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工程的施工要点及质量管理

发表时间:2020/5/14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3期   作者:徐晓刚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再加上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对周边的生活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
        身份证号码:3213221979062XXXX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再加上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对周边的生活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园林景观的出现,使得人们对改善生活环境的要求更加迫切。因此,创造出一个具有观赏性的园林景观势在必行。基于此,本文就园林景观工程的施工要点及质量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园林景观;施工要;及质量管理
        1园林景观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
        1.1地形整理和改造
        地形的整理和改造是园林景观施工的基础,园林景观的山山水水都是通过地形改造和微地形的建造来实现的。地形的整理与改造首先要做到宏观大布局、微观小改造。首先,要从宏观思路出发,对所建造的园林景观设计有一个通盘的想法,根据景观内的具体分布,结合现场地质地貌的具体特点,做到心中有沟壑。其次,要做到硬质条件软处理,软环境用点缀。如假山配水景,园路要曲径,河边建亭台,湖边建景石等,利用软硬结合点缀,起到互相兼容的美化效果。最后,土壤改造要与地形相结合,根据各种植物的特点充分利用地形高低差异,让景观与植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达到源自天成的效果。
        1.2植物定点放线技术
        植物的定点放线是城市园林景观施工建设打造高质量景观作品的基础,该技术对景观的外貌塑造起到很大的作用。在正式施工前,根据设计图,利用方格网,进行定点放线。对树木放置环节,需要施工人员关注树木的特性,明确最佳的种植位置,可以利用方格网对色带、色块和绿篱进行线条描画。此外,还要关注放线线条的流畅性,因为在园林景观施工中要保持树木本身的自然性,而树木的不规则性也会让园林景观更有自然气息。
        1.3植物种植
        植物的种植是城市园林景观施工中的重点,植物的种植要在地形整理完成后进行,施工中要具体把握以下几点。一是按地形放样。植物的种植要根据现场地质地貌及土壤环境,根据植物的生长特点、生存环境来放样,而不能一味按照图纸进行。手法上,对于坡地采取曲线图法,平面和群落采取梅花形法,在满足各种植物生长条件的前提下达到最佳的观赏性。二是植物搭配。城市园林景观中需要的植物种类很多,各类植物大小、高低、生长速度等多不相同,要对其加以充分了解,合理搭配种植来达到视觉上的最佳效果。三是保证成活。城市园林景观建设要根据景观内的土壤环境、温度环境、自然环境,结合植物的生长特点,找出符合生存条件的植物进行种植,以保证城市园林景观内植物的成活率。四是按需调配。在植物种植过程中,一般都是先种植乔木再种植灌木最后铺设草皮,在这一过程中,各树种要按照需求选择,对于人行道及背景林根据需求调配种植,以达到与自身环境相融合的目的。
        1.4景观山的施工技术
        在风景园林中,除了大量的绿植,还需要设置景观山,前提是要对该区域内的土壤进行检测,然后考虑边坡稳定性问题,使景观山可以自然融入到景观中,体现出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具体的施工环节可以借助图示法图上画出地形特征,通过与设计图的对比计算出土方堆积量,进而确定控制桩。在施工过程中,夯实土方可采取分层法,填土厚度30~50cm,先用压路机碾压,然后借助蛙式打夯机二次夯实。景观山施工还涉及到假山堆形和坡度的设定是否适合种植植物,所以在景观山施工的整体设计阶段要因地制宜。
        1.5景观湖开挖防渗技术
        除了绿色带来的生机盎然,在城市园林景观中还要实现山水交融,所以景观湖的设计也十分重要。通常要借助机械设备对湖底开挖,如果湖底高低起伏严重则要提前做好平整处理。景观湖的施工多在夏季进行,在考虑到雨水对边坡稳定性产生影响的同时,可以利用放缓坡达到良好的效果,并且在施工时为了防止地表水流入坑内,建议在景观湖边开挖水沟。

如果在冬季施工,需要重点关注防冻措施,主要方法为覆盖保温材料或翻耕表层土。如果施工未完成并且停歇较长时间,需要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松土,以防地基受冻。在湖体施工环节,为避免湖底被抬高导致的地下水位升高,建议在湖底开挖环形排水沟并且铺设聚氯乙烯管,进而对水位进行调节。
        2园林景观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
        2.1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施工准备阶段对于工程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施工准备阶段涉及到的工作内容很多,包括施工方案设计、质量控制计划、设计交底、相关生产资料的准备等,做好施工准备工作,是确保工程质量的第一步。首先,根据相关的合同文件以及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施工设计,做好规划;其次,做好各种图纸的会审以及技术交底工作,并深入了解设计的要求和内容,及时发现并消除设计中可能存在的缺陷,避免质量隐患的存在;最后,准备好施工所需的各种人员、材料、设备等,可按照工程进度逐步进行。
        2.2施工执行阶段的质量控制
        首先是人员方面,高素质的人才是控制好工程质量的根本。因此,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施工人员。在选择施工人员过程中,要对所有人进行资格审核,确保相关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只有通过审核的人员才能进场施工。其次是设备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新型设备层出不穷,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但是同时也提高了对施工人员素质的要求。要对机械进行合理配置和养护,才能使其发挥更好的效果。如果选择或者养护不当,可能会影响到施工的工期和质量。再次是原材料方面,在园林景观工程的施工中,原材料参差不齐,对于工程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植物类材料,一些价格低、质量差的植株,栽种后成活率差,后期养护困难且成本高。其他一些建筑类材料,不专业的人难以看出明显的差别,但是使用寿命短。因此,应根据项目的实际进度,确定好采购计划,在采购原材料时要货币三家以上,对比好材料的质量以及价格,则有选购。另外,幼苗类材料,在出圃后如果存放时间过长,会影响其成活率。因此,要确定好幼苗的栽种时间,然后再根据项目进度进场,避免存放时间过长后成活率低,增加后期维护的成本。最后是施工现场环境等方面,施工现场环境体现着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首先,施工现场各种物品的摆放应井然有序,不可随意堆砌,否则可能会遗失重要物品,或者经常难以找到需要的物品而影响工程进度;其次是各种施工要求、工序、管理制度等要张贴在显眼的地方;再次,要严格控制施工中所产生的噪音、灰尘等污染,减小因施工最周围居民造成的不良影响;最后,尽量只在白天施工,如果因为特殊情况不得不在晚上施工,一定要提供良好的照明条件,避免因光线不足而引发安全隐患。
        2.3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在项目施工完成以后,需要对项目进行验收,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能够起到查缺补漏的作用,对于施工中有所忽视之处进行完善。首先,有施工人员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自查,有查出不达标之处则先弥补。待自检全部合格之后,再由专业的技术人员及质检员进行检查,然后再由质量工程师进行检查,最后由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经过层层检查之后,可以确保发现施工中的质量缺陷,并及时进行弥补,从而确保整体的工程质量达标。
        3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程,现代化的城市发展,需要一定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保证城市的美化,做好相应的园林景观项目管理工作是很重要的,保证园林景观能够有效的长期持续的进行。在建设工程中需要保证整个建设工程的管理能够严格的把关,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胡建.园林绿化景观施工技术和管理措施[J].乡村科技,2018(32):80-81.
        [2]杨敏.浅谈园林景观施工技术及保障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8(07):54.
        [3]钱宜忠,王潇雨,李欣欣.论园林景观的施工技术与管理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8(05):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