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生的心理问题被社会广泛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被日益重视,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心理教育的主要方式,本文是自己在高中化学习题课培养学生的聆听沟通能力、接纳自我的能力、增强耐挫力、正确定位等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做的一些尝试。
关键词:高中化学 习题课 心理健康
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不仅是学生自身健康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素质要求的需要。
高中化学习题课以其“搭建知识脉络、完善认知结构、形成综合能力”的特点,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心理教育的主要方式,这样就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教学就是以情感为中心发展学生人格的过程。国际卫生组织将心理健康的标准划分5个方面:(1)了解自我,接受自我(2)能正确的知觉现实并适应现实(3)良好的适应及良好的人际关系(4)能平衡过去现在未来的比重(5)能控制自我感受与情绪情感。本文来谈谈高中化学习题课课堂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做法。
一、在化学习题课中培养学生的沟通聆听能力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教学中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信息和独生子女普遍的时代,很多学生缺乏与人沟通交流和自我表达的能力,更有甚者,发展为社交恐惧的症状,在高中教材的“思考与交流”板块中,很多的内容需要学生合作、讨论交流,这是是培养学生沟通能力的很好机会,也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很好途径。
比如在必修二课本上,有关废旧合成材料回收的讨论,内容如下:目前,回收利用废旧合成材料有很多途径,请查阅资料了解有那些途径?并试着从环境保护和经济成本等方面作出评价。
在处理这部分问题时,首先让大家分头查阅资料,然后小组一起汇总,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从一个角度进行汇报发言,在整个交流中,注意听其他同学的汇报,讲过的点不重复,不到之处进行补充,不明白的点可以提问,通过互动,积累了知识,培养了表达能力,使得学生们学会聆听。心理学家说:越是善于聆听的人,人际关系就越融洽,因为聆听本身就是褒奖对方谈话的一种方式,你能耐心的听对方的谈话,等于告诉对方“你是一个值得我倾听你讲话的人”这在无形中能提高对方的自尊心,加深彼此的感情,反之,就容易使对方的自尊心受挫。当周围的人们意识到你能耐心的倾听他们的意见,就自然会向你靠近,也就容易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帮助他们提升自信心,同时也助于他们人格的养成。
二、在习题中培养学生接纳自我的能力
我校处于城乡结合部,由于各种原因,近几年生源质量很差,大部分学生进校时,就自怨自艾,深感升学无望,前途渺茫,有些同学开始便自暴自弃。缺乏自信的学生,往往会产生许多消极的自我意识,他们常常过分夸大了可能出现的消极后果,自己把自己给吓住了,他们转移了对当前任务的注意力,总是怀疑或拒绝自己的价值。更糟糕的是,他们对自己这些消极的自我意识常常察觉不到,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引导他们正确的认识自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比如在人教版选修一《垃圾资源化》这一部分习题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重温课本上的内容: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在化学家看来,废物中的原子都可以转化为有用的新物质,关键是找到合适的转化条件。在这部分内容后,引导学生讨论:1、这段话给你的启示是什么?2、你能为垃圾资源化做些什么?学生结合课本和日常生活经验积极讨论。
讨论后,我又问学生:1、你对自己有什么认识?2、你为自我提升做了些什么?还需要怎么做?3、试试写出自己的优点并分享。相当一部分同学情绪都很激动,曾经的差生,也被当做垃圾看过,自认为一无是处,原来也同样是很重要的资源,有很多独特的优点。通过教学讨论活动,相当多的学生重新审视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自信,三年后,一部分入学一两百分的学生,考入了二本,一部分学生进入职业学校深造,当他们了解自我,接受自我,就实现了自我的突破。
三、在习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耐挫力
在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竞争力增强,学习的难度增大,
有些习题,即使学生上课听懂了,也未必能完全拿下,就会让很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挫,甚至产生放弃学业的念头。在习题教学中进行挫折教育,是一种很好的途径。挫折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挫折,从而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以达到使受教育者切实掌握知识的目的,挫折教育实质就是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
比如在人教版选修四《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这一节内容的习题教学中,首先复习旧知,学生了解了外界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知识点过关了,但在做题时,简单题目引刃而解,随着题目难度的增加,慢慢皱起眉头,甚至放下笔不做了,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老师进行引导,皱起眉头问题解决了吗?不做难题题目消失了吗?自己不会做,就没有办法解决吗?经过多次训练,学生在习题中,会先完成简单题目,通过小组讨论,完成较易题目,然后老师点拨,完成较难题目,师生共同归纳解题模型,达到提升解题能力。在此过程中,也让学生认识到人生的道路不是平坦、一帆风顺,它随时都遭遇挫折和不幸。在课堂上,我常对学生说一句话:“不会是正常的,被困难吓到是不正常的”,让学生认识到,有困难有挫折是生活的常态,正确面对不畏惧。一旦有了畏惧害怕心理,放弃努力,才是面对挫折消极的处理方式。正如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将一只饥饿的鳄鱼和一些小鱼放在水族箱的两端,中间用透明的玻璃隔开。刚开始,鳄鱼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动进攻,一次、两次、三次、四次,多次进攻无望后,它不再进攻。这时,拿开挡板,鳄鱼依然不动。它只是无望地看着那些小鱼在它的眼皮底下游来游去,放弃了所有的努力,活活饿死。
当然,对于学生来说,除了能认识挫折外,更需要有成功的体验,来增强自信,增强面对挫折的勇气,不被困难打倒。在习题课中,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给他们做规范的演示,遵循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达标,梯度作业,还要注意语言的鼓励,通过习题的突破,达到认识的提高。美国发明学家爱迪生曾经说过:失败是我所需要的,他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
四、在习题课中培养学生正确定位的能力
面对我们的生源基础薄弱的现状,在教学过程中,通常会有两类极端,一类因为基础薄弱,而自我放弃者;一类是基础略好,被寄予升学厚望者。这两类学生分别表现出自卑和自大的现状,和他们沟通时,发现他们都无法接纳现实中真实的自己,自卑者永远觉得自己不行,自大者觉得自己无所不能,通过设计习题,让他们认识到,弱者,改变条件,也可以变强;强者,也有自己的局限性。如:在电解质导电性这一部分,设计习题:1、电解质都能导电吗?2、电解质在什么条件下导电?3、电解质的导电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4、强电解质导电性一定强,弱电解质导电性一定弱吗?通过层层设问,让他们认识到强弱的相对性。差,可以变优;优,若自大,也可以沦落为差。从知识的发展认知到自身发展的认知,能够坦然接受过去,也能勇敢的憧憬未来,更重要的做好当下的事。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它是不限于习题课中。德国著名的教育家斯蒂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学是一门智慧,需要老师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做好学生的身边那个摇旗呐喊的人!心理健康人人需要,健康教育随时随地,守住课堂教学的阵地,渗透心理健康的知识,是时代给我赋予的责任和使命!
参考文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