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班主任管理,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发表时间:2020/5/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期   作者:马雪林
[导读] 作为高中班主任,应认识到高中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思想和个性,
       摘要:作为高中班主任,应认识到高中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思想和个性,不仅应要求学生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还应通过有效开展管理工作兼顾学生个性发展、心理健康、生活安全等方面的内容,把他们引导到一个正确的轨道上来,从而解决高中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更好地促进他们健康、全面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将对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展开探究,以实施有效的民主性管理,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策略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提升成绩和塑造品格的关键时期,所以高中班主任应重视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不良因素,针对其个体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方法,帮助他们塑造良好的人格品质,增强其克服自身惰性和抵御外界不良诱惑的能力,有效约束他们的思想与行为,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和谐向上班级。
        一、高中班主任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些高中生认为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独立思想和行为,所以不需要班主任管理不需要面面俱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高中班主任的工作范畴变得更加模糊了。一方面,部分班主任缺乏自身工作定位,管理理念落后,管理形式过于闭塞,且与其他任课教师缺乏合作,当出现问题会产生教师间相互推诿责任的情况,这反而对工作效率造成了阻碍。另一方面,一些班主任管理方法落后,他们认为只要在管理中树立权威形象,就能提升管理工作的实效性,没有时刻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不考虑学生的真实想法,甚至存在“重成绩轻过程”的管理问题,过于注重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也不注重为其提供参与班级自我管理的机会和条件,这就阻碍了高中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二、高中班主任加强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坚持以生为本,尊重个性发展
        传统的高中班主任管理多以“规定式”理念为主,强调对学生进行强制性的管理,但这种管理模式无法体现班主任的管理价值。所以班主任应树立服务意识,重视学生的独特地位,结合其性格特点、认知特点和发展要求等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以此引导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使管理工作变得事半功倍。
        班主任应多与学生接触,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心理状况等,并且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对于学习音乐、美术、体育特长班的学生来说,班主任应多了解这个阶段、这个时代、不同专业学生的想法,以理解的心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使其在练习艺术特长时兼顾文化课学习,班主任还应善于挖掘和发展学生的潜能,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情况得到个性化的独特发展,注重特长班学生的素质教育均衡发展。而对于普通班的学生来说,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任务不仅是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提高他们的学科核心素养,更要不断促进其精神成长,培养他们勇敢无畏、承担责任、勇于创新的精神,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内在潜力,让学生学会自主选择学习和生活道路,培养其独立思考和独立实践的能力,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上使班集体的凝聚力、向心力都得到加强。
        (二)加强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心理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独立心理、批判心理和逆反心理不断增强的时期,其意志品质也呈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韧性发展。因此,班主任不应再以自我管理为中心,而更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心理状况,这样才能实施有效的、具有创造性的班级管理。
        以双语班学生的管理为例,双语班学生主要是维吾尔族同学,他们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自控能力不足,考虑到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态度、作息安排等差别较大,班主任可以从培养其良好习惯入手。

习惯的积累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教师要引导高中生养成在课前认真预习、课堂学习全情投入以及课后认真复习的良好习惯,充分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并经常询问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近况,收集学生课堂学习反馈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放下高昂的姿态,平等地与学生进行沟通,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教师的真挚情感,发自内心地产生一种认同感。在高中生进行沟通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把握好时机、场所以及方式,时刻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当发现问题后,及时找学生谈话和沟通,基于鼓励引导和心平气和的原则,帮助他们应对负面情绪。
        (三)敢于放手放权,强化自主管理
        自主发展是高中班主任创新管理需要重点突破的方向。对于高中班级管理,班主任应做到收放自如,信任并给予学生自主管理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使其充分发挥主体地位,通过这种方法,将培养学生习惯与核心素养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做好自我规划,从而为其今后的发展道路铺设良好的基石。
        例如,组织班级学生成立学习小组,并实行流动组长制度,每一位组员都有机会在组内担任管理者的角色。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鼓励每组学生定期开展“学习交流分享会”活动,让他们互相分享自己的经验与方法,在相互学习和引导中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自我管理能力。还比如,班主任可以让学生自主制定班级公约,待小组通过后由组长在班内提出,最后全班进行投票表决。如为提高学习效率,学生们提出了组建学习小组的意见,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制定本组阶段目标和长期奋斗目标,以“捆绑式”的压力促使他们不断向目标迈进,从而实现学生的共同学习与共同进步,这不仅能让班级整体在学习、纪律、思想文化方面获得发展,也将学生推到了班级管理的前台,提高了管理的有效性。
        (四)明确学习目标,提升综合能力
        鉴于高中学生的特殊性需求,班主任必须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学习目标,继而付诸行动,因为学生有了目标就像是找到了方向的航船,才能行使得更远。高中班主任可以借助激励性的管理措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自己,从多方面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把难度大、任务重的高中学习落到实处,引领学生更好地成长。
        例如,对于普通班的学生,班主任可以从引导他们制定近阶段学习目标开始,先让学生了解目标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如何制定学习目标等等,并鼓励他们进行总结性学习和反思性学习,以此让学生有目标意识,明确努力的方向,挖掘自己更多的优势,获得更大程度的提升,同时还应加强对学生人生理念的培养,让他们从兴趣、潜能优势等方面准确进行自我评估和自我认识。与此同时,还应重视学生自我调整能力的培养,环境在不断变化,高中生应具备快速适应周围环境变化的能力,在学习目标制定的过程中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学习环境制定相应的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从而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学习道路,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
        综上所述,新课改的深入推进,给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且更具体的要求。因此高中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必须清晰地认识与理解自身工作的重要意义,明确自己在管理工作中的定位与承担的责任,基于高中生主体积极转变教育思想,努力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加强学习和理念管理,让学生都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思想观念,让充满挑战的班主任管理工作也富含美妙的艺术,以此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鑫元.新课程背景下班主任如何进行有效管理[J].名师在线,2019(36):85-86.
        [2]白发强.高中班主任实施人本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47):191-192.
        [3]王新福.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的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C]. .教育理论研究(第九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215.
        [4]孙磊.当前高中班主任与学生沟通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16):52+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