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发表时间:2020/5/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期   作者:蒋志虎
[导读] 地理课程是初中阶段教学的基础性学科
        摘要:地理课程是初中阶段教学的基础性学科,它以初中地理科学知识为根基,结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为一体,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重要影响。为全面优化学生的地理素质,引导学生真正成为地理课堂的主人,教师应科学创设高效地理课堂,综合性提升初中地理教学成效。
        关键词: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所谓高效课堂,指的是在课堂教学时间内最大程度地激发课堂教学的功用,让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优。通俗点说,就是用最少的时间和最少的人、物、财力投入换取最好的教学效果。在新课改全面实施的今天,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主要引导者,应该结合初中地理学科特点,结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等,全面创新教学方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创设高效地理课堂,引导学生真正成为地理学习的主人。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尝试,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教学策略:
         一、转变观念及方式,打好高效课堂基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转变教学观念,“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课程改革突出“以生为本”的重要理念,要求重构原有教学模式的师生关系,把教学的重心转移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上来;新课程改革也要求教师的角色转变成教学的合作者、知识体系的建构者,主要起“导”的作用。《纲要》还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师平时多给学生传达高效课堂的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变被动为主动,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地理事物的发展规律,培养学生再创造能力。
         二、合理整合教材,促进探究学习的开展
        教师可以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地理课程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对原有教材进行取舍,按照课堂的思路理清前后顺序,补充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内容,如当地各地的经济、社会文化、风上人情,或者联系当地的实际举出一些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生活实例。教材并不是教师的唯一课程资源,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情和教学目标,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整合课程资源,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善学习方式、进行探究学习的必要条件,使其更好地为己所用,并为学生所理解接受。例如,在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的经济”的教学中,贯穿于整个教学内容的主线是珠江三角洲利用紧邻港澳的优越地理位置,接受港澳地区的产业转移,形成了“前店后厂”的独特生产模式。由于在这与之前学习过的特别行政区课文中的“与内地的密切联系”内容意思相近,因此在学习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时,可由学生根据学过的知识进行自主学习,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及知识的迁移能力,更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三、创设课堂情境,活化课堂教学
        在初中地理教学实践中,创设高效地理课堂,教师应该注重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在初中地理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积极创设游戏教学情境,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巧妙利用丰富多元的游戏,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真正成为初中地理的学习主人。如在国家山脉或景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这些山脉或者景观的图像,引导学生共同完成游戏。当教师说出某一个国家或地区时,学生需要按照地域属性进行快速组合。通过创设这样的游戏情境,活化课堂教学,能够全面激发学生的认知和参与兴趣,也能够引导学生在快乐融洽的氛围中有效学习、科学学习。另一方面,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实践中,积极创设高效地理课堂,教师应该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引导学生真正成为地理学习的主人。
         四、建立合理评价机制,促进学生更好更快成长
        评价的目的是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让他们更明智、理性地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采用合理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在正确的评价中得到全面发展。教师评价可分为课内评价和课外评价。课内评价,需要教师根据学生课堂上的表现能及时给予引导和正面的语言鼓励,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课外评价,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资料等,进行打分,给予定量评价。因此,合理的评价机制,可以促进学生全面进步,也是保证地理教学高效的重要因素。
         五、重视教学反思,提升高效课堂质量
        在进行地理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地理教学效果与预期的设计有较大差异,原因在于进行教学设计时忽略了对客观因素的全面考虑,重视课后的教学反思,及时看到实践过程中出现的误差,不断探求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观念、教学过程等方面的问题,积极改进,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是构建地理高效课堂小可缺少的环节。
        总之,高效课堂的构建对老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地理老师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真实需求,分析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因素,积极的采取创造性的教学策略和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为前提,鼓励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之中真正的突破个人在地理学习中所遇到的难点和不足,有效的实现个人的个性化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彦红.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策略探讨[J].甘肃教育, 2015(19):66-66.
        [2]燕龙.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策略研究[J].好家长, 2016(16).
        [3]陈宏亮.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初探[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16(15).
作者简介:
    蒋志虎,出生年月:1976.03,性别:男,籍贯:四川广安,最高学历:大学本科,职称:中学高级教师,单位:广安市广安区杨坪九年一贯制学校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