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钟翠枝

发表时间:2020/5/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期   作者:钟翠枝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中国的教育模式也在不断创新。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中国的教育模式也在不断创新。英语是一门非常实用的科目,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大多数小学也都很是重视这门学科。但是,对于大部分小学生来说,学习英语缺乏一定的兴趣,不能很好地投入其中。所以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出现了基于故事的小学英语教学方法。它主要通过创建故事情节来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想象力、思维和语言能力。对此,本文主要探讨了故事教学方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意义;策略
       
        故事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启迪工具,故事在小学生的发展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启蒙作用。对于小学英语来说,其教学应该是充满趣味性的,但是有的时候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为此,小学英语教学可以借助故事来增加课堂教学色彩,集中小学生们的注意力。故事和教材文本内容不同,英语故事里有不同的人物和对话,不同的故事情节,所以小学生学习起来更加有趣味,小学英语教师要认识到故事教学法在英语课堂中的运用意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也应注意一些问题,讲求一定的策略,以切实提高故事教学的有效性。下面,本文就从故事教学的意义、问题、策略几方面出发来具体地谈一谈。
        一、将故事教学法融入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内涵意义
        英语故事教学意味着教师要围绕故事设计英语教学课程内容。这与侧重于知识灌输的传统英语教学有很大不同。从某种意义上说,传统的英语教学是知识点的零散呈现,从单词的拼写到语义的引入,再到各种常规句子模式的解释,它们相对分散。即使学生能够背诵和理解英语知识,通常也很难高效地内化。而故事在英语教学中就相当于营造了一个小型的语言应用情景,其中涉及的故事情节的演变发展,故事中人物角色的情感表达和情绪反馈,故事中英语词汇的组织运用和词义表达等等,是对学生的语言能力的综合训练强化。可以说,将故事运用到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也符合我们英语教学的初衷。
        (一)将故事运用到课堂导入部分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
        小学英语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小学生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并强化他们的视、听、说及读写能力,因此,如何成功地把小学生引入英语语言的环境之中应该是英语课程的第一步。可以说,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来说有着十分有效的作用。但是英语不同于语文,对于学生来说英语是比较难学的一个学科,所以对于英语课堂导入来说,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精力去精心设计,这关系到英语学习在小学生心理留下的第一印象。而故事导入法作为一种新型有效的方法,它在英语导入环节能够发挥很有效的作用。大部分小学生都很喜欢听故事,如果教师在课堂一开始就可以讲一个小故事是可以很好地将学生的注意力从课外拉回到课内的。
        (二)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故事有利于营造课堂氛围
        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单调而枯燥,脱离了一定的语言环境,致使英语教学存在着一个普遍的现象:课堂氛围单调压抑,小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则单纯地讲解,英语教学中“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问题日渐端倪。而故事教学则是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其形象性、趣味性和情节性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发展特点。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故事为话题与学生进行交谈,穿插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或者让学生聊聊最爱读的故事、最喜欢的角色、印象最深的故事情节等等。如此可以创设宽松、自由的交谈环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交流,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营造浓厚的故事学习氛围,进而引发学生对新故事学习的渴望。
        (三)利用故事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
        词汇学习、写作能力、英语阅读能力的形成和提升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小学阶段就需要重视英语听说读写的训练。教师在组织小学生进行英语学习时,将相关的内容设计成小学生喜闻乐见的讲故事的形式,通过小学生普遍比较喜欢的故事情境,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能够让学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阅读,感知和理解学习内容。具体来说,教材中就有很多色彩丰富、引人入胜的卡通图片的故事,小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能够理解一些新授的知识点,促进自身对于英语内容的进一步掌握。同时,教师也可以增加故事内容,将这些故事根据学生们的心理和年龄特征等加以加工,再创作,或改编、或拓展、或延续。此外,在融入故事的过程中,教师也会设置有效提问,这是因为故事发展总是会有悬念的,而教师设计的有效问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他们的理解能力。
