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具有IC卡功能的电梯在人员许可的情况下控制电梯的运行(如刷卡选择层)。其优点是改善了电梯的无序或随机运行和使用,实现了对电梯用户的安全控制。降低电梯运行频率,降低电梯故障率,降低电梯能耗,实现安全节能管理。但安装电梯IC卡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电梯IC卡系统可引发的问题和检验方法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电梯IC卡系统;引发问题;检验方法
1、前言
电梯IC卡系统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私密性。对于用户来说,可以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对于用户来说,可以提高电梯的安全性,增加隐私空间。基于安全与成本的考虑,越来越多的使用单位安装电梯IC卡系统。但其安全隐患也日益突出。在有IC卡功能的电梯进行监督检查(包括改造)或定期检查时,如何检查和确定IC卡功能是否有效,如何纠正检查中出现的问题是检查人员面临的困惑。
2、电梯IC卡系统可引发的问题
2.1 IC卡使用问题
电梯IC卡系统是指利用集成电路(IC)卡身份认证技术对电梯乘客进行识别并授权的电子系统或者网络,例如召唤电梯、开放权限层的使用权限或者自动登录权限层的功能。其中IC卡系统的身份认证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密码、磁卡、移动支付、指纹、掌形、面部、虹膜、静脉等。
电梯IC卡系统由于具备乘客识别和授权的功能特点,通过权限控制使无卡人员无法进入电梯轿箱并使用电梯,进而起到节能降耗和增强居住安全的需要。但是,很多小区物业公司通过加装IC卡,通过刷卡器授权与物业费和电梯费的交纳关联起来,名义上是为业主安全着想,实际上变成物业强制业主缴纳物业费和强制物业费涨价的工具,一旦业主未缴纳物业费,就会面临无法使用电梯的情况,侵犯业主对电梯的使用权。
因此,在有的城市出台的电梯安全管理条例中借鉴了物权法的相关条例,对电梯加装IC卡系统有相应的规定,如常州市电梯安全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在用住宅电梯安装刷卡系统,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应当经本幢或者本单元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同意。从源头上可以消除在后期IC卡系统上使用时可能引起的一些纠纷。
2.2IC卡改造问题
(1)相关时间的问题
根据2014年7月1日起实行的,原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电梯施工类别划分表》中,把加装读卡器(IC卡)等、并改变电梯原控制线路的该类施工类别划分为电梯的改造范畴。但在实际的检验工作中,可能会涉及到很多加装IC卡的电梯,对于加装IC卡的行为,第一种情况是有时无法界定其是否是2014年7月1日前加装还是之后加装,从而就无法判定其是否需要进行改造施工的监督检验。同时2014年7月1日前加装的IC卡是否需要满足电梯检规二号修改单的内容也值得商榷。第二种情况是没有技术资料判断是否改变电梯控制线路,对于是否属于改造无法界定。因此,笔者希望有关监管部门对时间节点以及改造资料的材料做更详细的指导和说明。
(2)相关资料的问题
由于加装IC卡属于改造施工,所以改造单位的资质需要满足《特种设备安全法》的要求,检验时发现,有些物业公司为了节省成本,有部分的IC卡加装为无改造资质的企业安装,进行相关改造时既未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申报,也没有向检验机构申请监督检验。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第二十二条和《特种设备安全法》第二十三条,电梯的安装、改造、修理,必须由电梯制造单位或者其委托的依照本法取得相应许可的单位进行。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修理的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将拟进行的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修理情况书面告知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
