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5213119850318XXXX
摘要:目前我国的现状是,土地资源由于人口的增长而显不足、自然能源严重匮乏、环境污染严重,建筑产物的性能不高,在未来的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应开发和应用绿色建材,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以减少对资源的采伐和环境的污染。我国目前的绿色建筑施工可持续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无论是政府政策层面还是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和流程管理层面,我国的体系都存在着严重的缺失和水准不足等问题,对此,有关部门需尽快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支持力度,同时施工单位还需积极建设和完善自身的监管体系,制定科学的管理流程,推动我国绿色建筑施工行业的合理化和规范化发展。
关键词:现代建筑工程;绿色建材;研究
引言
建筑行业作为我国当前的重要经济支柱,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该行业也是我国当前能耗最大且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行业之一。为促进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需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中,降低其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绿色建筑施工作为一种全新的施工理念,将安全环保和舒适健康等融入到当前的建筑体系中,是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
1绿色建筑施工概念介绍
对于绿色建筑,其是指能耗较低且能源节约的建筑,该建筑将环保安全和健康舒适等融入到建筑施工中,促进我国的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的环境保护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绿色施工需要在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基础上,对传统的建筑施工工艺进行调整,转变传统施工中的管理模式,最大程度上降低建筑施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破坏,降低资源的过渡浪费。通过绿色建筑施工的开展,其能够降低施工过程中的能耗,保证环境的最大化,同时对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绿色建筑本身涉及到生态和环境的保护以及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等各个方面,这种全新的施工理念应用能为我国带来多重效益,同时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对我国的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我国当前的绿色施工管理,其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通过对施工技术和评价体系等进行完善,大部分的工程施工单位都可以按照相关的标准和施工方案等进行绿色工程的开展。但在整体过程中,其并未将成熟的高新技术应用在绿色施工中,从而造成该理念的推广受到较大的影响。而导致绿色施工技术未得到推广的另个重要原因则是当前的施工单位本身对绿色施工技术的认知不足,其并未认识到绿色施工技术是未来施工的必然趋势,很多施工单位并未制定相应的施工管理和规范,从而造成我国的绿色施工中仍存在着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2绿色建材与建筑节能在工程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建筑材料绿色度评价和认证体系尚不完善
建筑材料的绿色评价和认证,是指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有关的标准和技术,由批准的机构进行的符合绿色建筑材料技术规范和颁发证书和标志的欧盟认证。建筑材料绿色度评价和认证是建筑材料在生命全周期中符合特定要求的标志,是对其环境行为的全面控制,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相继建立其绿色建筑材料的评价体系和认证标准。我国在建筑材料绿色度评价和认证方面已开展大量的研究工作,但仍没有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缺少有统一的及技术评价标准和管理规程,这样不仅会导致一些真正绿色、节能的建材不能得到有效认证。这也使绿色建材与建筑节能在工程中的应用多不尽如人意,这些问题都是现在急需解决的。
2.2技术开发及研究工作力度不够
绿色建筑材料的开发研究领域的投入不足严重制约着绿色建材的应用及推广。首先,作为工业大国,我国的年工业废渣排放量达数亿在吨,其综合利用率却不足60%,此外还有大量的废有色金属、废弃纸张及塑料的不到有效的利用,可再生资源的研发利用是绿色建筑材料发展的一大方向。其次,现有的绿色建筑材料往往材料单一、不可重复利用,应加强对多种材料复合使用的研发,发挥各自材料的优势,增强绿色建筑材料的使用性能。
2.3受到经济和资源的限制
绿色建筑材料普遍存在生产及技术成本高、工艺复杂的问题,具有价格上的劣势,这是造成其缺乏市场优势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企业利润、人员就业和地方税收等因素的冲击下,绿色建材的发展推广受到很大限制,相关引导政策的约束力也被大大削弱。
2.4市场认知度不够
人们对建筑材料的绿色意识观念不强、认识不够,多数消费者认识不到全生命周期这一层次,仅仅关注产品本身而忽略了原材料、生产能耗、废弃后的处理等。在当下的环境中,绿色建材与建筑节能的重要作用并不为人们所熟知,这也导致很多消费者在有多种选择的情况下不会优先选择绿色、节能的建筑材料。另外,对于消费者而言,对价格的关注往往高于其绿色性能。这些原因都大大阻碍了绿色、节能建材在工程中的应用。
3绿色建材与建筑节能在工程中的措施
3.1完善建筑材料绿色度评价和认证体系
首先,应从企业管理标准、绿色度评价标准、绿色度认证指南、绿色度认证实施管理办法及管理机制等方面监理建筑材料绿色度认证制度框架。其次,应制定建筑材料绿色度评价的相关标准体系,使建筑材料楼层深度评价和认证得以更好的推广和应用。最后,为保证建筑材料绿色度评价的客观性,应由政府组织授权的专门机构进行,不得私自转授、委托给企业或个人。此外,政府还应调拨专人成立监管小组,监督管理评价、认证的过程,以防发生问题。在评价完成之后也要对这些参与认证的建材进行反复的核查,保证万无一失。
3.2加大技术开发及研究工作的深度和投入
在绿色建筑材料的开发研究中,政府及企业一方面应加大资金投入,另一方面应重视科研队伍的建设。在研究方向上应积极推广以工业废渣等废弃物为原料的建筑材料的开发和生产,同时注重多种材料的复合使用和生产成本的可控性。相信有了政府对各项资源的大力投入之后,绿色建筑材料可以得到更好地发展。
3.3加强对绿色建筑材料的宣传工作
对绿色建材的宣传工作应从企业和市场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树立企业的环保和法律意识,积极推广绿色建筑材料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派遣一些相关的人员对企业内部的绿色建材的研发进行指导和监督;另一方面,采取适当的措施,加深消费者对绿色建筑材料的认识,使消费者了解到绿色建筑材料对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从而加强绿色建筑材料的市场优势,进一步促进相关技术的推广。
3.4加强政策的引导力和约束力
针对绿色建筑材料生产企业在市场中的弱势地位,国家应通过优惠税收、经济补贴等政策鼓励绿色建筑材料生产企业的发展。比如说,政府可以推行一些有关绿色建筑材料的补贴政策,比如说购买某些绿色建筑材料可以得到一定的优惠等等,这样有助于使绿色建筑材料在发展初期能够真正地推广开来,人们对绿色建材的接受度也可以更高。
结语
综上所说,我国目前的绿色建筑施工可持续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无论是政府政策层面还是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和流程管理层面,我国的体系都存在着严重的缺失和水准不足等问题,对此,有关部门需尽快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支持力度,同时施工单位还需积极建设和完善自身的监管体系,制定科学的管理流程,推动我国绿色建筑施工行业的合理化和规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韩超.基于绿色建筑施工与可持续发展的浅析[J].居舍,2019(17):9.
[2]马军朋.居住建筑设计中绿色可持续发展策略探究[J].居舍,2019(17):15.
[3]蔡荣华.基于绿色建筑施工与可持续发展的浅析[J].居业,2015(20):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