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航道施工技术控制措施分析探讨 王艳艳

发表时间:2020/5/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王艳艳
[导读] 摘要:目前,社会进步迅速,我国的港口建设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山东港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日照市  276808
        摘要:目前,社会进步迅速,我国的港口建设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在大力推动航运业发展的过程中,港口航道是非常重要的物质基础,若没有科学的港口以及航道建设,若港口及航道无法发挥自身的作用和价值,航运运输势必会受到直观的影响。因此,在积极推动航运业发展的今天,必须注重港口以及航道的建设。港口航道属于技术密集型的综合性工程,整体优化它们的施工质量,在科学应用施工技术的同时,还应该辅之以完善系统的控制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综合性提升港口航道的建设成效,也才能真正发挥港口航道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港口航道;施工技术;控制措施;分析探讨
        引言
        我们生存的地球被70%的海洋所覆盖,陆地仅占30%。在海洋和陆地相接的地方,有着绵延超过40万公里的海岸线,港口成为了40万公里海岸线上连接不同区域陆地与海洋之间的重要交通基地。有数据显示,全世界有大约90%的国际贸易是通过水路运输完成的,港口就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港口航道与护岸工程是水路运输发展的基础条件,它的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对于水路运输和港口航道安全、秩序运营有着重要的意义。港口航道的施工技术复杂,施工难点较多,如何做到科学有序、高质高效的施工,确保港口航道施工质量安全,实现绿色经济的施工是每个港口航道施工企业所关注的重点。
        1港口航道的基本工程的施工技术控制措施
        在港口航道的建设过程中,本着全面提升港口航道建设质量,科学优化港口航道的建设效率的目的,应该做好基本工程。港口航道的建设本身属于技术密集型的综合性工程,只有充分夯实基本工程,才能为后续工程的开展提供可靠的前提。第一,在港口航道的基本工程开展过程中,应该率先做好测量工作。在港口航道建设动工之前首先要对护岸工程的建设长度、堤坝高度以及建设目标坡度等进行精准的测量。同时,港口航道的施工属于水下作业,工程难度比较大,在开展前应该做好精确无误的测量工作,只有全面夯实测量工作,不断提升测量质量,整体优化测量水平,才能为后续工程的开展打下夯实的基础,也才能优化港口航道施工方案以及设计图纸的精确性。第二,在港口航道基本工程的开展过程中,应该科学优化墙体施工工艺。港口航道中的墙体,无论是航道还是护坡等,都需要长期面对水的冲蚀作业,应该在墙体施工工艺的选择以及应用过程中,进行全方位的考量与测量,优化墙体材料的选择,整体提升墙体施工的密实程度,有效保障港口航道基本工程的建设质量以及使用周期。作为墙体的浆砌块,选择硬度较强的坚石以及次坚石,从而确保了墙体材料的硬度保持在25MPa以上。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做好相关材料的检验以及测试,及时发现墙体材料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或者性能隐患等。
        2港口航道建设发展现状
        如今港口建设数量以及规模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港口工程发展越来越专业化,特别是在网络信息化的推进之下,我国港口工程信息化的发展得到真正的推进,这对其日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的建设中,需要对相关的问题做出合理的分解,保证其业务质量的同时引入各类的新技术,进而为相关业务的推进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其安全生产能够得到真正的保证。
        3港口航道施工技术控制措施分析
        3.1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港口航道施工需要科学化的规划与精准的参数支持,需要综合考虑各类影响因素对于工程的影响,通过科学的设计与规划,将各类影响因素最小化,并通过采取有效的施工技术加强质量控制。简而言之,港口航道施工技术控制要点在于专业化和标准化的管理。为此,在施工前施工单位首先要实地考察,做好施工测量工作,准确测量港口沿岸的水准点和线路,依据设计标准精准的确定水准点的范围,并做好边桩的设置。

混凝土施工时要加强动态化管理,严格按照标准配比混凝土、运输、施工,并在施工中做好混凝土强度的监测及施工后的养护。对于一些繁忙的港口或繁忙时段的施工作业,施工企业在组织施工时一定要合理安排好作业时间和作业点,将港口航道划分为不同的施工区域,有层次的实施施工,以免对商船造成影响。
        3.2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在混凝土工程施工阶段,万安枢纽二线船闸工程施工技术人员应严格依据前期设计原材料质量及规格,进行原材料检验验收。同时采用每小时满足28m3的搅拌站,进行原材料拌合作业。在拌合时间达到之后,施工技术人员可依据设计要求加入外加剂。并在拌合物出料后,利用一台混凝土泵车,进行入模作业。在混凝土浇筑期间,施工技术人员可采用水平分层浇筑的方式,控制每层厚度在50.0cm以下,入模混凝土坍落度在11cm左右。随后依据先外墙底板后隔仓,先外墙后隔舱的顺序,进行浇筑作业。而在混凝土养护阶段,施工技术人员应利用草袋覆盖湿润养护+高压水泵洒水养护的方式,进行为期14d的混凝土养护作业。
        3.3疏浚工程中的泥浆输送技术
        疏浚工程作为保证港口航道科学的通行能力以及吞吐量的基础性工程,在开展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的泥浆,只有依托于提高技术手段来做好泥浆的输送以及存储等,才能真正提升疏浚工程的开展效率,也才能真正优化疏浚工程的建设质量。一方面,在泥浆输送过程中,应该实现泥浆的重复利用,将这些有价值的泥浆用于港口航道基本工程的建设材料,既能够节省泥浆输送的成本,也便于就地取材。另一方面,在泥浆输送的过程中,为减少输送作业对正常通行的船舶的影响,可以在输送过程中巧妙设计浅管的方式。在水下铺设浅管是非常有效的技术措施,既能够提升输送效率,也能够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4挖槽
        港口航道挖槽采用信息化、专业化的挖槽设备。在正式开挖之前需要按照试挖的参数调整开挖设备,并以试挖的基础数据为参考组织开挖。在开挖的过程中,对需要迂回施工的区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判断开挖条件,并对漏挖的地方重新开挖。但为了避免对统一区域重复开挖,正式开挖要严格按照开挖参数调整船位。开挖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分析开挖情况,发现开挖问题技术补救,以防小误差发展为大问题。
        3.5港口航道的水下钻爆施工
        在港口航道的建设过程中,这一施工是危险与难度并重的。为保障施工安全,优化施工质量,在钻爆施工前,应该做好科学的试验,精准衡量爆破位置,严格制定爆破流程,精确选择爆破时间。同时,在钻爆作业过程中,应该运用完善系统的安全装置以及设备,有效保护钻爆人员的人身安全。
        结语
        综上所述,港口航道的建设与发展对于我国对外贸易和海洋资源的开发探索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鉴于港口航道与护岸工程的重要性,施工企业务必要科学组织港口航道测量、规划、开挖、疏浚与混凝土浇筑,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和重点项目施工动态监控,科学的组织港口航道拓宽与分道施工,并结合不同港口航道的条件需求做好护岸工程施工,确保港口航道施工质量。此外,还要不断的探索与研究更多的有利于港口综合开发与建设的施工技术,全面提升我国港口航道与护岸工程施工的专业化与标准化程度。
        参考文献:
        [1]吴建宇.港口航道施工技术控制措施分析探讨[J].神州,2018(5):269-269.
        [2]巩志波.关于港口航道施工技术控制措施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7(12):170-171.
        [3]邓强.浅谈提高港口航道施工技术的意义及疏浚工程施工工艺[J].四川水泥,2018,No.262(6):152-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