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上好一堂科学高效的汉语课,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就要考虑很多因素:是遵循预设的目标,还是兼顾考虑生成的目标?要及时性操作还是要长远的宏观发展?这些关系到汉语课程如何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关系到我们对汉语课程功能的再认识。如何合理的设计小学汉语教学目标,是小学汉语教师新能力要素中的一项重要评价标准。
关键词:新课改下;小学汉语教学目标;设计策略;有机结合
小学汉语新课程改革对汉语教师的能力结构有了新的要求,如何合理有效的设计小学汉语教学目标,是小学汉语教师新能力要素中的一项重要评价标准。近年来,关于小学汉语课堂教学目标应该如何科学合理的设计,是预设还是生成,是一标到底还是分层设计,使一些一线汉语教师产生了困惑,结合新课程标准和20多年的教学经验及近几年的探究实践,我总结出:必须把各个目标有机的结合到一起,才能有效发挥教师设计教学目标的真正意义。
一、把教师课前预设的教学目标与课上生成的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
汉语课前预设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目标,是汉语教师根据所教学生的特点,再结合具体的汉语教学内容,在备课时进行预设的基本教学要求,这些要求是带有一定规定性的,而实际的汉语课堂教学,它是一个对话交流的过程、是师生和生生互动的过程,它不是固定的,而是动态开放的,可以说,它是汉语教学情境中的自然产物。在汉语教学的师生互动对话过程中,学生们因自身个体的感悟不同,肯定会有新认识、新收获、新思想等超出或偏离我们之前预设的教学目标,这时,教师就要及时的根据教学实际调整教学目标,调整后的目标就是生成性目标。在小学汉语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围绕着自己课前预设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要用科学的观点去指导实际教学,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从有效促进学生汉语言经验和个性特点的角度出发,鼓励学生在汉语实践学习中进行学习、体验、理解、内化汉语知识,尊重学生对汉语学习内容的个体感受和独特见解,允许学生各抒己见,发表个人的经验和体验。教师要明确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主动的建构所学知识和经验,他们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习主体,在汉语学习过程中,他们不仅是学生,而且是发展的人。在教学中,汉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各种适宜的学习契机,把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个性特点等看作开放而富有活力的重要的汉语课程资源。科学合理的把握好汉语预设性目标与生成性目标的关系,重视在汉语实践教学中生成性目标对学生终身学习与个性发展的意义。传统的预设性目标过于拘泥于课堂教学知识与内容,不利于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化发展,而生成性目标又极易导致教学的无序性和随意性。所以在小学汉语教学中,汉语教师要把课前预设的教学目标与课上生成的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把汉语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有机的结合起来
新课程改革已把学生上升为汉语教学中的主体,提出全面提升学生的汉语素养,充分发挥汉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功能,注重汉语的实际应用能力、生活审美能力与体验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此,一些汉语教参提供了这样的教学目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心他人的品质”;“通过交流,提高汉语言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实际应对能力”;“通过学习汉语课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这些汉语教学目标初看没什么不对,实际上它颠倒了行为主体,把教师摆在了教学的支配地位上,是从教的角度出发的,混淆了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的区别,缺乏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检查。教学目标的设计应着眼于学生在学习中的变化,规范的汉语教学目标应该是一个具体的行为目标,应包括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表现情境、表现水平四个要素。
开头应是“学生应该……”或“学生能……”等。汉语教学的目的是国家和社会给学校、给汉语教师提出的一种总体要求,是一种宏观的理想方向。汉语课堂教学则是汉语教师根据汉语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的一种具体的教学标准和要求。它应是汉语教学目的的具体化,如果把二者混为一谈,就会导致汉语教学目标形同虚设,难以发挥其导向功能。如果把二者结合起来,学生不但能在学习中体会、揣摩、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还能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定向监控、自我调整,这样,学生在汉语学习中就能更主动、更自觉、更有针对性。
三、把汉语教学的基本目标与分层目标有机的结合起来
小学汉语教学的基本目标是顾及全体学生的综合发展而预设的最基本学习目标,是全体学生都能达到的目标,也是全体学生必须达到的学习目标;而分层目标则不同,它是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分层次为学生预设的学习目标。新课标提出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化发展,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所有的学生,由于学生自身因素、认知水平及受外界影响等原因,存在着许多个性差异,如果我们要求学生们在同一时间就同一内容达成同一目标那是绝对不现实的,也是不科学的,再者,每个学生的语言和思维的发展都是渐进的,情感体验也是逐步深入的,要达到预期的终极目标,期间必然要经历像走台阶一样的一个个层级目标,如若忽视了这些层级目标的设定,那必然要影响最后共同目标的达成度。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进行目标分解,并根据学生情况分层设置教学目标。对于学困生要设置一些踮踮脚就能达到的目标,对优等生要设置一些跳一跳才能达到的目标,这样设计目标不但能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使所有学生都能按照自己的目标成功发展自己的个性,挖掘自己的潜能。
四、把汉语教学目标与德育教育和写作手法有机结合起来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每一位教师的天职,汉语教师也不例外。新编汉语教材中精选了许多对学生德育教育有意义的汉语课文,汉语教师在进行汉语教学目标设计时,要根据所教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在情感态度目标中增设与课文相符合的德育教育目标。如我在设计义务教育小学汉语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课文《白杨》的教学目标时,结合课文内容在情感态度目标中增加了“做人要象新疆的白杨那样不怕苦,不惧灾害,不择环境,坚强勇敢!同时还要有文中的爸爸那种:明知边疆苦,偏向边疆行的执着奉献精!还有在设计本单元的课文《钓鱼的启示》一课的教学目标时,结合课文内容在情感态度目标中增加了“做人要做遵纪守法、遵规守则、人前人后行为一致的人,要从小养成按道德标准严格约束自己言行的习惯,这样长大后才能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才能成为有道德修养的人”!同时,教师还要注重挖掘课文中好的写作手法,指导学生学习运用。如在设计同一单元中课文《剥豆》的学习策略目标中,我就增设了“在课文中学习作者心理描写及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方法"。
总之,教师在设计汉教学目标时,一定要站在新课标的高度,考虑群体学生的个性发展,科学而合理进行预设,不能把教学的视点狭隘的局限于具体的一节课或一篇课文,应立足于全体学生的发展需求,结合教材内容的特点以及自身的汉语素养,把促进学生汉语素养和提高学生品德修养作为最终归宿,教师预设的汉语课程目标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确保在课堂教学中适应学生个体发展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
参考文献:
1.张桂林,袁凯文,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计中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3).
2.周丽萍.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设定[J].新课程学习,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