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中煤潘家窑煤业有限公司 山西朔州 036000
摘要:在煤矿井下巷道中,贯通测量精度的高低将直接对工程效率带来影响,为切实提升贯通测量精度,本文主要就提升的思路和技术方法展开分析,以确保煤矿井下生产的安全性得到提升,在提升工程效率的同时为煤矿井下巷道的工程建设在技术上提供支持,实现煤矿企业的安全高效生产。
关键词:煤矿;井下巷道;贯通测量;精度;技术
煤矿井下巷道贯通测量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只有明确提高测量精度的基本思路,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方法,切实加强贯通测量精度的控制,才能使得煤矿井下巷道的施工成效得到提升。以下笔者结合贯通测量的工作实践,提出以下几点浅见。
1.提升贯通测量精度的基本思路分析
开展任何一项工作,都需要有着明确的工作思路,这样才能在工作思路的指导下,采取科学的技术方法,达到提高工作质量的目的。在煤矿井下巷道中,贯通测量精度这一工作的实施,需要遵循以下思路来进行。
1.1加强测量误差数据分析,明确贯通测量工作的方向
为提升贯通测量的精度,需要加大对测量误差数据的分析,因为误差的大小,将直接与矿井设计工作的开展和后续开采任务的实施有着较大的影响。通常来说,煤矿井下的不同巷道中,其误差出现的位置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煤矿井下巷道贯通测量之前,就要分析和确定在哪些位置容易出现误差,并采取理论分析与理论计算的方式得出其误差的标准,使得巷道的贯通测量精度得到有效提升。而就实际来看,误差分析必须紧密结合矿井的实际,需要从传统的注重理论转移到与实际结合上来,并考虑煤矿的经济支持,所以贯通测量工作的开展,需要得到煤矿企业的大力支持,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对实践的分析,针对性地进行合理测量方案的制定,从根本上确保测量精度得到有效地提升。
1.2加强与地面设备的协调,夯实贯通测量工作的基础
通过煤矿井下巷道贯通测量工作的实践来看,需要加强测量精度的分析,并加强与地面系统的协同操作,从而成立一个完整的控制系统。这就需要加强与地面设备的协调,从根本上确保煤矿井下巷道贯通测量数据的精度提升。这主要是因为煤矿在不断地开采,其开采范围与开采深度将随着开采的推进,与之前开采的情况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煤矿井下巷道贯通测量精度的提升难度较大。尤其是矿井中数据也会由于开采范围和开采深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只有建立与地面协同控制的系统,切实提升与地面协同参考的基准点,才能确保得到数据的精度比变化前的数据要更为精准,因此,地面协同控制需要确保同步地面基准量所需的设备得以支持,以促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1.3加强贯通测量设备选择,优化贯通测量工作的成效
为提升煤矿井下巷道贯通测量精度,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还要在贯通测量设备上优选,因为煤矿井下巷道中的实际情况与地面情况不同,而且测量条件较为艰苦,巷道环境对测量精度带来的影响较大,所以容易导致形成测量误差。这就需要确保所选的设备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才能将外界环境因素给数据测量的精度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一般而言,因为煤矿井下巷道贯通测量任务量较大,所以需要确保所选设备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并采用科学的测量技术,以尽可能地减少误差,达到提升煤矿井下巷道贯通测量质量的目的。
1.4加强贯通测量精度控制,提升贯通测量精度与实效
为促进煤矿井下巷道贯通测量精度的提升,在控制测量精度时,需要在测量技术上加大对其的投入力度,切实加强测量技术的控制,确保所选测量技术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而在此基础上,就需要科学确定测量的基准量,才能为测量工作提供方位与坐标,达到良好的测量精度[1]。
2.提升贯通测量精度的技术方法分析
