展教学优化的重点。针对于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之中开展实现教学有效性提升的教学调整,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研究发现,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结合教材研究,优化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是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参考指标,其也是教师开展的教学行为期望达成的教学效果。相应的,若教师在教学中没有一个清晰而合理的教学目标,就会使得教学的有效性受到影响。在过去的教学中,很多教师虽然都会在教学设计中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但由于其并没有将教学目标的重要性重视起来,这就造成其教学目标设计的合理性得不到保障。并且笔者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过于注重对知识内容的要求,而忽视了学生的发展目标的制定。在这样的教学目标的引导之下,教师的教学方向也就出现了便宜。进而很多教师为了追求知识教学的便捷与快速,就会选用讲授法来进行知识教学。在其中,学生的作用就得不到体现,且其也无法得到全面的发展。而在如今,为了贯彻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时就要能改变过去的方法策略,教师要能做到结合教材进行研究分析,联系学生的发展现状,给学生制定与其发展状况相符的三维目标设计。
例如,在进行“直线与直线的方程”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结合本课的内容进行研究,设置相应的三维教学目标。在实际中,教师就可以设计如下的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明确直线倾斜角与斜率的相应概念;2、发展目标,使学生明白斜率公式的推导过程,并可以利用其进行简单直线方程斜率的计算;3、情感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索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探究态度。像这样,将教学目标清晰的罗列开来,教师的教学就可以更加具有针对性。
二、使用媒体教学,达成有效展示
数学是一门具有较强抽象性的学科,合理的教学展示是实现学生知识掌握的重要途经。而在过去的高中数学教学中,由于教学工具的匮乏,教师实现教学展示的方式只有板书,但这种教学工具在复杂数学知识内容的展示上并不具备很好的效果,学生也不能借助其达成对抽象知识的认知。在如今,虽然多媒体教学工具的达成了普及化,但也存在相当一部分教师并不习惯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展示,其还延续着过去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这就造成其教学的效果并不好。为了贯彻新课标的要求,实现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需要能多研究、多学习,掌握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展示的方法,进而实现对数学抽象内容的有效化展示。
例如,在进行“三视图”这一课的教学时,为了给予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实现对相关知识内容的有效掌握。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进行立体图形的有效展示。在其中,借助对立体图形的内部结构展示,就可以让学生明确“三视图”的含义,明确三视图的确认方法。
三、分层设计教学,实现学生发展
新课标提出教师在教学中要能重点关注学生的发展,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给予学生与其发展程度相适应的教学安排。为了实现此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需要能正视学生发展情况的不同,并在此基础上,按照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因材施教原则,开展分层化教学设计。在过去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设计的教学计划往往知识根据学校的统筹安排进行的,并没有考虑学生自身发展程度的影响。这就导致教师设置的教学计划,对于很多发展程度较差的学生来说,难以完成。反之,对于发展程度较好的学生来说,其难度又过低,限制了其发展高度。在现在,为了实现对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教师就需要能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开展分层教学。
例如,在进行“平面向量”相关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按照学生的发展情况,为学生设置三个层次的不同要求。在其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目标分层化、教学问题分层化、教学作业分层化三个方法开展分层教学。
综上所述,为了实现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需要能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其中,教师要能做到结合教材研究,优化目标射击;使用媒体教学,达成有效展示;分层设计教学,实现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雷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38):159-160.
[2]李红军.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提升[J].中国教师,2016(S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