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初中教学阶段,班主任在工作当中面对的学生,已经有了个人意识,并且有了是非观念,也逐渐的进入了青春叛逆期,在生活中会有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同学矛盾、学习问题、还有价值观错误。这些问题教师不能够只看到表面,而是要深入其中,走进学生内心去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浅析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教育艺术。
关键词:初中教学;班主任工作;管理工作;教学策略
初中教学当中,教师面对的学生是一群处于青春成长期的孩子,他们有了鲜明的主观意识,对事物有了基本的判断力,并且自尊心较强,与教师和同龄人交际中难以敞开心扉。这导致了学生很多积攒在内心的生活问题和学习困扰无处诉说,长此以往会造成学生心理上的问题,进而深度的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不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鉴于这种情况,本文将浅析几种班主任开展工作时可以采取的策略,来为广大教师做出参考。
一、拉近师生距离,关注学生生活
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问题,很多时候并不是不爱学习那么简单,教师应该归结根本原因,很多学生不爱学习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不喜欢某个教师、或者与同学有矛盾、又或者家庭原因,造成了学生内心难以集中在学习上,教师要从根源上去分析,这样才能够解决学生的问题。教师可以在生活和学习当中,与学生交朋友,与学生交流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在平常的生活中多去观察学生的兴趣动向,关注学生的课后生活,寻找可以铺开话题的媒介,然后走进学生当中,与他们进行深度的交流,获取学生的想法。
以笔者的教学经验为例,曾经在任职的班级中,有一名学生,学习成绩本来十分优异,但是在下半学期,该名学生经常迟到并且上课的时候,时常走神分心,处于一种不安定的状态中,在放学后经常急匆匆的赶回家,不愿意在学校停留一刻。在一次课外集体活动中,笔者想与这名学生进行交流,却偶然发现这名学生在和自己年迈的奶奶进行视频通话,对奶奶嘘寒问暖,后来笔者与这名学生的家长进行了通话得知,原来他的奶奶因为身体原因,生活不能够自理,家长外出务工,平时由家中的成年人轮番照顾,但是这名学生对奶奶的感情很深,担心奶奶的生活出现问题,所以在学习中不能集中注意力。在了解到这个情况,笔者立马与其家人取得了联系,并且与学生进行了深度的交流,在与其家庭的沟通中解决了学生的这一块“心病”。在后续的学习当中,学生的成绩有了稳步的回升,并且愿意主动的分享一些生活中的苦恼和问题。所以教师应该明白很多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有时候并不是表面那么简单,而是要深入学生的生活,与学生交朋友走进他们的内心,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二、发现学生闪光点,善用激励教学法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在学习和生活当中有着自己鲜明的个人特点,这些特点有的是优势,有的是短板,如何扬长避短,让学生得到自信心的强化,这需要班主任的引导和帮助。在初中教学阶段,学生需要面对的不仅是难度推升的课业,还有新的人际关系,新的环境,所有的这一切都需要适应的过程。在初期,学生会因为陌生的环境不敢展现自己,教师应当在学习和生活当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且设计合理的“机遇”,来让学生展示自己身上的闪光点,让学生的自信心得到强化,能力得到提升,这对学生的成长会有积极的帮助和改善。
教师应当从生活和学习入手,去寻找学生的长处,比如有的学生在学习当中,思维比较敏捷,反应较快,有着较强的学习能力。那么教师就可以在班级中划分学习小组,让这类的学生去担任组长,带领其他学生提升能力。有的学生比较有艺术天分,善于歌唱跳舞,那么可以在开展文艺活动的时候,让这些学生打头阵,展现自己的能力。有的学生没有较为明显的优点,但是身体条件出色,教师可以在进行体育活动或者是班级大扫除中,让这些学生展示自己。总而言之,要想方设法挖掘学生的特点,进行合理的放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能够快速的适应初中阶段的教学。
三、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生个体提升目标
初中阶段学生最主要的任务是进行学习,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教师应当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明确学生的优势科目和短板,并且以此为依据,对学生进行划分,针对一个小群体去做能力提升计划,以此来督促学生在阶段性学习中,有目的性的去进行能力提升,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合理的分配自身的学习精力,强化学生的学习有效性,并且阶段性教学其目标更容易达成,能够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对学生自信心的强化有着积极的帮助,能够大幅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教学中,班主任的工作开展,应当以学生为核心,多给予学生关怀和关心,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强化学生自信心,并且制定明确的学习计划,让学生的能力能够得到提升和强化,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提升初中阶段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立田.浅析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教育艺术[J].文存阅刊,2019,(24):115.
[2]朱东慧.浅析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教育艺术[J].魅力中国,2019,(48):21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