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工程及其设计的分析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黄学森
[导读] 摘要:装配式建筑已成为建筑产业化的发展趋势,因此为了促进装配式建筑工程建设的发展,本文阐述了装配式建筑工程的优势特征,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设计要点及其应用进行了探讨分析。
        青岛望城三宝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装配式建筑已成为建筑产业化的发展趋势,因此为了促进装配式建筑工程建设的发展,本文阐述了装配式建筑工程的优势特征,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设计要点及其应用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优势特征;设计要点;应用
        装配式建筑是绿色建筑的重要形式,其主要是运用预制构件装配而成的绿色建筑,这种建筑具有建造速度快以及受气候条件制约小等优势,因此为了保证装配式建筑工程建设的有效性,以下就装配式建筑工程及其设计进行了探讨分析。
        一、装配式建筑工程的优势特征
        装配式建筑工程的优势特征主要体现在:(1)节能环保。装配式建筑工程对建筑材料的用量更小,产生的建筑垃圾更少,废弃物处理费用更低,有助于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装配式建筑使用到的预制构件来自工厂化加工,建筑材料利用率更高,而且加工车间内环境更加稳定,有助于预制构件的质量控制,并且预制构件现场组装工作量很小,施工噪声强度低,施工进度快,对周边居民正常生产生活的影响更小,施工产生的粉尘、废水、有害物质排放更少,也有效减轻了环境问题。(2)工期与造价优势特征。传统建筑主体结构封顶结束之后,需要时间剔凿窗洞、防水、副框收口等,装配式建筑则使用了预留墙面安装外窗需要使用的木砖的预制外墙板,主体结构封顶后,可以直接封闭外围,可以有效节省施工时间,而且装配式建筑工程也便于提前插入室内砌筑,更早开始建筑装饰工程。而且传统建筑工程中的外墙装修、保温粘贴、抗裂砂浆涂抹等,需要耗时2-3个月,相比之下,装配式建筑工程则可以在预制外墙、飘窗时同时制作完成保温层与装饰层,节省建筑外装修时间接近3个月。因为效率更高,工期更短,装配式建筑在成本方面也与很大优势,节省了机械台班费用和人力费用,无论是预制构件的厂内生产还是现场组装,都是规范化标准化的流水式可重复劳动,人力资源投入更少。
        二、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设计要点分析
        2.1规划设计要点
        装配式建筑设计首先应该达到采光和通风的要求,还应该符合经济性的要求,同时要确保整体的结构满足安全性与稳定性等方面的要求。
        2.2预制件设计
        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生产规范以及合理性必须符合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经济效益方面的要求。所以在预制构件生产前,必须严格依照模数化及标准化规范进行开展,从而可以确保生产的构件各项技术参数都能够达到要求,最终就是合理的进行建筑构件的安装施工以及后期的维护。
        2.3施工图纸设计
        装配式建筑设计是项目施工的保障,施工图设计是其主要内容,通过对建筑结构形式、材料设备、内部装饰品等进行科学设计,能够为项目工程建设提供参考依据,并通过设计参数的形式展现。施工图纸设计的好坏对施工工序及工艺操作、质量控制具有直接影响,在设计过程中必须以装配式建筑的具体要求为基础,做好隔声、防火、隔漏等方面工作,确保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各种功能都能够得到保证,从而有效提高装配式建筑工程建设的整体水平。
        2.4立面设计要点
        第一、拆分设计。装配式建筑立面设计中应该选择科学合理的布局方式,选择卧式拆分设计对于重要的结构进行拆分设计。但是要保证制作难度比较高的构件尽量的不能拆分。第二、预制外墙拆分。该部分是整个建筑工程的重要结构体系,在进行设计中,墙板可以根据结构与剪力墙的结构部分进行拆分。为了使得构件的运输更加的方便快捷,可以将建筑结构中的任何一间预制墙进行拆分,根据建筑实际情况可以将其与其他墙体组成整体结构,在施工中要做好明确的编号,以便于安装施工。第三、标准构件的应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快速发展,逐渐的走向了工业化发展的阶段,非标构件逐渐的被应用到建筑工程中。标准构件的设计也逐渐的精细化,造型也更加的别致,外部美观性逐渐增强。

