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经常出现错误,这是再所难免的。为了改进小学计算教学,解决小学生计算错误问题,我们尝试以计算错误为切入点,通过让小学生自己探寻错误原因,从而使他们在自主探究中进一步理解概念、算理、算法,提高计算能力,进而获得发展。本文首先分析小学生自己查找计算错误原因的可行性,接下来分别探讨计算错误产生的原因及学生自己查找计算错误的优势。
关键词:小学生;计算错误;自查;优势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会出现种种计算错误,每个学生的计算能力不同,所处的计算能力层次不同,因此尝试以错题资源为载体,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情况找原因,不但可以实现差异化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化地发展,还能提高每个学生的计算正确率。由于是自己查找自身计算错误产生的原因,学生的积极性高,兴趣也比较浓厚,对于提高计算教学的效率非常重要,对此本文将结合具体的计算教学实践进行初步分析。
一、小学生自己查找计算错误原因的可行性
(一)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辨析能力”
中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小学生相比,他们的思维能力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但同时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了一些发展,在辨析能力方面有了一定的提升。因此在自查计算错误及分析错误的原因时,只要给他们一些时间进行独立思考,实践证明是基本可以找到错误原因并自主改正的。
(二)中年级学生识字量增加能正确描述错误原因
在学生自己查找计算错误,并探寻计算错误原因时,教师常常会要求学生说出来或写出来,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有很大帮助。对于中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识字量,因此顺利说出或有时让他们写出错误的原因是不存在太大困难的,同时在表达的过程中,将促使学生不断思考,进而努力寻找错误原因,强化正确的算理、算法。
二、学生存在差异,各类计算错误分析
以“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为例,其是“数与代数”的重要内容之一,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其重要任务,在这个内容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发现“这道计算题多简单哪?!这个学生应该会做呀,怎么还会出错呢?”“这类计算题已经算了十来遍了,怎么又有算错的?“除了粗心以外,学生计算能力差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由此可见,教师已经意识到学生出现计算错误肯定不是粗心这么简单,学生计算能力不同产生错误的原因也是不一样的,通过学生自己查找原因,我们可以发现种类不同的计算错误。有的学生在分析错题说:“在计算236×83时,3乘6是18,列竖立时要写8进1,可是我却弄成了写6进1,原来我记错了乘法口诀。”有的学生说:“我在计算236×83时,列竖式计算时需要把每次乘得的数加起来,结果在算7+8时,应该是15,结果我算成了16,写6进1,最后计算结果就出错了,这是因为我把二十以内的加法弄错了。”有的学生说:“我在计算236×83时,在竖式计算中不是把每次乘得的数加起来而是又乘了一次,我把方法弄错了。”有的学生说:“我在计算236×83时,计算8乘6时把数位弄错了,因为8在十位上,所以8乘6得48,所以48中的8应该写在十位上。而我却写在了个位上,这个错误是数位没对齐。”有的学生说:“我在计算236×83时,计算3乘6时竖式计算应该写8进1,但我没有进位,那么后面的计算就都跟着错了,这是因为‘忘记进位’造成的。”而有的学生说:“我在计算教师出的236×83时,把83抄成了38,所以从一开始就错了。最后还把模式的答案漏写了。
”从学生自己的分析中,我们发现计算出错的原因各种各样,有的是口算原因,对于二十以内的加减法以及表内乘法没有掌握好的学生,在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时就会受到影响;有的是方法错误,因为学生刚接触多位数乘法,有一些学生竟然从上往下全部用乘法,这说明学生根本没有明白基本的概念;这其中还包括数位弄错的情况,说明学生对数位的概念与意义不清晰;还有一方面就是学生心理方面的原因。
三、重视错题资源,促进学生发展
在计算教学中,学生计算错误情有可原,但是我们却不能忽视这些错题资源,而是要充分利用错题资源,通过学生自查、自己纠正错误,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在经历错误自查、自纠的过程,从而进一步理解算理、算法,掌握计算的概念与技巧。让学生自己查找计算错误的原因,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计算兴趣,发挥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促进了学生主动发展,还体现了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有利于学生个体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使计算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
(一)因材施教,促进学生自我完善
个体间存在差异这是不言而喻的,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因材施教,就是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新时期提出了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地发展的要求,因此在计算教学中,以计算错误为切入点,让学生查找计算错误的原因,发现自己在计算方面存在哪些不足。有的学生会发现自己是因为对计算没有兴趣,所以没有把全部精力用在计算上,结果不是抄错就是漏写,由此出发,他参加了教师每次组织的口算比赛以及扑克牌计算游戏等活动,有效提高了自己的计算兴趣;有的学生发现自己乘法口诀没记住,于是就由此出发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最终把乘法口诀背得特别熟,计算正确率提高了很多。由此可见,让学生自己查找计算错误的原因,在分析出错的原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发现哪些知识没有真正掌握,然后自己主动复习,并不断地完善自我,有效提升了他们的计算能力。因此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要因材施教,利用错题资源时让学生自己查找错误的原因,这是培养学生计算兴趣、养成良好计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利用错题开展自主学习,发挥学生自主性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提出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其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重要目标之一。在计算教学中,利用错题资源,让学生自己查找自己计算错误的原因,有利于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在查找计算错误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也得到了充分发挥。有的教师以前都是专门为学生提供一些错题资源,与学生自己的错题相比,这些资源的吸引力就没有那么强,从这一点来看,学生计算方面错题资源的利用,还是激发学生计算兴趣的有效方法,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三)通过错题自查培养习惯,提高教学效果
在计算教学中,教师会反复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但是效果不佳,通过错题自查,不但能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还能培养学生很多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有的小学生字迹潦草,由于自己都看不清楚自己抄的是什么数字,因此计算结果就很容易出错,当学生在自查中发现是因为字迹模糊产生的原因,就会主动地把字写端正,从而避免这类错误的发生。在计算过程中,学生有时把数位弄错,有时会把计算方法弄错,通过错题自查,学生会认识到仔细审题的重要性,因此对于培养仔细审题的习惯有很大意义。与教师一再的提醒仔细审题相比,这种自查的效果更好。
计算能力是一切数学能力的基础,每个学生都要熟练掌握这一技能,这对于学好数学具有重要意义。计算能力的高低影响学生对“双基”的掌握程度,影响非智力因素,如专注力、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等。为了改进小学计算教学,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我们要有效利用错资源,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让他们自己分析产生计算错误的原因,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周琦.错题资源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8(26):90.
[2]何晓芹,易黎明.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错题资源[J].中国高新区,2018(13):150.
[3]陈菊.小学数学错题资源有效利用的策略分析[J].教书育人,2018(1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