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检查反窃电的关键技术与策略 张曦

发表时间:2020/5/14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4期   作者:张曦
[导读] 摘要:用电检查中窃电行为是比较常见的问题,窃电不仅会造成电力部门经济损失,同时还容易导致严重的用电安全问题,因此必须加强用电管理,保证用电的质量和安全性,提升用电管理的控制力度和强度,严厉打击违法窃电行为,保证电力企业的经济利益和用户的用电安全。
        国网晋中供电公司  山西晋中  030600
        摘要:用电检查中窃电行为是比较常见的问题,窃电不仅会造成电力部门经济损失,同时还容易导致严重的用电安全问题,因此必须加强用电管理,保证用电的质量和安全性,提升用电管理的控制力度和强度,严厉打击违法窃电行为,保证电力企业的经济利益和用户的用电安全。
        关键词:用电检查;反窃电;关键技术;策略
        1窃取电能的方式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越来越多。窃电行为属于非法活动,此行为将严重侵犯电力供应商的合法利益,破坏电力供应秩序,导致国家电力能源严重损失。目前,在中国偷电的常用方法是:(1)转移法偷电。通过修改短路计量装置来窃取电力。这导致大部分电流从短路导线或并联电阻通过,导致电表不能转动。或者转慢,达到窃电的目的。(2)压力损失窃电。断开电压线圈,使其失去电压或使用串联在电压线圈上的电阻器,作为分压器,使电压线圈两端的电压降低,从而使功率表不转动或减少计量,从而达到目的。(3)连接火灾和中性线在电能表的输入端,使用电源自动配置或连接到零线,使电流线圈没有反向电流回路,阻止仪表转动,从而达到偷电的目的。(4)零关断和隐藏方法偷电的零线电能表的输入端。在仪表从输入中性线断开后,电压线圈会失去电压,仪器不会测量;或者压力电阻是串联的,使仪表测量不到。(5)私下连接公共线路,绕过计量装置窃取或窃取电力。(6)相移法窃取功率,采用各种方法改变电能表的正常接线,使线圈中电压和电流之间的正相关系发生变化,使功率表缓慢转动或反转,实现窃电。(7)改变峰谷时间。一些工业用户按小时付费,通过改变测量方式,逆转高峰和低谷时间,降低电费。
        2窃电现象的原因
        2.1用户自身法律意识薄弱
        一直以来,我国在电力宣传工作过程中都是站在社会工艺的角度思考问题,并没有实现电力能源的商品化,电力用户在市场观念上是相当差的,不能清楚认识电力能源的商品属性,简单地认为电力能源就是一种无偿使用的公共资源,具备一定的公益性;并没有不能思想高度方面充分认识到窃电行为自身已经违反有关的法律法规,对电力能源的应用缺乏充分了解,甚至没有认识到窃电行为产生的危害性。
        2.2供电部门管理的疏漏问题
        在电力营销环节,供电单位监督协调机制的监管作用发挥不到位。相关部门班组之间缺乏工作上的沟通交流,没有很好地做到协调处理;电力设备和营销制度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没有处理完善;部分职工自身技能业务水平和职业素质还有待提高,工作职责没有落实完全。一些客观存在的疏漏问题,若不及时加以弥补,也会让供电企业蒙受一定的经济损失。
        3用电检查反窃电的关键技术与策略
        3.1加大法律宣传力度
        维护人们合法权益的保障是法律,企业需要对法律有一定的认识,进而可以利用法律对自身的切身利益进行有效维护。电力企业在供电中也能够采用法律对所有窃电分子产生的窃电行为进行严格的打击。若电力企业发现窃电行为,该行为导致电力企业受到重大的经济损失,该情况下电力企业就能够将这些窃电分子的信息告知给当地的警方。并且我国有关法律部门,必须要加大法律知识的宣传力度,开展关于安全合法用电的知识讲座。
        3.2采用专用的计量箱进行反窃电
        针对出现的窃电技术,必须要针对不同的用户采用不同的专用计量箱,才能够有效防止窃电的现象。例如如果用户用电属于高供高计、高供低计专用变压器,那么就需要用专用的计量器,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供电的要求,并且有效的进行控制,避免出现窃电的行为。

针对普通的三相电用户,可以利用单独式的封闭计量箱,对于分散式的居民,可以应用全封闭的表箱来进行管理。由于部分窃电分子会将电能表箱撬开,那么可以通过加防盗锁或者是封锁的方法对电表箱进行加固。也可以使用新一代的多功能电能表,随着我国电子科技的不断发展,电能表的功能也在不断完善。因此为了防止窃电的行为,可以采用新一代的多功能电能(计量)柜、箱,多功能电能(计量)柜、箱的常数不可以被更改,而且也不清零,还可以对所发生的一些异常情况进行记录和备份,防止了窃电行为的出现。
        3.3设计用电异常预警项目
