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和语感培养初探

发表时间:2020/5/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期   作者:张文
[导读] 语文教师应该在素质教育指导下给小学生开展创新性的朗读教学
       摘要:语文教师应该在素质教育指导下给小学生开展创新性的朗读教学,重视对学生们进行语感的培养,逐渐提高学科教育的实效性。通过对小学生开展语感培养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而对文章情感进行理解,利于学科知识的有效吸收和实践运用。所以语文教师应该关注到朗读教学所具备的价值,重视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语感的培养,提高学生们对文章内容的认知程度。本文分析朗读教学对小学生语感培养所具备的价值,思考培养小学生语感能力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语文教师;朗读教学;小学生;语感;培养策略

        前言:朗读教学是将无声的书面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教学过程,通过对小学生进行朗读教学可以让他们对文章内容进行有效的理解,也能借助感染力的语言传递文章情感,给班级学生的情感培养提供支持。尤其是对学生们进行古诗文教学时,语文教师能通过朗读教学的方式提高他们对情感态度的理解程度,在各种朗读训练中锻炼他们的语感。所以语文教师应该围绕班级学生的课程基础和文章内容选择不同的朗读教学方式,提高学生们的语感和情感理解能力。
一、语文教师对小学生开展朗读教学对语感培养的作用
        语文教师对小学生开展朗读教学可以培养他们的语感,增加他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同时也利于他们得到优秀情感态度的熏陶。本文认为语文教师对小学生进行朗读有助于语感的培养,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分析。一是通过文章内容朗读提高学生们的感悟能力。语文教师指导小学生对文章进行朗读或者是吟诵能够增加他们对书面语条理性和文字使用规范性的理解,在朗读过程中在脑海中留下清晰的文字痕迹,这样有助于学生们实现感悟能力和节奏意识的培养。二是可以让小学生形成整体性的语感认知[1]。通过指导小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朗读,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整体层面对课程内容进行有效的感知,通过多次吟诵的方式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态度进行体会,更可以感悟到文章语言的魅力。
二、语文教师对小学生开展朗读教学以及语感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重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通过多种方式对小学生实施语感能力的培养
        在这小学生进行语感能力培养过程中,语文教师必须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重视给学生打造更高层面的朗读教学平台。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语文教师通常是让小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阅读,然后逐段逐句的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虽然可以让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学习,但是却破坏文章所具备的整体性,不能有助于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
        所以本文认为语文教师要重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通过多种方式对小学生实施语感的培养。一方面,语文教师需要重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关注到语感能力培养所具备的价值[2]。

在课堂教育过程中,语文教师需要围绕文章内容指导小学生进行诵读,重视通过反复朗读等方式提高学生们的节奏感和情感体验能力。另一方面,语文教师也需要强化自身的朗读水平和语感能力,这样可以给学生的朗读教学提供模范作用。
(二)让学生观看朗读视频激发他们的朗读兴趣,利于班级学生掌握朗读技巧
        传统朗读教学模式不能很好的培养小学生语感,所以语文教师需要思考学生所呈现的学习需求和成长规律。借助多种教学资源给学生开展更高层面的朗读教学指导,这样可以吸引小学生参与到文章内容朗读中,也能在多次朗读训练中强化学生们的语感,更加有助于学生掌握朗读技巧。
        以“小壁虎借尾巴”朗读教学为例,语文教师可以向小学生播放小壁虎借尾巴的视频,让他们对小壁虎借尾巴的过程进行认知,感受到小壁虎在向他人接尾巴中所出现的心情变化。也可以通过音频播放的方式指导小学生进行朗读,去体验他人是怎样对文章内容进行朗读的[3]。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课堂教学氛围中掌握更多的朗读技巧,提高他们参与朗读训练的积极性,更可以在文章内容朗读中丰富他们的语感。
(三)通过朗读比赛活动的开展培养小学生的语感
        在对小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想实现更高层面的语感培养则需要摒弃传统的教育理念。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语感的训练,语文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对文章内容进行有效的学习,有助于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语文教师也可以通过朗读比赛活动的开展培养小学生的语感。
        例如在对小学生开展“小池”等古诗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组织班级学生开展“古诗诵读小能手”的比赛,看哪些学生可以通过诵读的方式让他人感受到古诗词所具备的情感,表扬那些朗读能力比较强的小学生。语文教师也需要根据学生们的朗读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总结和技巧指导,这样可以让小学生发现自身在朗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而给其语感培养提供有效的支持。
结论:研究指出语文教师对小学生开展朗读教学可以培养他们的语感,增加他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给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提供更好的支持。基于小学生的语感培养现状,本文认为语文教师要想提高语感培养效果则应该重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小学生的语感能力。同时,语文教师需要让学生观看朗读视频激发他们的朗读兴趣,这样利于班级学生掌握朗读技巧。此外,语文教师也可以通过朗读比赛活动的开展培养小学生的语感。

参考文献:
[1]田瑞雪.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探索[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8(3):76-77.
[2]史尚林.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9(5):101-101.
[3]张华姝.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方法[J].中华少年,2018(34):115-1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