此时要注意到造型与色彩的合理配置,增加韵律美。第四、非标准构件的应用。装配式建筑中的梁柱、剪力墙、楼板等都是常见的组成结构构件,可以实现大批量制作。对于内部装修以及里面结构部分可以选择一些非标构件形式,对于这部分构件要进行小批量定制制作,以满足个性化的需要。
        2.5专业配合设计分析
        装配式建筑构件在施工中需要进行现场的组装施工,为了可以保证工程的质量以及施工顺利进行,这就需要在设计中的专业人员协调合作,以保证所有结构部件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确保尺寸与构件受力合格。
        三、装配式建筑工程设计的应用分析
        3.1某装配式住宅建筑概况
        某装配式住宅建筑总面积约9700㎡,依据当地实际,其需要运用SP叠合板预制剪力墙体系,实施户型组合设计,并且其外形设计采用水平和垂直相结合的构图方式,主要表现为:
        3.2严格装配式建筑形式的合理选择
        某装配式建筑选择SP叠合板预制剪力墙体系,其连接构造较为简单、墙体可快速拼装到位、节省现场支撑、施工便捷;楼板具有较大跨度,可实现室内大空间,便于空间灵活分隔等优势。外墙采用预制反打面砖夹芯保温墙或彩色混凝土,内墙采用预制混凝土,楼盖为预制预应力SP叠合板,楼梯、阳台、雨篷采用预制混凝土。集外墙装饰、保温、门窗、结构于一体的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墙板作为外墙板,解决了门窗、墙体渗水,外保温、外饰面砖脱离等建筑质量通病,充分体现了较高的体系集成度。
        3.3装配式建筑设计的具体应用分析
        结合某装配式建筑,对其具体的设计进行分析,主要表现为:(1)户型组合设计分析。户型组合设计就是灵活多样的组合成各种建筑,是装配式住宅設计中最典型的设计手法。某装配式建筑的户型组合设计主要采用以下两种组合方式。单元定型组合通常采用固定结构单元模块组合或分解成一种或两种户型。将两个独立的单元户型组合成一个超大户型,分别打通中间的储藏空间使得其变成室内过道,减少一个厨房将其变为卧室,组合成一个可三代同居的大居室。以户为单位灵活划分空间的组合方式通常借用轻质隔墙二次划分空间,其承重墙体往往与分户墙的隔声、防火等功能相一致,因而大都采用与结构单元相一致的以“户”为组合单位进行组合,其局限性是户型面积变化的灵活性较小。卫生间、厨房等因楼板留洞等因素在结构单元内保持原位置,去掉原书房与客厅间的隔墙,将书房改为餐厅,中间用可移动电视机柜来隔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开间、可自由分隔的住宅理念,具有良好的降噪隔震效果,住宅舒适度大大提高。(2)某装配式建筑立面设计的分析。某装配式建筑的外形设计采用水平和垂直相结合的构图方式。住宅在水平构图上有预制外墙划分,窗户、阳台、女儿墙的划分,运用分隔缝做层间划分等。在垂直构图上运用外凸的预制构件作有规律的垂直重复,在平直的外立面上突出阳台组成一个小体部突出于外墙,使外立面变成一个一个由阳台构成的竖向体部划分成竖向段落。住宅细部是外形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细部几乎都是住户要经常使用的构件,装配式住宅的外观受生产方式的制约更要注意细部处理的变化。某装配式建筑在细部处理上采用预制阳台、楼梯、雨篷、女儿墙等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建筑相对于普通建筑,更具保温、防潮以及抗震效果,并且可以有效节省人力物力,是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为了保障装配式建筑工程建设的有效性,必须加强对装配式建筑工程及其设计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王文君.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浅述[J].建设科技,2018(02)
        [2]高柔媚.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及相关问题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9(04)
        [3]卫韩龙.简析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要点及其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