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基于传统艺术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0/5/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李欣 靳超 张琪佳
[导读] 摘要:校园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院校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我国职业院校的诞生时间与发展时间并不算长远,因此难免因建校时间短暂而导致底蕴积累不成熟、文化积淀薄弱等弊端的存在,但职业院校基于与普通本科院校不同的办学模式,其校园文化必然具有不同的风格,以有效的形式加以建设便能够成为别具一格的文化载体。
        天津广播影视职业学院  天津  300112
        摘要:校园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院校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我国职业院校的诞生时间与发展时间并不算长远,因此难免因建校时间短暂而导致底蕴积累不成熟、文化积淀薄弱等弊端的存在,但职业院校基于与普通本科院校不同的办学模式,其校园文化必然具有不同的风格,以有效的形式加以建设便能够成为别具一格的文化载体。
        关键词:职业院校;传统艺术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
        作为奠定中、高等职业教育长期生存发展的道路基石,职业院校校园文化是中、高职教学中一项不可或缺的板块,其作为院校内涵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院校实力、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对于院校的长期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然而我国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尚处初级探索阶段,发展模式并不成熟,因此在建设校园内文化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误区,对推动职业院校整体发展形成了较大的阻碍。
        1 职业院校文化建设问题的提出
        (1)近年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职业院校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面临的问题也不少,极端的情况甚至面临第一届也是最后一届毕业生的悲惨局面,职业院校的发展和企业发展一样,关键在于有效地组织构建职业化的管理队伍,这些都需要现代化的企业文化理念和相适应的企业文化氛围。
        (2)职业院校面对的竞争主要来自几个方面,包括生存竞争、生源竞争、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竞争、用人单位的竞争选择、新办院校的进入者竞争和“读书无用论”观念的竞争,近年来学生流失甚至放弃高考的学生越来越多,职业院校的竞争也停留在生源之争和就业岗位之争,谈不上文化品牌之争,纵观“长青藤”院校发展的历史,其鲜明的特点就是深厚的文化底蕴。
        (3)企业的竞争力主要表现为产品市场力、产品销售力、扩张力、文化力、形象力、管理力六种力量,其中文化力是最能够渗透到其他五种力之中的核心力量。我国职业院校的发展同样存在存活率、发展率、竞争能力和经营业绩的问题,而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增加企业的凝聚力,提高员工和顾客对组织的满意度,改善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作用,将来,企业文化甚至是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
        (4)和所有企业员工一样,职业院校员工尤其是教师更渴望在优秀的企业文化中进步。企业文化的缺失对学校来说更是致命的,人力资源是职业院校的主要资源,没有教职工对文化内涵——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很难想象学校人力资源能得到充分开发,并将人力优势转化为智力优势和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2 职业院校基于传统艺术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探索
        (1)融入区域文化建设。职业院校文化建设必须根据发展的不同阶段,有效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凝练体现行业企业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才能保证文化的区域性。通过对文化体系的梳理,从中要感悟和提炼职业院校独有的精神,最大限度的发挥好职业院校文化建设的教化、向导、凝聚、辐射、激励和控制作用。文化建设并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成体系,是能够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一般来说,职业院校文化应由主文化、亚文化和子文化三部分组成。主文化是指职业院校的文化,它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等几个方面,是主导性的文化。它包括学校精神、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办学哲学、校训、校风、师风学风等。—精神文化是职业院校文化的灵魂和核心,是一所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影响着职业院校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等的形成,是职业院校发展壮大的精神源泉。文化的桥梁和纽带。文化建设需要有刚性的制度来保障。

形成良好的职业院校制度文化生态是职业院校文化生态建设的基本保障。—行为文化是职业院校文化的次表层文化,职业院校的一切文化及精神都是通过一定行为和活动来体现的,而职业院校行为文化就是一所职业院校文化积淀最直接的显露,其本身也包含了学校里各种行为和活动。—物质文化是职业院校文化外在表现,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它主要包括院校环境、设施、建筑等内容。亚文化是指职业院校文化的某几个方面。是指导性的文化。比如精神文化中又有团队文化、创业文化、诚信文化、实训文化、宿舍文化、创新文化等。子文化是指职业院校各专业系部的文化,它要在主文化的框架下,搭建符合本部门、本专业的特色文化,是具有可操作性的文化。主要包括重点部门职责范围、重点岗位操作规范等。把职业院校文化建设的体系搭建起来后,就可以结合区域文化对某个文化进行塑造。
        (2)创新校企文化建设。职业院校文化建设应该是全体师生认同的校长文化,它既要自下而上,又要自上而下,经过反复实践酝酿产生形成。职业院校文化建设要有辐射性、带动性,为区域经济发挥作用,就要积极构建校企文化利益共同体。主动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校企所站协同发展,引导教师开展技术服务和项目研发,为行业企业和社会提供智力技术服务,进行多元化社会培训。学校和企业在以契约形式规范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企业提供设备、技术、生产任务、兼职教师,学校提供场地、管理和服务,形成相互开放、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利益实体,实现了学习和工作的行为融合,学生和员工的身份融合,教学和生产的过程融合。利益共同体促进企业技术升级,有利于学生培养。校企双向互聘激发了教师及企业技术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校企双方的责任感、奉献意识显著增强。构建校企双向服务、专兼职教师培养、共建基地、协同育人的立体化保障机制,突破了校企合作中存在的瓶颈,使校企松散的合作转换为紧密的产教融合,形成互惠互赢的驱动机制。明确规定了学校和企业双向服务的权利、义务。丰富了以校企合作利益共同体为标志的校企合作组织管理内涵,实现了以现代学徒制为标志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推广,优化了专任教师企业挂职路径和职称评定条件,吸引了企业兼职教师承担教学任务,实现了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有效途径。
        (3)职业院校文化建设要有形象的文化符号。文化符号是指在文化建设中有特殊含义的姿势和象征物。姿势包括躯体姿态、手势、表情、声音等。象征物的形式则多种多样,古代图腾是典型象征物,现代社会中的吉祥物也是象征物;国花、市花是象征物,国旗、国徽也是象征物。符号是一种文化最具体、最明确、最直接的外在表现,也是为人们理解一种文化提供的最直观的说明。认为职业院校要有区域性、典型性、形象性的文化符号。文化符号是职业院校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在符号文化力的经营中,应当实现校风、学风、教风、标志由“抽象化”向“典型化”转变,由“随意化”向“专业化”转变,由“历史化”向“时代化”转变。优良校风会对全体师生员工的学习、工作、生活和思想品德的成长起到长远影响,学校标志体现职业院校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境界。
        随着近年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示范性骨干院校建设的深入,使得当前职业院校的发展已经不只是在办学规模和教学质量上,而是更多地涉及到文化建设等深层次的内容。建设与区域文化相适应的职业院校文化,凝炼精神,塑造品牌,构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氛围,对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和发展,提升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燕.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现状的反思及建设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8(03):42-43.
        [2]李建英,魏海安.文化自觉视域下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J].河北学刊,2018.32(02):248-250.
        [3]黄志良.基于价值、制度与技术视角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路径研究[J].职教论坛,2017(25):37-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