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5/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期   作者:余泽峰
[导读] 在新的教育改革大背景下,
        摘要:在新的教育改革大背景下,时代对当前小学的美术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老师要做好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这就要求老师要积极的转变自己的教学思想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对教学的内容及时的优化升级,通过多角度多途径的有效教学,进一步的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这对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都有着积极的现实价值。本文主要对当前的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随后对如何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探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希望有助于提升教学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小学美术;创新能力;策略分析
一、当前的小学美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暴露的一些问题
(一)学生整体的学习兴趣不够高涨
        学生初次接触美术的学习,很容易被这一新鲜的学科吸引,但是随着学习难度和压力的提升,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有一些学校在思想上对于美术教学也没有足够的重视,学生每周接触美术学习的时间也比较有限,这也会让学生放松对美术的关注和学习,总的来看,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涨,这并不利于后续教学的开展。
(二)老师教学方式较为传统和新课改的要求不契合
        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美术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长期在应试教学的影响下,老师的教学思想也较为传统,并不能紧随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对教学的模式进行创新升级,这并不利于学生的进一步的成长和发展,时间久了学生也容易在心理上对美术的学习产生抵触。不仅如此,还有一些老师没有积极的进行备课,对于教材的研读不够细致,课堂的教学过于松散,这些因素的存在都不利于提升教学的质量,更不利于做好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二、如何更好的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做好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
(一)老师要对教学是思想理念进行及时的转变,做好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的有效培养
        为了更加有效的实现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老师首先要对教学的思想理念进行转变,落实到实际的教学中,老师要合理的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其次,老师在美术教学中不仅仅要将基础的美术知识进行传授,还需要将创新思维的培养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针对小学生群体而言,他们整体年龄较小,很难将自己的注意力长时间的集中在课堂学习中,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合理的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工具进行辅助教学。举个例子来看,在学习关于《闪光的烟花》相关内容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一些绚丽多彩的烟花视频或者是图片进行呈现,从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多角度的刺激学生的学生,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烟花的美丽。当老师完成播放以后,可以积极的鼓励学生凭借自己的想象力,构建属于自己的特别的烟花,这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多鼓励和支持学生,提升学生学习美术的自信心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纪比较小,他们的心思也更加细腻,在情感方面也较为敏感,老师的言语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开展教学的进程中,老师要多使用一些鼓励性的话语去激励学生进行学习,提升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对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老师也要发挥出榜样的力量,严格的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以便为学生起到更好的表率作用。举个例子来看,在讲解关于《我做的文具》相关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先不直接向学生展示教学道具,鼓励学生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借助橡皮泥完成文具的设计,在整个过程中,老师要深入到学生群体中,多和学生沟通交流,积极的发挥出引导者的作用,为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提供坚实可靠的保障,针对那些速度较慢或者是没有思维头绪的同学,老师可以多用一些鼓励性的话语激励学生学习,最终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
(三)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有效激发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也更加广泛,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一致认可。所以在实际开展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就可以合理的利用信息技术开设学习活动,不再被传统的教学模式约束,借助更加生动有趣味的新媒体教学抓住学生的眼球,积极的引领学生做好美术课程学习的探究和创新。举个例子来看,在学习关于《未来的建筑》相关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使用新媒体将一些著名的现代建筑的图片进行展示,比如可以是鸟巢、巴黎圣母院、故宫等,让学生进行更加细致的观察探究,特别要注意对建筑的外观、门窗等结构的布局进行细致研究。随后,老师安排学生以“未来建筑的设计”为主题开展创作,可以是绘制的方式,也可以是借助一些材料进行实物搭建。借助这样一种形式,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想象能力,将自己的思维落实到行动中,这对于进一步的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做好开放式教学环境的建设
        在实际的小学美术教学中,为了进一步的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主动性,老师也要积极的构建更具有开放色彩的教学情境。举个例子来看,在学习关于《太空里的植物》相关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比较普通的植物,然后安排学生借助自己的想象力,如果将这些植物放到太空环境中会出现哪些变化,借助这样的形式,学生会积极的调动自己的思维,进一步的进行创新想象。接着,老师鼓励学生试着将自己想象的变化后的植物画出来,可以适当的加入其它元素,比如可以是外星人、星球等。通过实践操作,学生的想象力会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并且在较为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转速也会更加快,学习的压力也比较小,更有助于全身心的投入到创作中。
总结:根据上文所述,在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下,为了更好的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培养,老师就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教学的内容及时的优化,开拓新的教育途径,比如可以合理的借助多媒体技术进一步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郝丽杰 . 初中美术课堂示范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 新校园(中旬),2017(4).
[2] 潘茹 . 美术课堂要调动学生的想象力 . 中国教育学刊,2017(7).
[3] 季晓红 . 开启创新闸门提高课堂效率——浅议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之良策 . 文理导航(中旬),20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