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改的教学活动开展中,美术教学的开展也在不断进行创新与探索。在小学美术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小学生少先队创新活动开展的实际生活,展开富有创造力的融合教学活动,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和道德素养。本文对此进行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美术;少先队创新活动;教学融合
前言:
在核心素养的要求中,小学美术的教学活动不仅要能够紧跟生活,进行创作,还要能够结合生活,进行描绘,更要反映生活,进行升华。少先队创新活动的开展作为小学生学习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与美术课程的有效结合开展,可以更好地提升小学生发现生活、感受生活的素养提升。
一、利用文化的感染力,进行小学美术与少先队创新活动的融合开展
(一)提高文化素养
小学美术的教学活动开展,要对传统的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在美术教育和少先队的创新活动融合开展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的感染力,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文化素养,对传统文化进行学习、宣扬和保护,从而更好的开展学习。比如小学美术的教学课堂中,可以根据少先队的创新传统文化学习进行专题作品的创作与展览,通过小学生在传统文化的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认识和心得体会,利用美术作品创作的形式展现,起到更好的效果。
(二)优化资源利用
少先队创新活动的开展,要充分使用各种资源,不管是从学校生活,还是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进行创新开展。而美术的学习创作同样需要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开展,将两者进行融合开展,可以利用小学生美术学习过程中,对社会现象、传统节日的创作。比如在传统节日《重阳节》的认识学习中,可以利用重阳节的来源进行学生的美术创作,让学生进行重阳节专题的美术作品欣赏与绘画,还可以利用重阳节组织学生进行登高活动,感受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加强尊老敬老的素养,提升全面素质。
二、利用实践的社会作用,进行小学美术与少先队创新活动的融合开展
(一)增强创新实践
在开展少先队的创新活动过程中,要充分的进行社会实践。而实践的过程,可以为小学美术的学习提供更多的素材和内容,两者互相融合。比如针对小区的健身器材产生的破损情况,组织少先队员进行健身器材的保护工作,这个实践活动可以让小学生对公共财物的保护意识更加健全,提升爱护公务的良好品德。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可以对公共设施的破损情况进行图画创作,也可以对人们的保护进行图画创作,还可以对维护后的成果进行创作,通过使用美术的形式,将整个活动的过程进行还原,加深小学生对爱护公务意识的形成,提升个人的素养。
(二)学会解决问题
在少先队的创新活动开展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在小学美术的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进行小学美术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使用多种创作手法进行不同的创作。比如在小学美术的作品展示中,有手工,有绘画,小学生使用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元素,进行富有创造力的拼接与组合,形成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开发与扩展,对于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具有很大的帮助。
(三)培养责任意识
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需要对各种能力进行学习与培养。在少先队创新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养成小学生的责任意识,非常重要。少先队员,是未来社会的接班人,一定要从小具备担当意识、责任意识,才能更好地建设社会,建设未来。小学美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对责任意识的建立养成,可以通过《我是小小接班人》的专题课程,提升小学生对各行各业的社会认识,建立积极的态度,并能够在实践生活中进行运用,有效实现美术知识的学习和创新活动的开展提升的目的,真正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利用素养的有效培养,进行小学美术与少先队创新活动的融合开展
(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进行素养的有效培养。小学生在美术课堂上,进行各种美术作品的创作,感受在艺术的作用下,核心价值观的表现形式,还可以在少先队的创新活动开展过程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开展,真正将两者融合起来开展,有效实现素养的提升。比如开展《榜样的力量》、《诚信小公民》等专题美术作品创作,真正有的将教学与活动融合开展,发挥更好的效果。
(二)重视习惯养成
领好的习惯养成,不仅体现在学习习惯上,还体现在思维习惯上。在进行美术作品创作的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创作手法的特点,进行富有生命力的创作。更不能局限于某一种习惯,要开发思维,不断思考,进行创作研究的过程是各种能力提升的过程。与此同时,在进行少先队活动创新开展的过程中,也不能局限于某一种形式,可以从多个角度、多个形式进行开展,体现活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这些思维习惯的养成过程,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提升素养水平。
四、利用学习习惯的养成,进行小学美术与少先队创新活动的融合开展
(一)学习自我管理
在少先队的创新活动开展过程中,要注重对小学生自我的良好管理。只有能够开展有效的自我管理,才能应对生活学习中的各种问题,从而有效的提升习惯养成。比如在小学美术的学习过程中,要学会观察生活,利用生活元素进行创作。可以是废旧的瓶子,也可以是花草树叶,更可以是纽扣珠子,要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进行美术学习。也要注意对自我开展良好管理,提升美的教育和道德教育水平。
(二)学会自主学习
小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进行美育教育的过程中,可以使用美术的教学作用,来提升小学生对美的发现能力、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并将这种能力充分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在开展少先队创新活动的过程中,能够运用这些能力促使活动更好地开展。也使用这些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学习生活中更好地提升素养水平、习惯水平。
五、利用全面成长的要求,进行小学美术与少先队创新活动的融合开展
(一)追求多元化发展
要养成多元化发展的意识。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懂得素描、还要学会水粉,不仅要学会手工,还要学会创意,对多种美术形式进行学习,重视美术多元化的发展,并将多元化的发展意识建立在少先队创新活动的开展中,通过多种形式的开展,提升活动开展的水平。
(二)注重意识培养
可以从小学生的审美意识、问题意识、国际意识等各个方面加强培养。比如在审美意识的培养中,利用小学美术的教学活动开展与少先队的创新活动开展,利用美术艺术的感染作用,进行小学生审美意识的活动开展,更好地实现两者的融合发展,也更好的提升小学生的意识培养水平。
(三)注重全面培养
小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全面的培养。比如,在美术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小学生要对美术的理论知识进行学习,熟悉美术的创作手法,创作过程,还要对美术的艺术价值学会鉴赏和分析,提升全面的欣赏学习水平。结合美术的学习过程,在进行少先队的活动创新中,也要对小学生的各种能力进行提升,要全面培养小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对道德素养的学习水平,真正将美术的作用转化为自身的素养,更好的面对生活,开展学习,有效实现全面成长。
结语:
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不仅需要建立良好的学习基础,还要养成良好的美育基础和德育基础,从文化的感染力、社会实践作用、素养培养、习惯养成和全面成长等方面有效的将小学美术的教学活动和少先队的创新活动融合,可以更好地提升小学生的全面素养,为今后更好地学习生活做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尚转勤.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课程教学策略探究[J].成才之路,2020(04):126-127.
[2]张睿.探究小学美术教学加强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9(24):126-127.
[3]许海艳.小学少先队活动成效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17(02):186-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