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林业科技森林病虫害防治策略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陈爱华1 王文璇2 王守华3 崔红4
[导读] 摘要:伴随社会快速发展,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建设方面得到了迅猛发展。
        1.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伏山镇政府  山东泰安  271408 2.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二中  山东泰安  271408;3.山东省平阴县林业局  山东济南  250400;4.山东省平阴县沿黄流域玫瑰水利站  山东济南  250400
        摘要:伴随社会快速发展,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建设方面得到了迅猛发展。森林资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虽然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但人均森林资源占有量却非常有限。与此同时,森林资源还面临着很多威胁,特别是森林病虫害问题和人为乱砍滥伐等,对森林资源的健康发展造成巨大破坏。为了有效改变这一不良现状,必须充分重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结合实践探讨分析了林业科技森林病虫害防治策略,旨在有效控制和降低病虫害对森林资源造成的不利影响,提高森林建设与发展水平。
        关键词:林业科技;森林病虫害;防治策略
        引言
        森林在保持水土、洁净空气、防风固沙、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环保生态理念的发展,林业资源越来越受到关注。森林管理中病虫害是常见的自然灾害,具有发生初期隐蔽、蔓延速度快、发病面积大的特点,对整个森林生态系统造成的危害较大。而病虫害发生后的救治和灾后重建工作又会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因此,减少病虫害对森林资源的破坏,需要对目前的防治状况进行分析,针对灾害发生的原因,提出病虫害防治的优化路径。
        1森林病虫害的特点
        1.1害虫的种类较多,破坏性严重
        在我国的森林资源中,生物的多样性特点表现的十分明显,森林害虫的数量和种类也很多。特别是在我国的南方地区,雨季的阴雨天气较多,适合动植物、害虫的生长繁殖以及细菌的滋生,给害虫们提供了更加适宜的生存空间。而害虫们的大量繁殖,对于树木的破坏性严重,在社会工程的应用中,较多木材因为虫洞和腐烂的现象影响了工程的使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大面积人工林病虫害的大面积发生,导致森林大面积死亡。
        1.2病虫害的面积不断的扩大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全球气温升温明显,我国的较多森林地区呈现出了更加茂盛的生长态势,进而害虫的繁殖速度也在增加。虽然适宜的温度变化有利于森林的生长与管理,但是较多的病虫害却降低了森林的利用率。随着营造林的增多,病虫的虫害面积不断的扩大。另外,我国的南方地区近几年出现了干旱的态势,进一步增速了病虫的扩散。尽管相关单位在森林的防治措施中采取了一系列的手段,但是却没有较好的成效,病虫害的面积没有得到较好的控制。
        1.3爆发性频率增加
        在森林的防治管理中,工作人员发现了部分昆虫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防治能够,经过一些列的捕杀和防治管理后,还能够大范围的存在,并会不定期的发生爆发的现象。如蝗虫、蛾虫等。出现了较难防治的特点。另外,由于长期的防治,较多的害虫已经表现出了抗性,对于传统的捕杀形式已经不能够实现高效的管理,在信息化数据的采集和分析中发现,病虫害的发生逐渐的频繁,严重的影响了森林工程建设。
        2森林病虫害发生原因
        2.1外来生物入侵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逐渐与国际接轨,我国与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也越加频繁,而国外大部分危险生物会利用贸易渠道入侵到我国。以松材线虫为例,我国贸易商在进口设备时,需要使用大量木材制作的包装箱来装载这些设备,而松线虫就是“藏匿”木材包装箱进入我国。同时,由于外来入侵物种具有传播能力强、繁殖能力强、生态适应能力强等特点,在我国多数地区生长繁衍。典型入侵危害性大的病害虫有:二斑叶螨、美洲斑潜蝇、小楹白蚁、美国白蛾、葡萄根瘤蚜、油松叶小卷蛾、松材线虫等。给我国林业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危害与经济损失。
        2.2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不准确
        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不准确,是造成我国森林病虫害泛滥的主要因素之一。森林病虫害检测预报是通过固定时间点对森林病虫害的种类与灾情发生传播规律,进行调查与监测。

当管辖的森林区域出现死亡的林木时,防治员可及时发现死亡的林木并调查出死亡原因,准确的监测预报不仅能有效防止森林病虫害灾情扩散,也能避免森林树木大面积死亡。但是,现阶段,由于我国森林病虫害检测工作较为滞后,导致其监测预报存在不准确现象,这种现象让防治人员无法准确掌握森林病虫害情况。森林病虫害在发生传播初期未被及时发现,防治员就会错过病虫害的最佳防治时机,造成森林树木大面积死亡。
        3林业科技森林病虫害防治对策
        3.1提高防治工作者的认识,加强对他们的领导
        森防员是在外界保护森林的重要对象,因为他们是走在第一线的人员。想要治理好森林的病虫害,首先要提高森防员的认识,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多么的神圣与重要,同时还要领导着他们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与加速国家建设和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做到可持续发展,尽自己最大努力降低森林的经济损失,同时提高森林中树木的生存能力,提高森林木材的质量,改善周围环境质量,从而推进新世纪森林类产业的飞速发展。
        3.1因地制宜,选用良种,合理利用农药
        为了有效减少病虫害对森林、树木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在抓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同时,还应当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地选择一些具有较强抗病虫害能力的树种进行种植,并搭配其他树种加强混交林营建,不断改善森林生态系统,进一步提升森林生态系统抵御病虫害的能力。利用化学农药防治森林病虫害过程当中,还应当科学、合理选择农药品种,并严格控制施药量,避免病虫害对森林生长造成更大的影响。
        3.2加强对森林的检测
        加强森林病虫害检测是防治森林病虫害的重要工作内容,通过加强森林病虫害检测,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病虫害发生情况,在其尚未暴发流行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防治森林病虫害,进而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降低病虫害对森林健康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所以,应当充分重视森林病虫害检测工作,充分做好苗木调运、管理、抚育以及移栽等各个环节,委派专门人员展开病虫害检测工作。并对引进的苗木严格管理,加强检测,以免病虫害苗木流入和扩散,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造成不利影响。对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加强监测与预报,采取针对性措施应对突发病虫害的出现,控制损失。
        3.3保护森林,适当退耕还林
        我国地域非常辽阔,在森林分布上,各地差异性较大,人均占有率还非常低,而且在长期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当中,由于人们没有充分重视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对森林资源过度开发利用,造成严重破坏,森林资源数量不断减少,也严重威胁到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通过合理的退耕还林,不仅能够进一步扩大森林面积,增加覆盖率,还能改善森林生态系统,使其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降低病虫为害,另外对生态环境保护也有非常积极的影响。
        结语
        对于森林病虫害我们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实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要在保护环境前提下,重视天然的自然控制作用,要充分考虑有害生物种群动态及与之相关的环境,尽可能协调的运用适当的技术措施和多种行政措施,使有害生物种群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并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陈芬荣,孙芸.森林病虫害防治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8(23):79-80.
        [2]李俊霞,张德艳,李彦民.试论森林病虫害防治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J].农业与技术,2018(2):211.
        [3]苏红刚.森林病虫害防治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分析[J].绿色科技,2019(11):165-166.
        [4]白雲.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2019,(13):63.
        [5]宋晓惠.绿色农业栽培技术推广存在问题及策略初探[J].种子科技,2019,37(15):121,124.
        第一作者简介:陈爱华(1974—)女,农艺师;主要从事林业新技术推广、果树栽培与管理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