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研究

发表时间:2020/5/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周广钒 伊茂梅
[导读] 摘要:混凝土是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特别是当前建筑工程里面对大体积混凝土的使用愈发频繁,所以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的重视也日益提高。
        山东天齐置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50099
        摘要:混凝土是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特别是当前建筑工程里面对大体积混凝土的使用愈发频繁,所以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的重视也日益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比较厚实,水泥水热化比较大、其施工条件较为复杂,我们在施工中有必要针对建筑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进行研究和探讨。本文首先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概述,然后重点对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点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加强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概述
        大体积混凝土所指的是最小断面尺寸大于1米,建设施工时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来妥善处理“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合理解决温度应力并控制裂缝开展的一种混凝土结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特点:一是整体性要求较高,不能留设施工缝,都要求连续浇筑;二是结构的体积较大,浇筑后混凝土产生的水化热量大,并积聚在内部不易散发,从而形成内外较大的温差,引起较大的温差应力。因此,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中由于结构截面大,水泥用量多,水泥水化所释放的水化热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变化和收缩作用,裂缝的产生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产生的比较普遍的问题,有时候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我们来研究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控制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2、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点
        2.1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拌制
        需要通过理论计算和试配这两种方法来确定混凝土的合理配合比,在试配阶段,要按照设计强度的要求,尽可能的减少水泥用量以及水泥水热化。而且大体积混凝土拌制还要掺外加剂、粉煤灰等物质,由于这些物质的投放量需要精准,因此,需要有专人进行投放。大体积混凝土一般都可达到上千立方米,有的甚至能够达到上万立方米,因此,混凝土进行拌制的时候要尽可能的集中拌制,如果有条件的话也可以采用商品混凝土。
        2.2混凝土的运输
        为了降低水化热,配制混凝土的时候要掺加减水剂、沸石粉或者粉煤灰,从而减少水泥用量,改善混凝土的合易性。如果其采用混凝土泵输送并浇筑的话,可以掺加泵送剂。在使用泵车之前要先调试正常才能供料,每一台泵车都有专人进行操作,其要服从指挥台的统一指挥,并按照前台的要求加快或者放慢泵送速度。使用振动器的操作人员要穿橡胶鞋、佩戴绝缘手套,电箱也要安装漏电装置。
        2.3混凝土的浇筑
        在施工时选用分层浇注的方法有利于水泥水化热的散发,分层流水振捣,同时要保证上层混凝土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覆盖、捣实并结合紧密,避免出现纵向施工缝,注意振捣密实且停留时间不能过长,以免降低两次浇注混凝土的粘结。分层浇筑一般有三种方法,即全面分层法、分段分层法和斜面分层法。在浇筑施工时,根据结构大小、钢筋疏密、混凝土供应情况以及水化热等因素对这三种方法进行选择。待第一层完全浇筑完毕后,才回头浇筑第二层,如此按层逐次连续浇筑,直到完工,即为全面分层浇筑法。全面分层法适用于平面尺寸不是很大的结构,施工时宜从短边开始,沿长边推进。必要时也可以分成两段进行施工,从中间向两端或者从两端向中间同时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分段分层浇筑法是分段逐次连续分层浇筑的,即从底层开始,浇筑至一定距离后浇筑第二层,如此依次向前浇筑其他各层。由于总的层数较多,所以浇筑到顶后,第一层末端的混凝土还未初凝,又可以从第二段依次分层浇筑。当采用此法,这种浇筑法适用于单位时间内供应的混凝土较少的工程以及结构物厚度不是很大而面积或者长度较大的工程。斜面分层浇筑法的原则与平面分层基本是一样的,混凝土从浇筑层下端开始,逐渐上移。

斜面的角度视混凝土的坍落度而定,一般要小于45度,每层厚度不大于振动棒的有效振捣深度。斜面分层浇筑法适用于结构的长度远远超过厚度的情况。
        2.4混凝土的养护
        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方法有保温法和保湿法两种。保温的作用为了使混凝土表面温度不会过快的散失,减少温度梯度现象的发生,以防表面出现裂缝。而且,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要大于其平均总温差所产生的拉应力,以防贯穿裂缝;保湿的作用是防止混凝土表面因脱水产生干缩裂缝,顺利的使水泥水化,并在混凝土浇筑完毕6~18小时内浇水覆盖,以防由于干缩出现裂痕。一般情况,混凝土养护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28天,如有特殊部位则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的延长养护时间。为了满足混凝土表面平整度,确保其外观质量没有问题,对混凝土外露的挂帘、错台等都需要及时的进行处理。
        3、加强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措施
        3.1遵循相关原则
        在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过程中,首先要能够遵循抗的相关原则,通过对混凝土结构极限拉伸值进行提高的方法进行对温度应力和变形加以抵抗。这就需要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将其中的钢筋配置的结构进行分布布置,这样能够最大化的将温度得到降低,从而提高结构抗变能力,在对钢筋的选择上要能够尽量选择间距相对较小以及直径小的。同时也要能够严格的遵循放的原则进行控制浇筑质量,也就是要对结构形式适当的选择,从而降低结构的约束程度,允许结构自由变形。
        3.2优化施工材料
        对水泥的选择过程中要能够尽量的选择低热或者是中热的水泥进行配置混凝土,对水泥的用量要适当的减少,对水化热和绝热温升继续拧降低。在对水泥进行选择的过程中要将强度大坍落度和绝热温升等问题进行结合考虑。在对骨料选择的过程中,要将粗骨料的粒径控制在5~40毫米之间,尽量的采用中粗砂。对粉煤灰的使用过程中,要按照国家的标准进行配置,为能够将混凝土的和易性得到满足,可以在外加剂方面进行适当的使用,以此来减少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对其密实性的要求进行提高。
        3.3完善浇筑和振捣技术
        在具体施工时,必须尽可能缩短两次混凝土浇筑之间的间隔时间,使得浇筑施工做到连续进行,必须保证在混凝土的下一次浇筑在混凝土初凝之前,而且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混凝土下一层能够完全被下一层所覆盖,以避免出现施工裂缝的现象出现,影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施工时的振捣技术,必须严格按照振捣的三个步骤进行,即混凝土坡脚振捣、坡中间振捣以及混凝土土坡顶的振捣。不能随意更改次序,并且坚持快插满拨这一原则,振捣从混凝土表面出现泛浆开始为宜。另外,振捣过后,混凝土表面一定要用刮杠进行刮平处理,最后再使用抹平,以确保不会出现裂缝。
        结束语
        随着工业和民用高层建筑的广泛建设,大体积混凝土越来越成为应用最广泛以及最为重要的建筑材料,因此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艺和性能等方面也必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实际的施工中,一定要注意混凝土的配合比例,并且要做好每一道工序的施工,并且还要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这样才能防止问题的产生,也能够促进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吉.拱座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控技术研究[J].土木工程,2019,8(10):1493-1498.
        [2]郭军.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20,39(2):151-152.
        [3]贾升.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4):13-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