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习作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5/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期   作者:银徳华
[导读] 语文习作教学是始终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要:语文习作教学是始终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语文习作教学也始终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一直以来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在初中语文习作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这一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习作教学效果,帮助学生理清作文思路,提高其语文写作能力。接下来本文试简单阐述思维导图在语文习作教学中的重要应用意义,并就如何有效应用思维导图提出几点方法建议。
        关键词:初中语文习作教学;思维导图;应用策略
        引言
        传统的语文习作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教学方式主要为灌输理论式教育。这就导致学生普遍表现为谈起写作理论来头头是道,但真正要动笔写作却冥思苦想下笔困难。思维导图通过学生自主构建写作框架结构体系,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挖掘作文可用素材库,理清写作重点和行文逻辑思路。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语文习作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同学使用思维导图来建构起行文思路,从而帮助语文习作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更上一个台阶。
一、初中语文习作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重要意义
        1.创设新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传统的语文习作教学课堂之中,学生对于常见的写作理论式灌输教学手段已感到无聊和厌烦,学生学习的写作的热情被大大打压,课堂学习兴趣也被削减不少。而新教学手段思维导图的有效应用能为语文习作课堂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能唤醒学生的课堂兴趣和热情。同时,新手段教学的引入,学生的热情被有效地点燃起来,课堂氛围也会随学生变得活跃积极起来,对构建高效的习作教学课堂具有重要意义。
        2.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
        思维导图是根据学生自我个性化的思想和见解构建而起的思维脉络图,充满着学生强烈的自我个性色彩,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自我个性化的表达和个性化的发展。除此之外,思维导图能积极调动起学生的主体思维来探索作文的谋篇布局,写作重点的把握,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作文写作的自主独立性。
二、初中语文习作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策略
        1.横向挖掘作文素材,开发学生写作灵感
        初中语文习作教学中,我们教师常常发现学生在写作时有观点但却苦于没有丰富的作文素材而不知如何下笔展开写作。面对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学生自身在平时没有积累好语文素材,另一方面原因是学生无法理清素材之间的关系,寻找好素材之间的共同点,挖掘出可用丰富的写作素材资源。

针对后者情况,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优势作用,引导同学积极从横向上构建思维导图,以已知可用的某一个素材作为中心出发点发散思维联想出其他与该素材共有相似特点的例子。在这其中,思维导图教学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发现素材与其他素材之间的某一种关系。许多学生在横向构建思维时并不具备这项能力,由此导致横向思维导图的构建失败,作文素材无法进行有效挖掘。因此,教师在思维导图教学时要亲自示范为学生进行现场演示,来具体地为学生展现横向思维导图的是如何具体构建而展开的。这样学生有了具体的思维方法指导,就不会对寻找素材与素材之间的关系而感到迷惑和不知所措了。由此,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与写作训练中,构建横向思维导图的能力不断得到强化,素材的挖掘与使用也会越来越得心应手,写作的能力不断得到加强和深化。
        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关于坚持作文主题的写作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白纸上写下坚持。然后教师再让学生在一旁写下自己脑中瞬间想到的素材。例如有的同学想到了愚公移山。教师就可以在此基础之上指导学生再思考还有哪些著名古代人士和愚公一样存在着某种坚持上的相似点或者说像相类似关系:都是忍受痛苦与嘲笑坚持不懈地完成某项事情的。那么学生很有可能会想到司马迁撰写忍受宫刑之苦《史记》、曹雪芹增删十载著成《红楼梦》等例子。除了古代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尽量多从不同维度的时间空间来发散思维展开想象,例如现代社会时事热点、生活中自己的相关经历等等方面。
        2.纵向构建行文思路,引导学生展开写作
        在初中语文习作教学中,学生经常还有这样的写作问题即学生在作文本上洋洋洒洒地写了几页自信地以为能得到作文高分。但教师批改的分数却不高,原因是文不对题,没有围绕写作论述重点来展开写作。应对这种情况,在初中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培养起学生写作之前要先在草稿纸上纵向构建起思维导图的意识,引导学生养成一个正式写作之前要先写一份脉络明确,条理清晰的写作思维导图的习惯。纵向思维导图的构建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住了正确的写作方向,理清了全文论述的重点,使学生从根本上不偏离写作的中心。学生在写作时紧紧围绕自己所列出的纵向写作思维导图来进行写作,就可以让写出的作文层次分明,重点主题突出,从而避免了写作时的废话连篇,主题模糊的问题。
        最后,教师在习作教学之中要引导学生将素材选取的横向思维导图与写作思路的纵向思维导图充分整合起来,从而形成一副写作时具有整体参照性的思维导图。整体行文框架的构建、丰富素材的填充共同为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助力!
   结语: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之中,教师要充分重视思维导图对于学生习作能力提高的重要作用,强化思维导图在学生写作之中的实际应用,从而不断提升习作教学的效果与质量。教师在实际教学之中,可以分别从思维导图构建的横向和纵向来展开教学,引导学生挖掘可用的素材资源,构建基础的行文框架结构。相信思维导图的应用教学一定能有效提高学生作文质量,为学生的写作插上腾飞的翅膀!
   参考文献:
[1]张丽琴.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亚太教育,2019(10):118.
 [2]周四英.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4):2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