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 蒋冬辉

发表时间:2020/5/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蒋冬辉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居住建筑物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出现裂缝是当前建筑物常见的质量问题,为了提升建筑物质量,保证居住者良好的居住体验,在土木工程施工中,一定要控制好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从混凝土的拌制、运输、浇筑、振捣到养护,都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广西建工集团第三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柳州  545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居住建筑物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出现裂缝是当前建筑物常见的质量问题,为了提升建筑物质量,保证居住者良好的居住体验,在土木工程施工中,一定要控制好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从混凝土的拌制、运输、浇筑、振捣到养护,都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基于此,本文简要探讨了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施工技术要点;
        引言
        当前的建筑结构常见的都是混凝土结构,由于混凝土结构抗压能力强,能与钢筋共同组成刚度较大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所以在土木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然而,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质量问题一直是行业备受关注的问题,由于混凝土凝结的过程是化学过程,受影响的因素较多,环境、温度、水分等都会影响其施工质量,所以很容易因为不规范的施工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质量问题,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一定要在施工中按照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规范施工,保证其质量符合要求,提升建筑物的整体质量。
        1 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不严格及施工工艺不规范等,导致混凝土结构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在实际的施工中,比较常见的质量问题有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混凝土开裂等,下面我们具体分析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及产生原因:
        1.1 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构件施工完成后,会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检测,部分工程会发现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这样就会给整体建筑的受力产生影响,工程构件的承载力都是设计人员根据荷载计算出来的,如果混凝土构件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轻则返工加固,重则推倒重做,这会给项目工程带来巨大的影响,所以针对这一常见问题,我们要分析其产生的具体原因,常见的原因有:
        (1)原材料质量问题
        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和水组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在混凝土的拌制过程中,如果原材料的质量材质不符合国家规定,如水泥强度过低、砂的级配不合理、石子的强度低、拌和用的水不是中水,这些原材料的质量问题都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降低,所以为了控制混凝土的质量,首先要确保原材料及混凝土的拌制过程符合质量要求。
        (2)施工中随意加水及其它外加剂
        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有些工地的管理制度不严格,现场管理人员没有严格的质量控制意识,任由施工人员随意往混凝土中加水,便于其施工,而混凝土中随意加水会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还有我曾经管理过一个项目,当时采用的是现拌混凝土施工的,为了减少成本,施工人员更改配合比施工;另外就是混凝土公司为了避免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减水过快,随意掺加降低混凝土强度的外加剂,这些行为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3)振捣不充分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有些尺寸较大的构件及核心节点处,钢筋较为密集,施工人员没有充分振捣,这样就会导致结构底部都是重量较大的石子,没有足够的水泥浆,这样结构底部的强度也达不到设计要求,也影响了结构的质量,在我管理的安置房坡屋面混凝土浇筑施工时,施工人员因自身施工技术原因不敢充分振捣,造成局部混凝土返工。
        (4)混凝土养护方式不合理
        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需要及时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养护的方法要合理,不恰当的养护方法及不足够的养护时间都会导致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有些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施工周期或者节省人力,往往没有养护到规定的时间就进行下一步的工艺,这种不规范的做法也是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的主要原因。


        1.2 混凝土出现裂缝
        在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通常容易产生的质量问题就是混凝土开裂,产生裂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混凝土内部与外界环境温差较大
        由于混凝土逐渐凝固的过程就是水泥发生反应的过程,水泥在硬化的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热量,而混凝土构件尺寸较大,热量传递较为缓慢,再加上混凝土体量较大,混凝土内部的温度较高,使得混凝土内部与外界环境的温差较大,这样就会导致较大的温度应力,使得不够坚硬的混凝土出现温度裂缝。
        (2)混凝土的收缩应力较大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收缩量较大,因为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成分就是水泥和水,其中一部分的水和水泥发生反应,另一部分的水会慢慢蒸发,在这个过程中混凝土的体积会慢慢收缩,就会导致内部出现收缩应力,如果混凝土内部出现不均匀的收缩应力,就会损害混凝土从而导致收缩裂缝的产生。
        2 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
        结合上文提到的混凝土质量问题及产生原因,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土木工程行业的发展,我们一定结合这些不利因素制定有效的质量保证措施,规范施工,按照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做好质量控制,从混凝土的拌制、运输、浇筑、养护等规范施工工艺,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质量。
        2.1 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加强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为了降低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水化热,要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优化,尽量降低水泥的用量,同时尽可能的选择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如低热硅酸盐水泥,这样就可以降低单位体积混凝土的水化热,减少水泥和水的用量,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量,避免其收缩应力过大,从而导致收缩裂缝,所以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同时要加强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选用符合要求强度的水泥,按照设计配合比确定好砂石的级配,并选用质量合格的原材料进行混凝土拌制,从源头上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2.2 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要点
        为了控制好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一定要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浇筑,超过一定高度的浇筑要用串通和溜槽,避免浇筑过程中出现离析的情况;对于混凝土的振捣要充分,现场要有施工人员和质检人员对混凝土质量进行检查,禁止随意加水;混凝土的施工要尽量连续,避免出现施工缝影响结构的整体性。
        2.3 混凝土养护质量控制要点
        混凝土结构浇注完成后需要一定的时间凝固,在凝固期间应当采取一定的保温保湿养护措施,预防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纹。工作人员可以对混凝土的表面多次抹压,这一步骤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表面的平整,减少裂缝的发生,之后采取一定的方式对混凝土结构进行保温保湿,将保鲜膜和塑料袋覆盖在混凝土表面,在施工结束后加盖麻袋或者湿草垫,减少混凝土结构表面散湿散热的速率,使其内外温差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否则过度干燥的环境或者温度差过大,会造成混凝土干裂收缩,形成裂缝;定期洒水的方式也可以使混凝土结构在完全凝固前维持保持表面结构的水分充足,避免了凝固过程中干裂现象对整体结构造成损坏,同时在混凝土的凝固过程中需要在外围设置一定的提示标志,避免行人或者无关人员对混凝土结构进行踩踏或者磕碰,造成人为的破坏。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结构建筑是当前常见的建筑形式,而混凝土质量问题也影响了建筑的整体质量,为了进一步提升混凝土施工水平,更好的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相关从业人员一定要熟悉混凝土施工的特点,深入分析混凝土强度降低和开裂的原因,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从混凝土的配制、运输、浇筑到养护都要做好质量控制措施,这样才能避免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促进我国土木工程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木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措施探讨[J].建材发展导向:下,2017,15(1):260.
        [2]滕江.基于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30).
        [3]陈强.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解析[J].建材与装饰,2016(31):9-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