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

发表时间:2020/5/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林晓东
[导读] 摘要:我国经济发展与充足的电力资源保障有着直接关系。
        烟台东源送变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省烟台市  264000
        摘要:我国经济发展与充足的电力资源保障有着直接关系。在电力工程领域,自动化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极大的改善了我国电力工程的运行质量,同时也有助于提升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与民生效益。因此,本文将对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电力工程;电力自动化技术;发展
        引言:电力工程行业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资源。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自动化技术可以获得充足的发展动能,并且将其与电力工程相融合,可以使电力工程运行的可靠性与稳定性获得进一步的提高。现阶段,生产生活对于电力资源需求量不断增大,电力自动化技术势必还会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期,所以有必要加大对电力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力度,对促进我国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水平的提升可起到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电力自动化技术概述
        1、电力自动化技术概述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控制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等现代化技术的发展,使电力自动化自动化技术逐渐成为了一种综合性的技术形式。电力自动化应用水平的高低,能够体现国家电力事业的发展程度。因此,为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加大对电力自动化的科研以及经费投入十分重要。
        2、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过程
        概况的说,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经过了三个重要阶段,即:电网调度技术的自动化,变电站技术的自动化以及配电网技术的自动化。在电网调度技术中,其利用计算机技术为载体,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并将分析结果显示在监控中心的屏幕上,方便相关人员及时、精准的了解电网的工作状态,确保调度效率可以显著提升。此外,电网调度技术的应用,相关人员可及时了解电网的实际工作状态,如果出现问题,可以及时制定出问题解决预案,指导下一步的工作安排,保障供电系统可以高质量的工作。对于变电站自动化技术来说,其同样要借助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优势,实现对变电站信息的收集与整理,使变电站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对配电网实施网络化管理,使配电网工作更加具有效率,同时也可实现自动化控制的作用。
        二、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优势
        1、更具智能化
        互联网与计算机技术的逐渐完善,为电力工程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机遇。将电力自动化技术与智能控制技术相结合,可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化运行,运行质量更加高效。另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可使电力系统具备故障自检的能力,针对故障问题进行自我修复,从而提升电力系统工作的安全性,降低故障的影响程度。
        2、实现动态化的监控
        传统监控技术由于存在技术限制,导致其监控功能的作用无法满足电力工程发展的要求。随着动态监控技术的不断成熟,将其与GPS以及SCAD相融合,可实时的对电力系统的工作情况进行监控,及时根据监控信息的变化来分析电力系统是否处于安全的工作状态,并且动态监控技术的应用,也可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保证电力系统可以稳定高效的运行。
        3、具备自动仿真能力
        电力系统运行期间产生海量的数据信息,借助自动仿真技术,可整理、分析收集到的各类信息数据,及时发现数据中是否存在问题。此外,利用仿真模拟功能,可以排查出问题发生的原因,从而帮助相关人员及时完善处置措施,避免问题的再次出现。


        三、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1、现场总线技术
        现场总线技术是将电网中工作设备与相关装置进行有效的连接,使电力设备具备综合化、多样化的特点,并且可将传感器、通信技术与电力设备一同使用,此类技术便可称之为现场总线技术。当前,电力工程行业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现场总线技术的研究要引起关注,并将其大规模的应用到电力工程行业之中,利用技术优势,将信息进行搜集、整理,随后根据数学模型来得出正确的判断结果,使电力工程更加趋于自动化。另外,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可降低监督与管理工作的工作量,只需要完成相应信息的处理工作即可。相关研究表明,将现场总线技术应用至电力工程中,不仅可使上位机、前置机更加协调的工作,而且可确保电力系统得到高质量的控制,相应的工作目标也可高质量完成。总之,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可成为电力设备高质量运行的坚实基础。
        2、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
        数据库技术的应用,需要计算机技术来作为技术支撑,实时的对电力系统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传统数据库技术由于技术限制,已难以迎合未来电力系统发展的需求。因此,为了促进电力系统的发展,电力企业便要下大力气,对传统数据库技术进行变革,能够满足发展需求。此外,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的出现,其存在许多优点,不仅可以为软件设计提供帮助,可确保电力系统可以更加可靠的工作。另外,通过使用主动数据库技术,可以对电力设备的工作情况进行监测,增加信息数据的传送速度,而且也可降低管理工作的工作量。当前,在电力工程中,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
        3、变电站技术
        将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对变电站运行的各方面信息进行汇总、处理,确保变电站可以稳定、安全的运行,此类技术便可称之为变电站技术。此外,对于变电站技术来说,其存在诸多优点,例如,变电站技术的应用,可以让变电站操作变得更加便捷,可实现对相关数据信息的密切监控,使系统内部单元的工作状态得到优化。
        4、光互连技术
        在电力工程中,光互连技术的应用也十分普遍。作为重要的技术措施,在控制系统中应用光互连技术,可实现对机电装置的全面控制。此外,光互连技术的应用可摆脱电容的束缚,使监控要求得到满足。相关研究表明,如果程序存在瑕疵,可通过电子信息的传播来予以弥补,并且可对问题予以及时处理,将数据库本身的价值挖掘出来,从而为系统运行安全提供更好的技术保障。
        5、电网调度技术
        电网调度技术的应用,主要是通过计算机完成各类信息数据的集中处理工作,使电网得到有效的监控,及时分析与处理故障设备,为电网的运行安全提供保障作用。通常来说,为了使信息数据得到有效的收集与处理,则必须要确保计算机始终处于可靠的工作状态之中。另外,在电力工程中应用电网调度技术,不仅可让系统更加稳定的工作,同样也会降低故障事故的发生概率,增强电力系统抵御风险的能力。
        6、配网技术
        配网技术主要是用来优化城镇配电网络,使城镇配电网更具自动化。配电网技术的应用,必须要根据计算结果来选择应用方式,及时对城镇电网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处理,使供电效率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结语:在我国经济处于持续增长的态势下,我国电力资源的需求将变得十分迫切。因此,为了提升电力工程的使用质量,确保电力系统可以安全、稳定的工作,提升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则除了要重视下大力气研究电力自动化技术外,还应逐步扩大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规模,使其更好的推动我国电力工程行业的发展,提升电力工程的运行质量,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以及满足社会日益紧迫的用电需求将会起到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钟凯.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实际应用研究[J].环球市场,2017,0(17):144-144.
        [2]张萍.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实践应用探究[J].居业,2018,0(2):100-100.
        [3]成伟国.探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J].科技与创新,2018,0(21):153-154.
        [4]季节.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J].电力系统装备,2019,0(2):38-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