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作为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的第一要素,“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才能得到切实保障。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安全管理问题本文将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安全管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呈现迅猛态势,乘着这一东风,建筑施工行业也突飞猛进。行业的壮大,对建筑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健全的、体系化的新型管理模式。有效的安全管理,是建筑施工管理的基本前提。如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施工质量和效率便无从谈起。遗憾的是,在我国建筑行业中,安全事故仍旧是一个顽疾。安全问题不仅会导致工程延期,更为重要的是阻碍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1、安全管理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意义
企业管理包含众多环节,安全管理便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做好安全管理,后续管理工作才能顺利开展。有效的安全管理模式,不仅能为企业带来利润的增长,帮助企业求才、留才,更能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对于建筑施工人员来说,安全的施工环境是他们专心工作的首要条件。倘若自己的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就都是奢望了。有效的安全管理能够预防大多数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工人的伤亡。所以,将安全管理摆在建筑企业管理的优先位置,一点儿不为过。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足量配套的安全防护设备,较高的安全意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这都是安全管理工作所必须具备的。
2、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2.1 从业人员整体安全素质不高,安全教育不到位
目前建筑行业的施工人员多半是农民工,文化水平普遍都比较低,大多数人在上岗前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安全培训和施工培训,自己本身的安全意识也不高。当从事一些危险系数较高的工作时,安全防护不到位,工人施工时仅凭以往经验,极易引发安全事故,威胁其生命安全。
2.2 企业安全基础管理薄弱
对于建筑类企业来说,施工成本、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一直排在他们日常工作关注重点的前列。本应受到重视的安全问题一直被他们抛诸脑后,经济效益和工人的生命安全,明显前者更能激起企业管理者的责任感。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转变人们的观念,不管是管理者还是一线的施工人员,都应该明确“安全生产”这四个字沉甸甸的分量,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
2.3 施工安全监理未认真履行职责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监理部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负责对整个工程的安全监测工作把关。然而,如此重要且需要极强专业性的部门,自身也是弊端丛生。很多工程监理员不仅专业水平不达标,对自己的工作职责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甚至认识不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置工人安全于不顾。监理人员必须要有极强的责任意识,要到施工地点实地查看,制定明确的安全保障方案并严格贯彻实施。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监理人员的工作却远不能使人满意,导致安全问题不能被及时发现,隐患不断膨胀,最终酿成事故,给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2.4 缺少必要的应急救援预案
只要企业前期的安全管理工作到位,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很多安全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很多安全隐患也能及时排除。举例来说,大多数的施工场地都处于远离闹市的地方,周边没有相应的医疗机构。一旦有工人受伤,缺乏基本医疗急救常识的工人们很难自救和相互帮助,错误的救助手段甚至可能会使伤势加重。如果在日常工作中,工人接受了必要的救助培训,并且对于此类突发事件也有了相应的演练经验,在发生事故时,他们就不至于手足无措,可以自己冷静的进行必要的处理,减少或避免人员伤亡。
落实应急救援制度能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然而目前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在这方面都存在短板,导致了一系列事故的发生。
3、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措施
3.1 树立安全与生产的正确关系,提高对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安全管理工作是否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安全管理人员对于事故的敬畏程度。认识不到位,把安全工作当做儿戏,是事故频发的根源。建筑行业中,长期存在着以安全换效益的问题。当前,大家普遍对这种情况进行了批判。但在实际生产中,要想解决这一问题,仍旧有很大难度。生产活动以追求利润为目标,实际无可厚非,但不能以工人的安全为代价。企业中,从上到下都必须转变这一观点,通过加强安全管理,将安全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出现问题,积极处理,协调好安全与效益之间的关系。
施工的安全与生产在实践操作中是相互的,只有确保了工人的安全才能促进生产,安全是生产的基础,要将安全的工作环境提供给员工,这样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调动了起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也得到了提高,减少事故带来的不必要损失。
3.2 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对于安全管理工作来说,非常重要的一步是培训。培训对象不仅局限于施工人员,企业各管理层领导都应该接受培训。培训应当形成固定的体系,明确培训时间、培训流程和培训内容。培训内容不仅包括安全防护知识,还应涵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企业上下,要将安全生产牢记心间,从各个环节健全并优化管理,全方位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的工作水平。
对于将在现场进行施工的人员,将岗前安全培训作为强制要求,培训完后还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一定的考核,确认他们已经掌握了培训知识之后,才能允许其上岗。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处理事故的能力,使他们在发生事故时能够有必要的救护能力。安全培训不是一套技术的随意堆砌,而应当形成一定的体系,有固定的科学流程,摒弃经验至上的错误观点。对于危险系数较高的工种,安全培训要适当加强,最大程度保证人员安全。安全培训的形式要多样,最好采取实际操作的形式,这样既有利于受训人员掌握安全技能,也有助于强化他们的安全意识。
3.3 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严加防范
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制度保障必不可少。工程建设中的很多安全隐患并不是明面可查的,因此,需要安全管理人员在工程的各个阶段都进行现场勘查,排除安全隐患。对于工程建设中的危险因素,要及时提醒施工人员。对于每次检查的情况,不论是否有问题,都必须作详细的记录,后期可查。监理员要跟施工人员保持密切联系,对于工人反映的问题,及时解决,让工人安心工作。
4、结束语
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企业来说意味着经济损失,但对于施工人员来说,他们付出的可能是生命的代价。只有工人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工程效率和质量才有保证。安全生产重于泰山,这不仅是一个行业能够持续发展的前提,同时也事关国家的和谐发展。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不仅要提高处理事故的能力,更要从源头上预防事故的发生,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企业管理层与工人们的通力合作,一起创建一个安全的施工环境。
参考文献:
[1]安全管理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意义及措施[J].牛瑞国.数码设计.2017(10)
[2]谈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J].张全喜.山西建筑.2018(08)
[3]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J].甄伟.建材与装饰.2018(15)
[4]浅谈建筑工程安全管理[J].陶水龙,项红燕.居业.2017(04)
[5]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分析[J].彭方颖.建材与装饰.20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