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物资贸易有限公司 天津空港 300300
摘要:本文针对国有施工企业项目党的思想建设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实践进行了探究,论述了党的思想建设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现状,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建设与生产经营在施工项目上深度融合举措。
关键词:思想建设;生产经营;融合举措
一、党的思想建设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重要性
党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涵盖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等各个方面。思想建设是连接各方面建设的一条红线,是融入党的建设各个环节的先导性要素,为党的建设奠定思想基础,提供理论指导和精神动力。选择思想建设与生产经营先行深度融合做为融合工作的切入点和结合点,才能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全面深度融合,解决工程项目生产经营中的重点、改革创新中的难点,切实将党的思想优势转化为项目的理念优势、管理优势、创新优势、竞争优势,对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党的思想建设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是解决思想认识的本质要求
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党的思想建设是指中国共产党为保持自身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在思想理论方面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其本质就是用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在结合中国党情、国情、民情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广大共产党员的思想水平,净化广大共产党员的思想意识,并且将爱党、忠党、服务人民的思想意识永远根值在脑海中,最终保持住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可以看出,新时代下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就是不断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并不断督促广大党员树立好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自觉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践行者。人的思想认识不解决,工作就缺少动能,更没有主动性和创造性。保持党员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并补足精神之钙,并把党员的思想认识和行动自觉通过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融入到项目生产经营之中,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党的思想建设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是提升党建工作的基本要求
“坚持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以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党组织工作成效”是《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试行)》所坚持的重要原则之一。做好项目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党的思想建设必须先行融合,党政只有思想一致才能步调同频。所以说,党的思想建设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是提升党建工作的基本要求。从客观上看,党的思想建设创新属于项目管理创新的一个环节,其不但需要自身创新,同时也需要模式与影响力的创新,通过一个点引导项目创新的面,“四两拨千斤”。立足于项目选择合适的创新点开展具体工作,才能够确保机制与方法上的优化,才能真正实现基层党建工作的实际价值。
(三)党的思想建设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是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的现实需要
作为国有施工企业的项目,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单元,承载着获取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重目标。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没有突出的经营管理和生产优势,实现目标将很难。作为基层党组织,在加强思想引导的同时,也必须实现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将思想优势转变为生产优势。通过紧密联系群众,理顺情绪、激发工作热情等方式,集合每位员工智慧服务于经营生产,从而创造更大的企业价值。
(四)党的思想建设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客观上看,企业间的竞争从本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人才。对于项目来说,核心竞争力就是基于每位优秀成员组成的项目管理团队,提升核心竞争力必然选择党的思想建设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毕竟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人的参与。在党的思想建设中,需要明确主要任务,做好人文关怀,通过将更多的目光聚焦于核心竞争力上,来提升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为了完成这个任务,需要精准把握好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通过建设相应的创新载体平台,分类施教,因人施教,最终达到团队整体素质的提升。
二、目前项目党的思想建设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现状
(一)站位不高,融合不深
部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没有真正树牢“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没有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到关乎企业发展振兴的历史高度去认识。一些党员干部甚至项目经理把党的思想建设当成是“软任务”、“一阵风”,只做形式上的融合,在思想上融合不深。具体现象有:部分党组织软弱涣散,作用发挥不明显的现象;组织建设得不到保障,要么是部分岗位长期缺位,要么人员更换频繁。
(二)思路不清,方向不明
部分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对应该解决什么样的实际问题没有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只为党建而党建;没有预先评估工作效果和目标的机制,没有方向感。具体表象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三)办法不多,创新不足
党的思想建设工作因循守旧,去年怎么干今年还怎么干,不能与时俱进,不会创新方式方法,做不到理论联系实际,造成工作实际效果不佳。具体现象有:部分党员干部身份意识淡薄,混同一般群众现象;部分项目党支部书记不认真研究主责主业,甚至变成征拆书记。
(四)信心不足,作用不显
部分党员干部对党的思想建设信心不足,导致在工作中溜边、沉底,该说的不敢说,该做的不去做,久而久之,软工作更软。尤其是对新接收的文科毕业生不注重业务培养,长期放到项目打杂,人才成长进步十分缓慢,最终不是辞职就是报废,造成思想工作的后备人才流失。
究其原因:党的思想建设没有完全融入生产经营,不接地气,与生产经营实际需求严重脱节,党的思想建设就是党的思想建设,生产经营就是生产经营,为了完成任务而搞活动,为了搞活动而搞活动,对生产经营的促进作用和引导作用微乎其微,特别是在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企业文化引领作用、强化员工存在感、获得感等方面,作用不明显,以至于党的思想建设缺少生存发展的土壤,甚至引起反感。
