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德育教育对学生之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对于这一阶段的体育教学而言,教师在关注体育本身的同时,也需要有意识地进行德育渗透,并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致力于让学生在获得强健体魄的同时,也得到精神品质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体育 德育渗透 方法研究
小学阶段的学生就像是一张白纸,俗话说一张白纸好作画,也就是说,在这一阶段,学生需要有效的引导。能力发展可以决定学生以后能够走多高,而品德发展却可以决定学生以后能够走多远。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德育教育的渗透。并且,为了优化德育教育渗透的效果,教师需要精心研究体育教学课程,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德育的渗透,让德育对学生产生悄无声息的影响,甚至让学生在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就已经获得了德育的浸润。故而,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对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式进行研究。
一、语言渗透
在体育教学中,运用语言进行德育渗透是一种非常便捷同时也非常有效的方式。也就是说,语言渗透不需要进行太多的提前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语言渗透。不过,为了提升语言渗透的效果,教师在进行语言渗透时,还是应当进行考虑与设计,即语言渗透需要合适的时机,教师需要找准时机,不能“遍地撒网”,并且,语言渗透需要自然而然,教师不能突兀地从体育内容上转移到德育内容上。此外,语言渗透还需要注重一些细节,比如语言的风格、语气、节奏等。
例如:在进行田径教学时,我对学生进行了语言渗透。展开来说,跑步是一项非常耗费体力的运动,所以在课程过半的时候,很多学生体力流失,进而产生了诸多抱怨,比如,有学生觉得跑步没有意义,也有学生觉得跑步根本不需要学习,等等。鉴于此,我跟着学生一起进行慢跑,并且在跑步时对学生前半节课的表现进行了赞许,并且要讲一个故事对他们进行奖励。我的故事是关于马拉松运动员的,故事中会涉及到马拉松运动员的坚持不懈,也可以涉及到运动员之间的互相帮助,共同进步。通过这样的语言渗透,既能激发学生的跑步动力,又能让学生获得德育的引导,一举两得。
二、游戏渗透
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游戏进行德育渗透是一种非常常用的方式,一是因为游戏教学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紧跟教师的节奏进行学习,二是因为游戏教学可以强化学生的思考。所以,运用游戏进行渗透,可以加深学生对德育的认识和思考。
因此,教师需要注重游戏渗透,并且,在游戏中进行多角度的渗透。也就是说,教师可以将德育渗透在游戏背景中,也可以将德育渗透在游戏环节中,还可以将德育渗透在游戏后的评价中或者奖励中,等等。不同的渗透角度可以达到不同的渗透效果。
例如:在进行篮球教学时,我采用了游戏的方式进行德育渗透。展开来说,这是一个合作投篮游戏,每一组有五位学生,一共十个投篮机会,投进次数最多的小组可以获得奖励。在这个游戏中学生既需要进行合作,又需要进行分工。投篮机会可以均分,也可以不均分,有的小组太过于看重结果,剥夺了一些投篮技术有待提升的学生的机会,也有的小组每个人都有投篮机会,还有学生主动让出投篮机会,等等。在这个游戏结束之后,我告诉学生有好胜心是对的,但同时也要公平、宽容,等等。有了前面游戏的铺垫,再进行这样的评价,德育渗透效果极好。因此,教师需要善用游戏渗透。
三、情境渗透
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情境进行德育渗透是非常有效的方式,情境的感染力极强,可以强化德育的渗透效果。并且,不同的情境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的体验,让学生对体育学习更加期待。因此,教师需要注重情境的运用,并且,教师需要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情境的优化。也就是说,情境首先需要与体育课程契合,其次,情境中需要有吸引学生的方面,第三,情境需要具有一定的持久性。此外,情境渗透需要特别注意节奏,合适的节奏可以优化德育渗透的效果。
例如:在进行武术教学时,很多学生喜欢看武侠小说活着武侠类的影视剧,对飞檐走壁的英雄有很强的崇拜心理。因此,我给学生设计了一个武林大会情境,即我告诉学生我们这次的武林大会采用积分制,从动作、流畅度等方面进行积分,积分可以换取一定的能量值,这些能量值会造福一方百姓,看谁贡献的能量值最多。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的善心被激发了出来,学习动作非常认真,效率极高。通过这样的情境渗透,既能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又能强化学生的体育学习,所以,教师需要巧用情境渗透,促进学生提升。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是学生意识与能力发展的开端,一个良好的开端可以为学生之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同时兼顾体育课程教学与德育渗透,让学生在强健身心的同时也获得品德的提升。如此一来,学生会更加积极向上,学习效果也会得到强化。
参考文献
[1]苏小坚.浅议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4):127+129.
[2]曾健.小学体育教学课堂中德育渗透的优势与方法[J].体育师友,2018,41(02):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