        二、教师要认识到运用故事教学法需注意几个问题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是无懈可击的,没有一种万能的教学方法,运用故事教学法同样如此。我们之所以强调故事教学的开展,就是因为传统英语教学存在诸多短板和不足。但是在开展故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也要注意规避短板和不足,充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避免以下一些问题的出现,如此才能实现教学成果的提升。
        (一)英语故事教学要避免形式化
        在运用故事教学的过程中,英语教师很多时候会对故事中出现的生词和新句型进行重点学习,反复操练后只把故事作为一种复习巩固的手段,让学生听一听、读一读即可。其实在小学英语教材中,故事性的内容有很多。有的故事内容是围绕几个人之间的相遇和对话来展开的,有的故事是围绕一个生活话题展开的。这些故事都具有一定的趣味和意义,但是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注重对话内容中的重点词汇的介绍,却忽略了故事情节的展示、展现,小学生们根本不能从故事情节中获得乐趣。这样的教学已经失去了故事的本色,是故事教学应该避免出现的状况。同时,有的时候教师的语言也会对故事教学产生影响,很多教师缺乏幽默感,即使是在讲故事也像在单调地传授知识,呈现故事的方式较为单一枯燥,缺乏一定的吸引力,从而使故事教学失去应有的作用,流于形式。
        (二)英语故事教学要避免单方面灌输
        由于小学生的英语水平比较低,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和学生的沟通互动是比较吃力的。这也就导致老师在英语教学中和学生的沟通互动非常少。很多时候,在融入故事的过程中,教师过分关注的是自己的讲述,忽视了小学生们参与,没有充分结合故事的特点,没有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导致依旧陷入了单方面灌输的误区。比如,教材中有很多英语歌曲,当讲到这些时,部分教师并不会真的带领小学生们去唱这些英文歌,而是由教师直接去将课文中的知识点提炼出来传授给学生。同样,对于涉及到一些教材中的小故事也是如此。教师没有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去加以呈现。这样一来,对于故事教学的乐趣,小学生们体会不到,重要词汇的应用环境和用法学生感受不到,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大打折扣,英语故事教学设计也就失去了意义。这同样是英语故事教学要注意规避的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学生的参与,避免单方面灌输。
        (三)英语故事教学要避免死记硬背
        由于小学生对于英语的理解掌握水平远远不及汉语的掌握水平,要求他们在故事教学中进行语言综合运用和逻辑记忆有一定的难度。他们在故事表演中脉络不清晰的占大多数。即便是能完整地表演故事也大多是靠死记硬背。在传统英语教学中,死记硬背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无论是固定句式、特殊语法,还是关于英语课文,都是以死记硬背为主。因为教师保持这样一个观点:背过了、记熟了,慢慢就会了。这样的教学方法,很容易消磨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热情。在故事教学中,教师应该避免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要多读故事、精读故事、围绕故事内容做延伸、做发散,让故事内容深入人心。此外,故事教学的难度还体现在词汇与句型的教授上,一个完整的故事可能涉及若干词法、句法和时态、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毕竟还是有限的,对于一些现象不能够很好地理解,从而影响对整个故事的理解程度。
        三、优化小学英语教学中故事运用的方案策略
        (一)教师注意自身的语言方式并让故事生活化
        首先,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身体语言去讲故事,即“body language”。

仅仅有好的故事还不够,讲述者娴熟的技巧是故事教学法能否实施的关键。很多时候在故事教学中教师需要讲述故事,那么作为教师,就要做好讲故事的充分准备,要考虑如何充分利用声音、眼神、面部表情、肢体动作、道具、图片、实物等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来揭示语言的意义,从而激励学生的参与。这就是教师在讲故事中的表演技巧,即在呈现故事的过程中把自己融入各种角色当中,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其次,为了避免小学英语故事教学要形式化,教师可以联系一定的生活。其实从小学英语中的课文内容设置可以发现,很多故事情景都是围绕生活实际来展开的。那么,教师在开展故事主题英语教学活动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情景演练的方式将故事还原出来,从而给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让英语教学更符合实际需要,更有实用价值。
        例如,在讲到“Can Sam play football?”时,故事内容是“play football”,故事内容围绕同学们进行足球运动练习来展开。在围绕这个故事开展的情景演练教学中,教师随机抽选了三名同学分别担任一定的人物角色。然后教师要求每个同学将属于自己的对话内容摘抄下来拿在手中,在情景对话中根据台词去进行发挥。小学生们在情景演练中,可以声情并茂地将自己需要讲的话念出来,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去创新描述。通过情景演练的方式,教师不仅让学生对故事内容和故事情节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同时也在激发学生对英语的语感,启发学生的英语思维和英语表达能力。也许学生的表述并不十分准确,甚至有语法错误。但只要教师及时指出并进行纠正就可以。故事主题的情景演练,是一种将故事内容真实展现出来的方式。它比单纯的围绕故事内容展开论述和知识点的教学要更生动,也对活化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有积极作用,值得教育工作者多做尝试。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讲足球明星贝克汉姆的故事,运用引人入胜的语言来让学生投入课堂中。
        (二)在英语故事教学中实现巧妙的教学传授
