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做学生工作的时教师会遇到各类棘手的问题,其中,如何对待“特殊学生”的问题尤为突出。在转化“特殊学生”的过程中,因学生顽固性和反复性的特点,教师常常感到山穷水尽,无计可施。然而,任何“特殊学生”背后都有其真正的内心需求,教师若能走进学生的内心,找对方法,就会看到解决问题的希望。
关键词:特殊学生 问题行为 心理特点 内心需求
所谓“特殊学生”,一般被认为是以下几种:学习成绩差、不遵守校规校纪或家庭情况特殊的学生。其典型的特征是:学习能力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自我管理能力差,意志力薄弱;情感复杂,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严重。“特殊学生”往往还伴随着一系列问题行为,如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说谎、骂人、打架、对抗教师和父母等。然而,任何行为的背后都折射着个体内心的需求,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尤其重视“特殊学生”的心理特点,找到“特殊学生”的特殊之处,了解其内心需求,才能够对症下药,成功转化。
一、特殊学生案例分析
以下几位是在我所接触到的小学低年级“特殊学生”的典型代表:
陈某,男,一年级学生。早产儿,个子矮小,学习能力较差,经常缺交作业,爱讲脏话,不尊重同学和老师。其父亲长期不在身边,平时由妈妈照料,妈妈有溺爱护短的倾向,从不忍心对其责备。
王某,男,一年级学生。性格暴躁易怒,经常粗言秽语,有暴力倾向,喜欢欺负班上其他同学,上课随意走动,不服从老师指令。父母是二婚,有一同父异母的姐姐,家里经济条件较差,爸爸喜好赌博,家庭教育方式简单粗暴。
黄某,男,二年级学生。上课容易走神,不合群,有自闭的倾向,抗拒与同学、老师交流。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有一年幼的弟弟,小时候的他一直由爷爷带大,爷爷经常让他在家中看电视,很少与外界或同龄人接触。
二、特殊学生心理需求分析
根据以上案例,这些“特殊学生”的问题焦点无不集中在与人交往这一层面上,其背后都有着不同的心理需求。根据社会心理学家舒茨(W.Schutz,1958)提出的人际需要三维理论,每个个体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而这三种基本需要的形成与个体早期的成长体验密切相关[[1]张厚粲. 心理学[M]. 天津:南开大学,2002.
[2]卫萍,陈雪梅. 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探析[J].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04).
[3]赵正,刘庆. 儿童暴力倾向的心理分析及规避[J]. 兰州学刊,2005,(01).][1]216-217。
第一个案例中的陈某,在成长过程中与父亲的互动过少,父亲这一角色的缺失使其“包容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于是就容易与他人形成否定的相互关系,不能很好地与他人相处。而母亲的宠溺使其对自己种种的不良行为没有及时纠正,反而变相强化了他的一系列问题行为。此外,有研究指出,身体发育还会影响儿童个性的发展——矮小、协调性差、体质相对较弱的小学生,倾向于表现出胆怯、消极和焦虑的个性[][2]。
第二个案例中的王某, 其家庭关系较复杂,又受到简单粗暴的家教方式,如此家庭氛围使其“支配需要”得不到合理满足,就会形成反叛、反对服从、喜欢控制别人的行为模式。而从马斯洛(Maslow)的心理需求理论观点看,儿童生理需要与安全需要的实现的匮乏会导致儿童产生自卑心理[][3],内心的长久压抑使其寻求暴力得以宣泄,因此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家中经济来源不稳定的儿童容易产生暴力倾向。
第三个案例中的黄某, 早年得不到来自父母充足的爱和照顾,其“情感需要”被严重忽略。而由于爷爷不当的教育方式,幼儿时期较长时间的独处、缺乏与同龄人的交流又导致他形成自我封闭、孤僻、不合群的性格特点。因此,虽然其内心深处渴望被爱,但却又害怕不被接纳,因此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与他人保持距离,避免建立亲密关系。
三、教育策略与实施
综合上述分析,这些“特殊学生”的问题行为都与早年某种心理需求的缺失有关。如果学生的这些需求能够得到有效满足,他们问题行为就有希望得到纠正。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对学生实施转化:
1.“专心”——建立特殊学生档案,跟踪转化进程
想要成功转化“特殊学生”,首先就要专门为每一位“特殊学生”建立个人档案,以及时掌握学生的有关情况,如该学生的心理特点、行为表现、家庭教育情况等。根据学生当天问题行为的具体表现,耐心地、细心地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然后再做出判断,制定相应的帮扶措施。因为学生是一个时刻变化的教育对象,我们教师必须要克服思维定势,从产生问题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更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他们的想法,才能找到产生问题的关键所在。
2.“留心”——关注学生情绪波动,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教师要随时观察学生,留意特殊学生情绪的变化,一旦发现学生有不良情绪,就要及时进行干预和疏导。比如,当该学生与班上同学产生矛盾时,教师要积极进行调解,可以分别和他们谈心,也可以利用课堂或主题班会等组织一些分享活动,让同学们畅所欲言,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加强友谊,打开心结。又如,当学生与家人起冲突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和家长给对方写信,促进沟通,缓解紧张的关系。而当学生情绪非常激动时,教师应第一时间安抚他的情绪,接纳他的感受并尽量用轻松的言语打破严肃的气氛。
3.“关心”——多一份爱,让学生打开心窗
我们常常说要给“特殊学生”特殊的爱。 这是因为“特殊学生”一般比较敏感,他们会用警惕的目光注视着老师和同学对自已的态度,只要稍稍挫伤了他的自尊心,他就会变得自暴自弃。因此,多给他一些关爱,肯定他的点滴进步,让他知道自己可以做得到更好;多和他谈论日常生活,如谈论“学生在家中最喜欢做的事”、“学生希望周末和爸妈做些什么”、“学生近期的一个小心愿”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比较乐意地与老师对话,这就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当学生发现老师的目光不仅仅停留在他的不足还关注到他的各个方面,他就会更加地信赖老师、认可老师。只有当学生的心完全打开了,老师才能了解学生内心那缺失的需求究竟是什么,老师对他的教育才是有效的。
4.“交心”——定时家访,把握好两种教育力量
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困难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原生家庭。当老师找到学生内心需求的症结所在,还必须联合家长才能解决问题。因此,勤与家长联系,开诚相见,相互交心可以说是教师做好“特殊学生”教育工作中最关键的一环。其中,又以家访最为有效,只有当老师真正走进学生的家庭,教师才能够感受到“特殊学生”的全貌。在与家长交流时要注意语言的表达,态度要真诚,让家长感受到他们的孩子被老师所重视不仅是因为他有些行为需要纠正,还因为他身上有许多其他优点,老师们都很喜欢他。当家校两种力量紧密结合并持之以恒,成功转化的大门就会打开。
四、反思及总结
转化“特殊学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没有任何办法能够一蹴而就地改变一个孩子。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今天的问题改正了,过几天也许还会有,这是正常的,是由他们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因此,除了以上所说的四种“心”,教师还要有足够的爱心、耐心和恒心,反复地教育他们才会收到果效。很多事情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因为坚持了才看到希望。转化“特殊学生”的工作正是如此。
总之,对待“特殊学生”的教育,要先建立档案,查明特殊的原因,更要当起学生的心理保健师,时刻关注学生、走进学生内心。发现其内心需求,联合家长对症下药。老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句话“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面对看似顽固、反复的“特殊学生”,让我们从“心”开始,从“心”出发,以爱作舟,与家长共途,一同改写“特殊学生”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