        (1)深度学习技术。深度学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特定的网络结构,也可将其认定为计算机可储存结构。经过一定时间的发展,深度学习技术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引起了学术领域的重视,其应用领域相当广泛,与图像特征编码、语音识别及计算机视觉等均有所关联。需要注意的是,原始数据的清理难度较高,预处理也面临全新的问题,原始数据由多个数据构成,其中包括了极为隐蔽的数据,固有的经验很难发现其潜藏在原始数据当中。数据分析会出现多种异常问题,例如指标统计值异常及中间数据生成异常等。总的来说,数据问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逐渐摸索的过程。深度学习技术更有利于提高窃电工作的准确性,是做好用电异常预警项目的重要前提。(2)数据安全技术。通过对用电异常预警项目进行分析后发现,其数据由静态数据及动态数据两种模式的数据构成。静态数据及动态数据分属于不同的数据群,ORACLE数据库是储存静态数据的主要位置,需要由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备份,而大数据集群本身就具有恢复及备份的功能,因此,处于大数据集群当中的动态数据储存,可自行完成定期备份,维护系统数据安全。当前备份工作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分别为系统备份、数据库备份以及重要的配置文件备份。要想提高数据库备份的效率,应在备份前制定与之相对的备份制度,从备份策略及备份周期入手,提高备份制度的完善性,确保其与数据库备份需求之间相符。数据超过一定的储存期限后会出现过期的问题,但是,并不是所有超过期限的数据都是毫无利用价值的,剩余有利用价值的数据,可利用外部介质进行备份储存,以便有需要时及时调取。
        3.4全面提高电力人员综合素养和反窃电管理水平
        用电检查人员的综合素养,直接关系着工作的进展与效率。反窃电工作对用电检查人员的电力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都有较高要求,当今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窃电手段层出不穷,工作人员也必须时刻不忘学习,钻研新知识、新技术,拓展新视野,培养良好的职业操守,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供电企业可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强专业、多技能的反窃电队伍,加大对窃电防治工作的监管力度,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可不定期组织防治窃电的专业知识、新方法和技能提升系列培训,加强不同单位同岗位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丰富、增长和相互借鉴各种常见的或新颖的高科技反窃电手法对应窃电的一些经验。反窃电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重复的工作。针对防范窃电的治理措施,建议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打击、严厉惩贷”原则,结合传统防窃电技术和高科技防窃电措施川,借助科技手段开展反窃电工作,重视防治窃电的管理办法和法律支撑体系的学习,以及新型防窃电手段相关诊断工具的研制,全面提高窃电防范综合管理水平。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电力巡查中,研究防窃电措施具有现实意义。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群众法律意识的增强,反盗窃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技术和人文考验。需要分析现状,使用合适的反窃电方法。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反窃电人员应提高技术水平,加强反窃电证据的收集,规范电力合同的填写,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反窃电工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洪智勇.用电检查工作面临的窃电问题及反窃电对策[J].电子测试, 2016,24:115+114.
        [2]黄根,陆引芳.电力营销中用电检查及反窃电技术研究[J].电力与能源, 2019,4005:616-618.
        [3]周宏建.用电检查与反窃电智能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应用[J].低碳世界, 2019,907:117-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