三、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建设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举措
(一)坚持“四个明确”工作重点
基层党组织要通过持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章党规,学习党的历史等,从思想认识上改变广大党员干部对党的思想建设的错误认识、片面认识,杜绝“党的思想建设是虚的”“党的思想建设无用论”等错误认识和言行,坚决克服党的思想建设脱离实际、形式大于内容等“两张皮”问题。一是明确党的思想建设的本质要求就是凝心聚力。“凝心”,就是统一思想,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头脑。“聚力”,就是凝聚力量,大力宣贯“效益优先”核心价值理念,选树“三创”典型,把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智慧和力量汇聚到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这一目标上来。二是明确党的思想建设的核心价值就是建强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确保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的科学决策和坚决贯彻落实。三是明确党的思想建设的关键环节就是选好人、用好人、管好人。在选拔、运用干部人才方面,要将“靠得住、有本事、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作为选拔用人的基本标准,把“好好干不行,干好了才行”作为选人用人的基本要求,把“有为才有位,敢作为、真作为、作好为”等干事理念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从而形成任人唯贤、唯才是举、干部“自己提拔自己”的选人用人理念。四是明确党的思想建设的基本工作方法就是摆正基层党组织与项目管理团队的关系,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紧紧围绕影响项目生产经营的热点难点问题,紧紧围绕解决“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执行落实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紧紧围绕提质增效、创效创誉等提高经济效益问题,努力从“越位”的地方“退位”、让“错位”的地方“正位”、到“缺位”的地方“补位”,做到把关不代替、到位不越位、补台不拆台。
(二)构建“四导”工作机制
“四导”工作机制,就是要构建思想建设工作的生命线,为生产经营提供思想保障。通过“四导融合”机制,将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与“服务”关系,员工的“态度”与“能力”关系,对待生产经营的“围绕”与“融入”关系处理得当,为“融合”提供思想保障和智力支持。一是加强思想先导。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员干部要采取“人人上台讲”的方式,轮流宣讲、分享心得,使学习不打折扣,使教育入心入脑。结合工程项目任务,广泛深入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放心岗”“党员零事故先锋队”“班组建设”等活动,并经常性的开展形势任务教育,激发员工危机感、紧迫感,增强使命感。二是实施价值引导。基层党组织要将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重要位置、重点谋划。比如,可以结合实际情况,以党小组为单位,将党小组所有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分配给每名党员,让党小组的每一名党员分工负责员工的价值引导工作,不仅要听取员工的意见建议,也要在政治上关心、生活上帮助,及时解除员工的后顾之忧,将价值引导工作形成靶向聚焦态势。三是注重心理疏导。基层党员干部承受着保质量、保安全、保工期、保效益的巨大心理压力,党组织应当结合实际,建立心理干预、咨询、疏导机制,及时进行压力疏导。在建立党员干部生理健康档案的同时,也要考虑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情况及时记录,有针对性的进行干预调解。四是重视文化传导。大力弘扬新时代的“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在“首创、包容、协同、合规、廉政、实干”上下功夫,做好文化渗透,形成文化组合效应。要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及时用企业文化来激励和引导员工,要及时将上级党委的精神讲深讲透,将文化宣贯至基层一线,将企业文化创建、宣贯活动与生产经营重要节点有机融合。文化的宣贯既是“感情任务”,也是导向工作,要贯穿生产经营全过程。
(三)树立“四实”工作标准
推进党的思想建设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坚决不能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一是思想认识要“求实”。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做人的工作,人的问题解决了,工作就做“通”了、做“实”了。比如对党支部来说,就是要重点落实好“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基本制度,激发党员党性意识;就是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醒党员“姓党”;就是要深入开展承诺践诺活动,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工作过程要“务实”。要建立健全党的思想建设责任链条,通过“述、评、考、用”,压实基层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通过中心组学习、联系点制度等压实班子成员的“一岗双责”。建立闭合机制,实现闭环管理。建立党的思想工作日志,实行计划管理,做到“两个清楚”和“两个结合”。“两个清楚”,就是要把员工实际情况和支部现阶段工作情况弄清楚,将存在的问题分析清楚,防止党的思想建设工作形式化;“两个结合”,就是党的思想建设要与实际相结合,与当前重点相结合,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发挥创造价值,防止党的思想建设在生产经营的“体外循环”。三是结果考核要“重实”。要树立党的思想建设分期目标,将目标分解到每项工作、每个月、每个周,加强过程的指导和监督,将党的思想建设抓在日常、抓在平常。要将党的思想建设纳入党建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树立考核的鲜明导向,将目标考核与晋升、荣誉挂钩。四是队伍建设要“夯实”。要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等多种方式,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培训;要给予党务工作者相应的组织关怀,形成人才需要组织、组织需要人才的良性关系;要加强党务工作人员配备,确保基层党务工作需求。
综上所述,选择党的思想建设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作为基层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切入点和结合点,是目前党建工作的新重点,也是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试行)》的务实之策。在做好思想建设融合的同时,不断加强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纪律建设的融合,更好地实现基层党组织服务企业、服务员工职能,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水平,确保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36-40.
[2]吴桂韩.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论析[J].理论与改革,2017(6),35-37.
[3]鲁钱伟.新形势下国企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融合的思考[J].现代国企研究,2019(04):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