        我们强调英语教学向实用需求转化,强调从听、说、读、写等方面综合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要达到这个目标,对于语法修辞等基本知识点的教育传授是必不可少的。不过,和以往死记硬背、反复做题的教学方式不同,教师在故事教学中要注意紧密围绕故事内容、情节发展去进行知识点的传授,让学生能够对知识点有一个牢固而灵活的认知。此外,在讲故事的时候,除了清晰、有序地呈现故事之外,为了更好地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力,还要有意识地设计悬念。设计悬念,不会影响故事的连贯性,反而会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让小学生们越听越想听。在故事的开头、中间、结尾都可以设计悬念,特别是在故事的高潮时,可以稍微停一下,卖一下关子问学生:“故事的结局是什么,将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如此一来,也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实现较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讲到四年级英语“How much is it?”这节课的时候,其中的故事是关于购物情景的,其中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是:How much这个疑问句的用法。教师在围绕这则故事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先用中文跟大家讨论了关于询问价格几种表达方式这个问题。在汉语环境中,常用的询问价格的方式有以下几种:这个怎么卖?这个多少钱?根据这个,教师问同学们,在英语环境下的询问方式有哪些你们知道吗?在这里,需要让学生围绕主题故事去进行发散,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让学生对How much有了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又如,在教学方位词behind时,可以创设一个“猫抓老鼠”故事:首先,用简笔画在黑板上画了一间house,在房间里画上一些学生学过的物品,有table、sofa、TV等物品。一只小猫在抓老鼠,老鼠在房间里四处躲藏,一会儿躲在table后面,露出一个小尾巴, 一会儿老鼠躲在TV后面,让学生用behind来表述老鼠的位置,如 “Behind the table. The mouse is behind the table.”学生非常兴奋,人人都想告诉这只老鼠的位置,在不知不觉的叙述过程中,学生对于behind这个单词掌握得已经非常好了。一个个的单词就象一颗颗散落的珍珠,运用故事把它串联起来,才能让学生看到它的价值,从而乐学。这比教师单纯灌输效果要好得多。
        (三)对故事主题教学活动进行创新发散
        我们倡导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故事主题的教学,是为了利用故事的趣味性,同时发挥故事内容中的英语情景去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但是语言学习是需要一定的积累的,为了避免学生去死记硬背,基于巩固学生知识的诉求,教师在故事教学中不能只是单纯围绕故事去做知识点的讲解,锻炼学生对故事内容的感触感受,也应当将故事内容发散开来,激发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多元思维,从而避免让学生去死记硬背。
        例如,在学习“We're going to visit Hainan.”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讲一讲他们自己的旅游故事,然后给小学生们布置一道小小的写作题:Please try to write to tell me Where have you traveled and what have you seen?这个写作题目是让学生描述自己的旅游。很显然,学生可以直接从课文内容中获得启发,像课文内容那样去描述,也可以根据故事主题进行发散思维,讨论我国不同地方的风俗她点等,这其实也是对故事内容本身的重新温习,更是对课文中的生词和特殊句式的再次学习强化。除了进行写作训练,教师还可以围绕故事主题开展讨论对话,形成自由学习的良好氛围。比如围绕上面的故事内容,教师提出的讨论话题是:Do you like travel? Will you always ask your parents for travel?在这里,教师设置的话题不只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英语思维和表达能力,也是在引导学生形成广阔的视野。在这样的主题讨论中,学生可以用中文发言,也可以穿插英语的叙述。这是考虑到小学生的英语水平做出的灵活调整,它体现了教育工作者对课文内容的深层挖掘,是教育职能的升华,对培养学生形成创新思维意识,鼓励学生从故事内容中受熏陶、受教育,积极转变自己的行为习惯等都是有积极作用的。
        (四)构建课程评价机制
        故事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新的尝试,它对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不过既然是新的模式,部分教师在教学方面并没有特别充足的经验。因此,从稳妥考虑,我们应当建立有效的课程评价机制,对英语教学的质量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和不足,及时总结经验,调整教学策略。在课程评价机制的建设上,教育工作者需要围绕故事教学模式的特征来设置标准。
        例如,检验学生对故事内容的掌握程度,检验学生对故事主题教学活动的参与热情,检验学生对教学中重要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等。要注意了解学生对故事主题教学模式的想法和意见,适当调整教学的节奏进度和方式方法。这样就能让故事在英语教学中持续发挥作用,助力学生英语水平的良好提升。
        总而言之,故事教学法对于小学英语课堂的意义不言而喻,通过利用故事教学法能够达到多重的启迪和激励作用,能够让小学生们集中精力主动学习的同时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小学英语教师要合理运用故事教学法,充分挖掘其教育推动作用,让小学生们在短暂的英语课堂里收获多多。
       
       
        参考文献:
        [1]陈曦.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0,17(01):183.
        [2]田增琳.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延边大学,2019.
        [3]李亚彬.浅谈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才智,2018(07):105.
        [4]孙维尉.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与反思[J].学周刊,2017(17):144-145.
        [5]顾晶晶.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法的实践与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15(15):68-69.
        [6]顾婷婷.基于故事教学法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探析[J].文教资料,2016(02):182-1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