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小学生的内心单纯而美好,由于缺乏丰富的生活经验,身心发展不成熟,其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很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小学道德与法治是培养学生基本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的重要课程,养成良好的思想行为习惯,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本文结合笔者自身教学经验,探索小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五年级;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
儿童思想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是当前教育领域重点研究课题,对于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肩负思想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重任,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最大程度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作用是教师所思考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本文提出了几点有效教学策略,以期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有益帮助。
一、注重课堂互动,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不可否认,小学生以感性思维为主导,对于喜爱的人和事表现地十分热情,对自己不喜爱或不感兴趣的人和事则缺乏关注度和耐心。在课堂上,教师应与学生进行平等、和谐的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才会积极参与教学,与教师进行交流,而教师也能通过交流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为后续教学活动做好准备。例如《协商决定班级事务》这一课的教学中,笔者设置了“班级事务,我有话要说”环节,这一环节主要为学生发言,听一听学生关于班级建设的一些意见。一开始学生较为腼腆,不好意思提意见,也不知道要说些什么。为调动学生积极性。笔者先进行提问,如:“关于班级值日,总是有学生反应有的人不好好打扫偷懒,你们对这件事怎么看?”这个问题是学生关注的,所以一提问就立刻有人举手发言。对此有学生提意见说制定惩罚制度,还有的人说应选举值日班长,监督大家。根据学生提的意见,笔者引导大家进行思考,如惩罚制度应包含什么内容,值日班长是固定还是轮换。通过交流互动,学生表达的欲望越来越强烈,畅所欲言,同时,学生也意识到协商的重要性以及增强了参与班级建设的意识。
二、注重联系生活,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道德与法治课程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指导学生更好地生活,使其得到全面发展,做一个新时代社会所需要高素质人才。
但是道德与法治实际教学却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很多教师以知识传授为主,忽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导致很多学生未能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的道德品质与法治意识的提升。对此,教师应注重教学回归生活,充分挖掘生活中的素材进行教学,使得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学习知识,从而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例如学习《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这一课时,笔者运用社会中常见的一些事例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案例思考问题。课堂上,学生针对“随意插队”“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案例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并针对不同案例说出了应该如何做才能更好地为主公共秩序。此外,教师还组织学生进行情景表演,引导其感受真实的生活案例,从而增强其学习感悟,强化对生活的认知。
三、注重社会实践,促进综合素养发展
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以知识传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知识,缺乏参与感与实践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积极组织社会实践,使得学生真正走进社会,深入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从而提升综合素养。例如在学习《中国有了共产党》这一课时,笔者结合本土资源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参观革命根据地,使学生在具有历史记忆的地方,了解党的发展,了解中国的历史。小学生促进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同时作为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小学生更应铭记历史,提高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从小树立远大志向,为了实现梦想而努力奋斗。此外,笔者还布置了社会调查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抗日故事,更加全面的了解过去发生的事情,使其对历史形成更为深刻地认识。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知道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贡献,知道了中国的今天离不开共产党的努力和奋斗,同时还可以提升其民族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并且,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过程中需要学生团结合作完成任务,既能够培养其表达交流能力、还能提高合作能力。因此,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教师必须重视社会实践的积极作用,积极将知识教学与实践活动结合,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
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养小学生基本道德与法治观念的重要课程,能够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度,以及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与社会实际相结合是解决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当前所面临的问题的有效措施,广大教师应积极开展教学研究,进行教学实践,不断优化教学策略,为学生构建有助于身心健康成长的有效课堂,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为日后学习与生活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林秀影. 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模式[J]. 中华少年, 2019(2).
[2]林敏芳.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19(4):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