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水电建筑工程公司 广西桂林 541004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其施工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应当考虑多种因素,有效处理基础施工环境,采用一系列的技术手段达到控制基础施工效果的目标。施工时还要有效的处理不良因素,达到水利水电工程相关的技术要求和标准。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实施策略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作为推动我国社会快速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对解决工业、农业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能够有效保护水资源不受污染,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但是虽然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较为迅速,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仍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问题,主要包括了施工项目设计不合理,缺少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及施工验证环节缺失等等。所以需要认识到我国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存在的缺陷,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1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新要求的内容阐述
结合实际情况可知,外界环境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开展实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当外界自然环境处于较为恶劣的状态时,整个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工作的开展,必然要受到人身财产安全等方面的威胁,为保障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强化整个工程项目施工技术及施工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实际价值。基础处理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保障,基础处理施工质量得以保障,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行业进步和发展,极具现实意义。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力量的发展壮大,水利水电行业逐渐对工程施工提出更为严苛的要求,其具体内容为:(1)工程项目施工作业前,相关人员需对作业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制定出和作业现场地质条件相吻合的施工计划。(2)整个项目施工作业前和施工作业过程中,相关人员都需秉持风险防范意识,对可能影响和威胁到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和作业安全的因素予以分析和排除。(3)随着国内人口数量的增加,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规模也随之逐渐扩大,实际作业环境的类型和复杂程度也随之增加,这样一种情形下,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所需运用到的施工技术种类和先进性也需满足作业需求。
2水利水电工程地基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水利水电工程地基施工中主要存在着施工技术管理意识不强与质量意识缺乏两大问题。首先,就施工技术管理意识不强来说,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地基施工技术管理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其存在可以有效地调控水利水电工程,只不过由于我国目前大部分施工单位都没有对此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了工程结构不合理、人员分配不到位、技术实施不准确等一系列问题,进而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安全。其次,对于质量意识的缺乏来说,长久以来,基础工程的实际应用效果便是大众最喜闻乐见的问题,因此,竣工时的检验工作便成了重中之重,工程量庞大的水利水电工程更是如此。但就在这种形势下,依旧有人舍本逐末,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发展,在工期、原材料等方面动歪心思,而这些都是影响整个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和使用效果的潜在因素。
3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技术
3.1锚固法的应用
工程基础处理施工环节,锚固法的应用具有极其重要的实际价值,是整个基础处理施工方法应用于工程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锚固法在基础处理施工环节中的应用,与当今社会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要求提升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该项施工方法的切实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作业环境为山区的情形,降低基础处理施工作业复杂程度的同时,极大的缩小工程施工作业量,具有较高的经济施工效益。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作业位置位于山区是不可避免的情形,这一情形下,为强化工程施工质量,对基础地基施工开展相应的特殊处理极为必要,锚固法的切实应用即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山区施工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极具实际价值。
3.2围堰技术的施工应用
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上流汇入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围堰基础施工技术能够有效将上游河流的水流顺利引入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当中,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河水流入的方向,与此同时,在施工项目中建造基坑以保障水利水电项目的正常施工和建造。围堰基础施工技术主要操作就是对上游水流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计算,分析合理的水流环境,在考虑水利水电施工项目中所有涉及的施工设备以及施工材料的基础上设计合理的、科学的围堰方案。因此在施工前期,技术人员应当进行考察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以提升他们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保障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能够顺利实施。
3.3预应力管桩
预应力管桩是近年新兴的施工技术方法,预应力管桩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施工可以起到较强的稳定作用。预应力管桩技术在近年来日益成熟,而且有着极强的普及价值。近年来的水利水电工程的管桩沉降技术主要由静压法、射水法与震动法组成,虽然不同的施工方法在工程中的作用不同。
3.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边坡开挖支护技术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边坡开挖施工来说,其最大的影响因素就是施工地点的地质情况,且地质情况的恶劣程度与边坡开挖施工难度成正比,也就是说,地质情况越恶劣,边坡开挖施工难度越大。但是无论地质条件是优是劣,对边坡开挖都具有一定的影响,虽说地质情况好的地方开挖难度小,但土质软水分多,会使后期在支护时缺乏相应的稳固性,而地质差的地方由于土质硬,反而为边坡支护稳固提供了一定的帮助,施工的进行也会相对顺利。
3.5排水固结施工法
现代水利水电施工主要在偏远地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一般处在含水量较大的濒水区域。有很工程的基础处在软土地基当中,软土中含有大量的泥沙,不少黏土土质会对水利工程的施工产生较大的影响。应当采用排水固结法提高施工有效性,达到有效固结土壤的目标。应当在施工时提高土壤控制的有效性,保证施工的整体性,施工时应当采用科学的排水施工技术方法。在施工过程中严格的控制施工效果。应当有效的控制施工范围,有效的控制淤泥较多地域的施工问题和隐患。
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边坡开挖支护技术的实施策略
水利水电工程的特性决定了其建设通常处于极易发生滑坡的陡峭地带,因此,针对这种现象,需设置好钢筋网等外部硬件设施,为施工过程提供安全防护。在设置前,要充分考虑到可能因地域情况而对钢筋网带来的侵蚀、风化等损伤,设置过程中针对相应情况做好预防准备工作。另外,钻爆设计也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进行边坡开挖时常用到的技术,对于硬度较高的岩层屡试不爽。不过由于不同地质区域岩层硬度不同,因此,在钻爆前要做好地质勘察工作,选择最合适的方式进行钻爆,确保将工作质量、效率与安全融为一体。其中,安全保障是施工中尤为重要的问题之一,因此,在保证钻爆安全的同时,施工单位亦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以提升其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应当以强有力的施工方法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做好基础性施工工作,减少水利水电工程存在的安全风险隐患,避免施工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从而更好的实施社会经济效益,进一步为社会生活服务。
参考文献
[1]靳翔,李继珍,普忠波.水利水电工程地基基础处理施工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9,4(4):112-113.
[2]刘涛.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研究[J].河南建材,2019(1):278-279.
[3]马东.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47):28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