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县都峤林业勘测设计队 广西玉林市 537500
摘要:在我国目前林业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是其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必须对其加强重视,有效保护我国森林资源,确保我国生态建设局更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实现国家经济水平的有效提升。为了进一步明确在进行林业建设过程中如何更为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特此展开本次研究,希望能够为其相关人员具体工作提供更为丰富的理论依据,推进我国森林资源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对策
1林业产业相关生态功能概述
1.1维持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
森林系统是一个大的系统体系,具有非常复杂的生态环境,一般来说,森林系统主要由地被植物、草、灌木、乔木四部分构成,每个部分也有非常细致的分类,种类也非常多,每一种生物之间相互依存,又彼此之间竞争,在此环境下共同形成了森林的体系,综上所述,林业的发展维持了生态环境下生物的多样性。
1.2避免水土资源的流失
森林生态系统具有很大的蓄水资源,湿地系统也是如此,森林系统有庞大的根系,以此来吸取大自然的水分,同时也可以有效减少地表水资源的蒸发,大大地贮存了水分,防止水土流失。水土流失的形成是由于多种灾害共同形成的,对日常的生活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危害了我们的生命和财产,大片的森林能够阻止水资源的大量流失,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对林区的发展进行整改,以提高林区保护水资源能力。
1.3对生态资源起到了平衡的作用
森林具有一定的蓄水能力之外,也是需要物种的家园,给动物提供了生活的场所。植被的生长也为野生动物提供了食物,是野生动物天然的保护屏障,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免去了人类对于野生动物的侵扰,国家应该大力的休整森林资源系统,让更多的野生动物有自己的家园。
2我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在我国林业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具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在我国目前大多数林区建设过程中,已经实现了植树造林的全面实施,禁止非法盗猎行为和防火防灾工作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广。综合分析我国目前林业发展现状而言,林业保护工作能够有效满足林业资源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要求。在林业建设过程中,造林植树和防火间到工作是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但是该部分工作只能对林业产业环境安全进行有效保障。在具体进行生态环境保护作业时相关人员必须对其生态环境发展加强重视,同时,对地区生态环境进行科学改善,基于此,在具体开展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过程中,需要确保进一步满足生态环境建设需求。
3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对策
3.1完善林业生态保护建设及管理
在新经济形势的发展下,政府部门应该正确认识林业生态保护相关法制法规的建设。除了对上级主管部门关于政策的执行和实施,还应该在社会层面上积极的宣传。比如,在学校和社区继续林业保护为主题的讲座,普及林业保护的知识和相关政策。鼓励青少年群体珍惜和爱护自然环境,积极投入到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行动当中去,加大的对天然林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另外,对于相关的企业,要着重进行林业生态保护法律法规方面的宣传,同时也要严格执行奖惩制度。加大对恶意破坏林业生态和其他相关生态环境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执法的严格性和精准性。对于在林业生态保护区附近生活的居民来说,要加大群众监督能力和意识的宣传,对附近区民普林业资源的重要意义,建立生态家园的现代化理念,以此来提高其自身对林业生态的重视程度,才能自觉监督和管理身边的林业生态问题。
3.2实施“科技兴林”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实践证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林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必须强化“科技兴林”,加快林业科技成果和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其能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此,林业系统的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加大对优良林木种苗的培育,根据不同的类型适应不同的地理和生态环境。同时,还要加强各种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理能力。科技兴林战略,不仅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力度,同时相关企业也应该根据自身行业的经验,加大对林业生态保护技术的研制和开发工作。
3.3加大对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资金与技术支持
资金的投入是对林业生态保护的关键影响因素,中央和地方政府在积极的面对日益恶化的林业生态环境问题上,要加大力度进行林业生态环境的治理,其中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对资金支持。首先,各地政府要建立生态保护区,建立相关的组织部门进行专门管理,引入先进的人才资源和技术资源,加大对森林保护区的管理和建设。同时,还要鼓励社会各界对林业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各地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加强对企业的合作,建立共同保护林业生态环境共同体。在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下,林业生态保护可以通过先进的网络科技,全面覆盖到各个地区,及时是生活在城市的人群,也能够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为林业生态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3.4完善保护机制
在我国目前林区建设过程中,部分林区存在砍伐问题,对林业生态环境具有极其严重的不良影响,进而导致林区环境恶,使其珍稀物种大量消亡,具有物种濒危的风险。基于此,林业相关部门需要进行保护政策的科学构建,不仅需要改善植树造林整各项措施,同时还需要确保生态环境具有更强的修复能力。为了进一步保障林业发展的可持续,企业需要进行资源保护制度的合理构建,在具体制定管理制度时,首先需要尊重当地环境发展现状,在管理林业资源过程中必须对其环境实际需求进行充分考虑,进一步保障资源保护效果。其次,还需要基于工程具体状况,进行循环保护机制的合理构建,确保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同时实现其成活速度的全面提升,保障生态平衡。在此过程中,还需要进行补偿政策的科学制定,确保大众人群能够进一步重视森林资源保护,保证环境发展的可持续性。
3.5改进保护区建设
首先需要对其管理途径进行合理优化,确保能够有效解决现阶段林业生态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项问题。林业管理部门必须对用户林业管理的具体措施进行有效创新,对其各种林业资源进行合理应用,基于林业工作系统科学保障林业建设途径的多样化。其次,相关监理部门还需要深入调查森林周边环境内野生动物具体生长状况,并对其进行保护机制的科学制定和有效完善,确保野生动物具有更高的存活率,同时,还能够保障生态链始终保持平衡状态,确保生态环境发展的稳定性。在森林内部存在大量自然景观,包括化石,溶洞等,管理人员需要对其实施特殊保护,同时进行隔离设备的科学构建。最后还需要特殊保护各级行政区域,确保稳定开展造林工程,同时有效推进我国经济建设。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保护和建设林业生态环境时,从某种程度上看能够全面促进国家及地区的生态环境,还能够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强化公民个人意识,林业相关管理不能需要全面加强林业产业的基础管理保护,社会各界也需要积极参与到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当中,只有全面做好以上工作,才能够从根本上建设和保护林业生态资源,全面发展我国生态环境和林业资源储备。
参考文献:
[1]杨斌.基于生态环境保护下的林业经济发展浅析[J].成功营销,2018(12):23+25.
[2]徐丽云,梁丽娟.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探讨[J].现代农村科技,2019(03):46-47.
[3]孔超.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经济发展初探[J].农业与技术,2019,39(08):67-68.
[4]姚雪梅.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思考[J].中国林业经济,2016(01):86-87.
[5]何克虎.基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下的林业经济发展[J].经济师,2017(11):285+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