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族音乐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以特别的曲调讲述着民族故事。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如何吸引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藏在曲谱中深厚的文化与情感,对于当代小学音乐教育来说有着远大意义。本文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五、六年级音乐教材为例,结合实际教学,讨论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建构多元化课堂的方法。
关键词:民族音乐;小学课堂;多元化课堂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小学音乐教学应以传统的民族音乐为教学重点,增强学生民族意识,培养学生爱国意识和团结的民族精神[1]。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我们尝试新的方式,将现代元素和多媒体手段融入教学中,建构新型小学音乐课堂,提高民族音乐的教学质量。
1小学民族音乐多元化课堂的建构理念
1.1教学模式多元化
音乐与数学物理这类注重逻辑与解题的课程不同,音乐是一种情绪上的释放,是生活中细腻的感受,是用音符书写的一段故事。因此,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的感受应当是自由与愉快的。音乐教师应当结合学生情况,调整教学方法,除了学生跟唱以外,还可以增加学生自由演唱、小组合唱、小型歌剧等内容,通过多元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音乐的内涵。
1.2音乐元素丰富,教学内容多元化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综合课题内容,适当调整教材中乐曲的教授顺序,例如在学生欣赏国外歌曲《晨景》(五年级上册,人民音乐出版社),邂逅了国外美好的晨曦后,可以安排学生欣赏《渔舟唱晚》(五年级上册,人民音乐出版社),带领学生再看一看我国古代渔民披霞而归的壮丽景象。音乐本不分国界与种族,通过带领学生欣赏和学习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音乐,在体会异域风情的同时,也能让学生领会不同的文化。
1.3尊重学生个性
在音乐课程的教学中,教师需要非常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生个性。有的学生生性好动,更喜欢快节奏和感情十分强烈的歌曲,而有的学生则喜欢曲调悠扬的歌曲,一些学生在歌唱方面很有天赋,一些学生嗓音条件很好。教师需要观察学生的个性,并找到适合学生的歌曲,例如在组织合唱时,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找到自己适合的声部。同时也需要照顾学生情绪,比如在面对乐感方面相对比较迟钝的学生时,教师可以选择节奏感较强的歌曲给学生练习,通过鼓励的方式让学生加入学习。
2建构小学民族音乐多元化课堂的措施
2.1音乐与文化融合
各个民族在音乐的悠扬中诉说着民族的故事,悠悠音符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应当将文化与音乐融合,例如在《雨花石》(五年级上册,人民音乐出版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讲述歌曲的创作背景,让学生带着“革命先辈用鲜血染红的雨花石”的情绪去欣赏歌曲,从歌曲的创作背景中更深入地用心体会那时的壮烈与愤然一战的民族精神。又或者是带领学生在《看秧歌》(六年级上册,人民音乐出版社)中,看一看那山西人民奔放、热情,对生活充满热爱的秧歌舞。
2.2结合现代元素丰富课堂,激发兴趣
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经典影视作品,带领学生进一步赏析优秀音乐作品,例如在讲到《DO RE MI》(六年级上册,人民音乐出版社)时,可以结合影片《音乐之声》,在幽默明快的影片剧情中,带领学生走进歌曲背后的故事,从多种角度来分析歌曲的内核,体会其蕴藏的,歌曲作者所寄托的情感。此外,小学生极容易被形象、生动的情境所吸引,开展音乐游戏,能够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将音乐与情境内容相融合,从而让课堂环境更加贴合小学生的情感认知特征[2]。比如将经典的“跳房子”、“跳橡皮筋”等小游戏带到课堂上来,让学生伴随着音乐旋律和节奏进行游戏,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兴趣。
2.3组织学生合奏,实现学生对音乐内涵的理解
音乐课程应当包含音乐曲目的欣赏、演唱与演奏。除了组织学生合唱以外,还可以组织学生们与教师配合演奏,对五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一定地与教师配合演奏的能力与专注力。当然,在小学课堂中投入大规模的乐器教学是不现实的,一方面是学校资源的限制,另一方面是学生个人在音乐演奏方面的天赋限制。因此,可以选择更为简便的方式,如学生利用书桌、座椅、水杯、文具盒等身边的物品,通过敲打、折叠和拍手等方式发出声音,加入到乐曲的演奏当中。例如《火把节》(六年级下册,人民音乐出版社)这样节奏感与打击感非常强烈的歌曲时,可以让学生将书桌作为鼓,跟随音乐一起敲打节奏。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带动了课堂氛围,也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民族音乐对于从小就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爱国意识和对不同文化的尊重意识有着重大意义。建构多元化的课堂,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不但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而且通过合奏、合唱、游戏等小学生喜欢的方式,以一种自由的状态,生动地向学生展现了音乐的鲜活和曲谱背后蕴藏的深厚文化和民族精神,是小学民族音乐课程建设中非常有效的方式。
参考文献:
[1]唐雅璇. 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的策略[J]. 新生代, 2019, (14)
[2]陈晔. 运用游戏让音乐课充满乐趣[J]. 教育, 2020, (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