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检测中水泥检测的要素探讨 孙飞1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孙飞1 陶石磊2
[导读] 摘要:我国城镇化人口不断增加,极大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
        1.威海正泰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山东威海  264200;2.威海中立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威海  264200
        摘要:我国城镇化人口不断增加,极大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水泥作为建筑行业常见的材料之一,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施工企业为保证建筑质量,提高混凝土强度,强化其水泥检测手段必不可少。本文针对该问题,对建筑工程中水泥检测的相关要素进行了详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泥检测;检测要素;建筑工程
        引言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当中加强了水泥混凝土的广泛运用。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当中之所以采用水泥混凝土,主要就是由于水泥混凝土自身具备了诸多优势,例如,水泥具备良好的耐磨性、耐热性、抗压性以及高强度。将水泥混凝土作为原材料应用在建筑工程项目当中是一种比较合适的方式,为了提升建筑工程项目整体质量水平,当前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切实做好水泥检测工作,这是当前建筑单位需要高度重视的一大问题。
        1水泥检测要素的必要性
        混凝土作为建筑物主要构成物质之一,由水、沙子、石子和水泥混合搅拌而成。其中每一种原料都要经过详细的检验,并符合相关使用标准。水泥作为重要的胶凝材料,起着粘结沙子和石子的作用,其质量好坏直接决定了建筑物的强度、硬度和质量。水泥检测作为水泥使用的最终环节,其检测人员素质的高低、检测手段的优劣与检测方式的先进与否,直接决定了水泥的使用性能和建筑物的质量。水泥作为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凝胶材料,其检测重要性的地位被越来越多的建筑技术人员所认可。作为建筑工程的垫脚石,水泥不仅在施工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后期建筑规划和使用寿命都有影响。而目前的检测水平,仍远远达不到相关的技术要求。检测过程中任何一个小细节出现问题,都将对建筑物的最终呈现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其取样方式方法、保存条件和测试设备的选择,在现实情况下仍有很大进步空间。检测人员应提高自身的实践经验和自身素养,严格遵守检测要求,选择相同厂家、相同型号的检测设备,保证检测过程中的统一性和规范性,并进行相关的记录,以避免对水泥最终检测结果的影响,从而保证建筑本身的质量。
        2影响水泥检测要素精度的相关因素分析
        2.1抽样水泥样品的影响
        企业在购买定量水泥后,需要尽快对水泥样品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到的水泥样品保存在干燥密闭的环境中,保证水泥不变质,以满足后续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如果未尽快开展取样工作,或将水泥样品保存于潮湿或者过于干燥的环境中,样品水泥将发生不可逆的物理化学反应,其检测结果便不能准确反应水泥的真实质量。
        2.2检测技术人员的影响
        检测人员的技术本领与自身素养,都会对水泥检测结果造成影响。检测人员对水泥检测认识不够深刻,或者对检测试验流程不够熟悉,亦或在检测过程中违规操作,都会导致检测结果不能真实反映水泥的品质。基于此种情况,施工企业应加强对检测技术人员的管理,一方面要求检测人员定期参加检测技术培训,并在实际工作中检验技术人员的检测水平。另一方面企业应创新管理办法,制定系统地、全面地关于加强检测技术人员管理的实施办法和相关规定,帮助检测人员树立责任意识,培养其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从而提高检测准确度,减少人为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3提高水泥检测准确度的关键之处
        3.1强化水泥采样工作
        在目前为了切实地保障水泥检测的准确性,这就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加强水泥采样工作,一旦水泥采购完毕之后就需要保存一部分来为后续水泥检测工作奠定相应的基础。在当前水泥检测过程当中,常见设备就是检测设备,检测设备是直接影响检测精度和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当前的水泥检测设备质量直接影响到水泥检测质量,设备质量好则检测质量比较理想,反之,设备达不到标准要求,这样难以保障检测水平以及检测质量。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在设备购买的过程当中,需要加强设备现场校准和检测,这样才能够切实保障设备的整体质量符合检测要求,与此同时,还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切实做好设备抗压性等诸多方面的检查工作。其中,在针对水泥样品开展检测工作之前,首先需要切实将水和水泥样品相互混合之后进行测定,同时要求切实做好相关的记录。另外,开展水泥检测工作的过程当中也可以采用某些技术性含量比较高的方式和方法,提升检测的精度。
        3.2水泥的安定性
        水泥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其自身需要进行凝结反应之后才能够进行实际的建造工作,为保证实际的建造情况,在进行水泥检测时还需要对水泥的安定性进行了解和认识。水泥性安定性称亦称“水泥体积安定性”。水泥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反映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情况。水泥中如含有过量的游离石灰、氧化镁或三氧化硫,在凝结硬化时会发生不均匀的体积变化,出现龟裂、弯曲、松脆和崩溃等不安定现象。而在检测过程中,多通过试饼法进行检测,即在观察水泥试饼在煮沸后的形状,以此来进行检测
        3.3合理以及科学检测水泥凝结
        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对水泥凝结时间进行检测的过程当中,需要结合标准水泥粘稠度灵活改变加水量,并且变成净浆之后对其进行养护。通常来讲,第一次检测时间应当保持在30min以后,在底板当中,试针下沉到4±1mm左右时就是水泥的初凝状态,初凝完成之后,应当翻转180°之后养护。另外,如果在底板当中,试针入量超过了0.5mm,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水泥处于终凝状态。此外,相关的工作人员测试的过程当中,需要辅助金属棒,同时要切实保障金属棒可以实现自由落体,还应当避免试针被任何物质所撞坏。另外,水泥处于初凝状态的情况之下要保障检测时间有一定的间隔,大致控制在5min左右。到达终凝状态的情况之下,应当适度延长间隔,切实保障能够15min检测一次,在检测完毕之后也应当对试针进行必要的清理工作。
        3.4抗压强度
        水泥作为其建筑施工建造的必备材料,是确保建筑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对其进行抗压能力强大检测是极为重要的。而当前主要使用的硅酸盐水泥具有快硬、早强的特点,3d抗压抗压强度可达到强度可达到28d的50%以上,其实物水泥强度等级较高。并且,水泥在硬化过程中强度是逐渐增长,所以在提到强度时必须同时说明该强度的养护龄期,才能加以比较。因此在进行检测时,一定要对注意对养护龄期的阐释和说明,且要积极参考我国水泥抗压强度等级进行检测。
        结语
        综上所述,在所有的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对水泥和混凝土等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检测,是必不可少的步骤,这能从根本上保证施工的质量,同时还可以使建筑工程可以有效地开展下去。在现阶段工程的项目实施过程中,企业必须要积极的引进一些优质的施工材料,同时这些施工材料也要有专门的科学合理的管理团队去管理,注意到施工原材料的保存工作。另外在建筑项目开展过程中,工作人员也需要实时的对施工场地进行检查和监督,同时结合具体的施工环境和天气情况,最大程度上保证水泥和混凝土的质量检测工作可以顺利的完成,避免出现材料老化等现象威胁到施工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李琳.屈玲玲.建筑工程水泥与混凝土施工材料检测[J].江西建材,2016,19(1):288.
        [2]张翔.节能环保条件下建筑工程材料检测的重要性分析[J].江西建材,2015,3(3):281.
        [3]邓远达.建筑工程水泥与混凝土施工材料检测方法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9(07):1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