第一,检验人员在进行电梯定期检验时,发现电梯装设了IC卡,应审核电梯使用单位存档的相关文件资料,如果不能提供改造监督检验报告,应要求使用单位申请改造并进行监督检验,或者拆除装置恢复原始状态。
第二,检验人员在进行电梯监督检验时,根据《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第二号修改单的要求,需要提供相关资料,笔者建议重点审核改造单位相关资质或者相关授权,审核加装方案(含电气原理图和接线图),产品质量证明文件,需要标明产品型号、产品编号、主要技术参数,并且有产品制造单位的公章或者检验专用章以及制造日期;对于电气图的审核,有利于判定是否改变电梯控制线路,电梯制造厂家出厂的时候预留了IC卡通讯端口和相关图纸,再增加IC卡系统就不属于改造施工。同时,也为将来电梯更换,保养和检验提供技术说明。
3、检验问题及解决对策
在实际电梯检验过程中,对电梯IC卡系统的检验,细节性的检验要求和判定方法并没有国家规范标准。本文仅结合笔者的检验工作和检验经验给予某些建议。
3.1加装IC卡系统与改造
因TSGT7001-2009第1.3项规定,拟加装的IC卡系统属于改造时,需提供加装方案、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等改造资料。现有旧电梯加装IC卡系统时,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为逃避监管和无证私自加装,均声称其加装的IC卡系统未改变原有控制电路,不属于改造范畴。对其IC卡功能验证时,功能可靠。但审查IC卡系统的电路图,均改变电梯的原有控制电路,应属于改造。
为此,针对加装IC卡系统是否属于电梯改造范畴问题,在检验时,首先审查IC卡系统的电路图,再结合IC卡功能验证综合判定。特别是使用人员的IC卡只能到达特定楼层时,及IC卡的读卡器设置在外呼板时,应仔细分析辨别,杜绝IC卡系统加装不受控及无改造资质的单位私自加装改造。
3.2IC卡系统取电方式
IC卡系统取电方式在日常检验时,多为取自轿顶插座,或为取自轿厢内的照明电源,均是错误方式。因TSGT7001-2009第2.6项规定,电梯的主开关不得切断轿厢照明和通风、机房照明和电源插座、轿顶与底坑的电源插座、报警装置的供电电路。而IC卡系统的取电应为主开关,可以就地取光幕供电电路,或增加IC卡系统的随行电缆,随行电缆需安装走线牢固可靠,不可与限速器绳、极限开关等装置有干涉。
3.3IC卡系统对出口层选层按钮的要求
依据TSGT7001-2009第4.7项规定,设有IC卡系统的电梯,轿厢内的出口层选层按钮应当采用凸起的星形图案予以标识,或者采用比其他按钮明显凸起的绿色按钮。但实际检验时,发现出口层的选层设置与其他按钮并无两样,或者各家维保单位对选层按钮的设置各式各样,特别在有盲语使用的情况下,极易使用混乱。
3.4IC卡功能验证
IC卡功能主要有:(1)身份识别功能,人员刷卡选层使用;(2)非受限层的操作,人员无需刷卡可到达建筑物的出口层等非受限层;(3)电梯IC卡系统无论是正常还是有故障,都不影响电梯的非正常服务(检修运行、紧急电动运行、火灾召回及消防员服务等)。(4)具有听觉和(或)视觉的身份识别成功提示等。对其功能验证时,模拟电梯处于检修时、紧急电动运行时,刷卡选梯,判定IC卡是否自动退出;模拟电梯处于火灾召回时,电梯应直接返回建筑物的撤离层,轿门和层门处于打开状态,当人员刷卡选层时,电梯不响应按钮操作,判定IC卡已自动退出。
在电梯检验时,IC卡功能验证常出现的问题多为电梯处于消防状态下,IC卡仍能正常使用。其产生的原因是改造单位忽视电梯处于消防状态下IC卡应自动退出功能的设置。建议在监督检验时,加强对IC卡系统的电气图的审核和功能验证。
4、结语
电梯IC卡系统的设置能为电梯安全管理和节能管理提供一定的解决途径,但因IC卡系统检验细则不够细化,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趁机大量加装IC卡系统,导致是否属于改造范畴存在争议,IC卡功能验证存在疏忽的问题。应建立完善的IC卡系统加装监管措施和检验方法,确保IC卡系统加装后,不是增加电梯使用的安全隐患,而是更加提高电梯使用安全性和节能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军.浅谈加装IC卡的检验方法[J].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17,33(12):31-33.
[2]董大伟,王继雨.浅谈电梯增加刷卡器(IC卡)后存在的问题[J].科技创新导报,2017(15):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