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还很弱,对于自身行为的约束还无法做到控制自如。因此,在这一阶段,教师就要对学生的错误行为进行纠正,在日常管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告诉学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从而更好地生活和学习。班主任作为每个班级的管理者,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对班级管理进行探究。接下来,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通过分析当下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措施,帮助教师对班级进行有效管理。
关键词:小学阶段;班级管理;常见问题;应对措施
在进行措施探究之前,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根据当下的小学班级现状,找到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这时,就需要教师从多角度寻找问题,不仅要从教师本身设置的管理条例和管理方式明确问题,还要从学生对于管理条例的执行情况寻找问题。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进行调整,从而制定出合适的管理制度。
一、当下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班主任的管理方式错误
纵观当下小学管理现状可以看出,教师一般都是处在主导者的地位,学生在教师的管理下被迫遵守规矩。同时,教师喜欢用命令式的口吻来监督学生,高高在上且严厉的教师形象使得很多学生都望而生畏。渐渐地,学生就会对教师的管理产生抵触心理,最终导致学生不愿遵守管理条例。
(二)忽视了学生的参与
班级的管理并不是只能依靠教师进行管理,更重要的是需要让学生参与其中。但在实际情况中,教师对于班委的安排还不够到位,在竞选班委的标准过于狭隘。具体表现在,教师在选择班委时偏向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考虑到学生的学业任务繁重,只安排几个必要的职位等。这些在班级管理方面考虑安排不全面的情况促使了问题的出现。
(三)监督不到位,管理片面化
班级管理条例设置之后,教师在鼓励学生遵守条例的同时,还要监督学生的情况。但大部分教师并没有做到这一点,监督的力度不够,学生就无法及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纠正不及时就会导致坏习惯的反复出现。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的管理过于片面化,只有当学生在教室,教师才能进行管理,当学生在班级之外的地方,教师就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范围存在片面化。
二、小学班级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组建班委会
对于一个人数众多的班集体来说,单凭班主任一个人进行班级管理是不现实的,会给班主任带来较大的压力。所以,班委会的存在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需要做的就是组建一个得力的班委会,形成以班团干部为中心的学生骨干力量,在日常班级活动和学习生活中协助班主任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班委会组建之后后,教师要对班委成员进行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艺术上进行指导。班委会成员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不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工作方面,都要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形象,带领班级的其他学生不断提升自己。
例如,在竞选班委时,教师可以采取自愿报名,学生投票的方式进行。参加竞选的学生首先上台讲一讲自己想要竞选的职位和优势,然后统一进行匿名投票。这种公平公正的竞选方式给予每个学生平等的机会,班委会成员在今后的管理中也能更加得心应手。
(二)团队意识的培养
众所周知,判断一个班集体好坏与否,不能仅仅将教师的管理手段作为判断依据,更重要的是班级中的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如何让学生在班集体中找到存在感,并为班级的班风建设出一份力,这就需要学生增强团队意识。当学生在班级中找到归属感,学生就能更好地服从教师和班委的管理。
例如,教师可以举办一些班级团建活动,在活动中拉近师生、生生之间的距离,这对于教师和学生在今后进行管理中更容易。运动会、演讲比赛等校园活动也是为培养学生团结意识的好机会。学生通过集体参加团队活动,在参与过程中更能认识到集体荣誉感的重要性。
(三)赏罚分明,合理管理
教师必须要改变以往严厉的管理方式,过于严厉的管教不仅不会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反而会在无形中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在进行教育时,教师要用平缓和蔼的语气,与学生处在同一高度进行谈话,就像朋友之间的交谈方式,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易于接受教师的教育。
例如,对于学生的正确和错误的行为,教师要做到赏罚分明。当学生的行为符合规定时,教师要表扬学生,并激励学生在今后继续按照这种标准做。而对于屡次犯错的学生,教师就要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的基础上进行惩罚。惩罚不是主要目的,帮助学生及时改正错误行为才是重中之重。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教师必须要注重对于班级的管理。结合实际情况分析自己及学生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明确管理问题的情况下,教师可以组建一个得力的班委会;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做到赏罚分明,积极地鼓励学生遵守规矩,服从管理,创建良好的班集体。
参考文献:
[1]刘付志锋.关于乡镇小学班主任对留守儿童学生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思考[J].考试与评价,2017,(3):47.
[2]蒲英贤.现阶段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J].魅力中国,2019,(30):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