2.1切实注重测量仪器地优选,为提升测量精度奠定设备基础
由于测量仪器在煤矿井下巷道贯通测量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只有确保所选测量仪器的合理性,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煤矿井下巷道贯通测量精度的提升。在煤矿井下巷道贯通测量中,常见的测量技术主要有陀螺仪测量、深井定向测量技术,这就需要在此基础上加强测量新工艺技术与测量仪器的应用,比如加强全站仪的应用,就能有效的实现与地面设备进行协同测量。在选用全站仪进行煤矿井下巷道贯通测量时,需要切实强化测量误差的分析,找出其误差的原因,并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测量,在测量中尽可能地将人为误差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从设备选取及其操作上为煤矿井下巷道贯通测量精度的提升奠定基础。
2.2切实加强地面控制网建设,为提升测量精度奠定设施基础
由于煤矿井下巷道的施工在不断进行,因此有的三角点会在采空区中消失,这样就会导致煤矿井下巷道贯通测量精度的误差加大。这就需要在煤矿井下巷道施工中,需要及时地做好控制系统的设置和优化。一般而言,插入净瓶后,其误差需要控制在25mm之内,最弱点之间的误差应控制在22mm之内。这就需要加强地面控制网的建设,在煤矿井下巷道中部设置测距闭合导线,这样才能有效的确保地面控制网精度,使得巷道贯通测量精度得到提升[2]。
2.3切实加强GPS系统的应用,为提升测量精度奠定技术基础
为了更好地与地面协调,切实加强协同控制系统的建设,需要我们切实在联动控制中加强GPS系统的应用,借助GPS系统的定位功能,对煤矿井下巷道中加强控制网络的建设,既要在矿井检测贯通测量全程进行,又要加强井下巷道环境测量数据的分析,以尽可能地将测量结果的误差减少,从而达到良好地风险规避目的。与此同时,还要借助GPS技术进行定位,着力实现井下测量与地面操作同步协同实施,给贯通测量提供精准的基准量。但是必须在测量环境上加强对其的安全管控和重视,对于出现的危险,需要及时告知测量人员,以确保测量人员自身的人身安全,而加强对其的应用,不仅能将测量难度有效地降低,而且还能促进测量精度的提升,在促进测量工作效率提升的同时为后期掘进工作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2.4切实加强巷道布置网优化,为提升测量精度奠定坚实基础
由于不同的矿井的井下巷道贯通测量的环境不同,所以在实际测量中,需要紧密结合矿井所在矿区的实践,切实注重巷道布置网的布设优化。具体的布设过程中,若地表高程与井内高度相等时,需要将高斯-克吕格投影映射面上的校正与映射横向面校正进行对比,在具体的矿井中,巷道导线贯通距离测量精度存在的差异较大。因此,需要在现场测量中对布置网的设置进行优化。通过校正数据之后,利用高斯映射面来校正边长映射,最后对误差进行有效控制。
2.5切实加强测量技术质量控制
由于整个贯通测量包含了坑道施工测量与贯通后的测量,尤其是平面与高程的贯通测量,才能为贯通误差值获取做好准备,并为后续施工中线的调整作为依据,最终得出调整后的巷道中线,且这条中线是扩大巷道断面和对巷道进行支护的重要依据。因此,在贯通测量技术方面,为确保煤矿各项掘进人屋面顺着预定的方向与位置掘进,确保贯通结合处的偏差得到有效控制,必须确保测量方案与技术的使用满足贯通所需的精度,并且要在测量完成后对结果进行校核和检查,做好测量精度的分析和评定,才能避免粗差[3]。
3.结语
综上所述,煤矿井下巷道贯通测量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为加强对其精度的控制,必须通过矿井技术、测量的负责人,按照井下巷道的用于和类型与运输方式等确定其容许偏差值,且整个贯通测量都要控制在这个偏差值内,才能确保其精度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马良.煤矿井下巷道贯通测量精度分析及技术方法[J].当代化工研究,2019(17):53-54.
[2]刘玮.煤矿井下巷道贯通测量精度分析及技术方法[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39(13):219-220.
[3]张新星.煤矿井下巷道贯通测量精度分析及技术方法研究[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9,44(02):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