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管理与国土空间规划 孙伟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孙伟
[导读]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党中央和国务院组建自然资源部,对自然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沂水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山东临沂  276400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党中央和国务院组建自然资源部,对自然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理顺多门类自然资源的综合统一管理,加快推进自然资源领域的管理思路、体制机制、科技支撑创新是我国自然资源管理面临的迫切任务。自然资源部的成立,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充分的制度保障,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当前,要深入探索自然资源部的成立给土地空间规划带来的新变化,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实现土地空间规划的新跨越。文章主要就自然资源管理与国土空间规划工作进行论述,希望可促进我国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的优化。
        关键词:自然资源管理;国土空间规划;建设建议
        引言
        随着新的政府机构改革的进一步开展,特别是新的自然资源部门的建立,自然资源管理的关系正在得到进一步的理顺,而我国自然资源管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也将日益突出,同时,也使自然资源管理从被动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向主动参与宏观经济决策、引导国民经济发展方向转变。它不仅有利于对自然资源的统一管理、提高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效率、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也能够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自然资源日益增长的需要,减少生态环境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约束。
        1从自然资源部成立看国土空间规划发展
        在生态建设中,空间规划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空间规划体系现代化的标志。从自然资源部的角度看,这是时代发展的新机遇,也是土地空间规划的新时代。在广州、上海等南方地区,土地空间规划政策已由早先的“二合一”转变为国家多部门联合出台的“多合一”政府政策。经过时代的发展和考验,现已发展到“空间规划”阶段。早期的二合一和多合一政策已经不适用于我们现在的社会,但是许多早期的部门规划工作制度仍然在使用,这与现行的政策有很大的冲突,这些因素现在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因素。同时,现阶段空间规划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经验也日趋成熟,必须进行制度创新,于是自然资源部应运而生。这标志着一个具有权威性、能够履行统一领导规划职能的时代的到来。自然资源部的成立,代表了国土资源规划工作的统一,解决了传统政策与制度不一致的问题。
        自然资源部的监管,不是要否定其他规定,也不仅仅是要打破各部门之间的管理和运行壁垒。其根本目的是重新配置土地资源,构建稳定协调的土地规划体系,使土地规划政策在未来的发展时期有一定的平衡。因此,未来新的土地规划体系必须满足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的要求,为未来的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并根据时代的发展做出一定的空间规划预测,以满足空间规划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另外,要以兼顾空间的理论为基本原则,使国土资源规划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与我国的国土空间相适应;也就是说,在规划国土资源开发时,要使之适应空间开发的需要地方规划,要从空间组织、规划布局等方面进行规划,切实提高土地规划工作质量和资源利用率,加快形成我国可持续、科学的土地空间布局。
        2自然资源管理要点
        2.1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守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健全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加快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统筹协调管控制度,统筹划定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以及各类海域保护线,完善主体功能區制度。完善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发展绿色金融,推进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完善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和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加强农业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和执法司法制度。
        2.2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
        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法治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落实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实行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健全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政策体系。普遍实行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制度。推进能源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健全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制度。

加快建立自然资源统一调查、评价、监测制度,健全自然资源监管体制。
        2.3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加强森林、草原、河流、湖泊、湿地、海洋等自然生态保护。加强对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永续利用,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健全国家公园保护制度。加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生态保护和系统治理。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快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保护生物多样性,筑牢生态安全屏障。除国家重大项目外,全面禁止围填海。
        2.4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
        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强化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管控、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指标管理,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健全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制度,完善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落实生态补偿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3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的建议
        3.1构建空间规划体系
        目前,国家在国土空间规划方面的相关职能已全部统一到自然资源部,由自然资源部负责统一实施。因此,可以从国家层面协调不同微观规划之间的关系,使其协调、高效、有序地发展,形成一个能够有效衔接的规划体系。在构建土地空间规划体系的过程中,要注意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差异,有针对性地引导产业布局,实现有限资源的无限作用。土地空间规划应充分遵循“统筹”的基本原则,在优化不同空间未来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合理优化空间结构,最大限度地保证土地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发展。各种微观规划应在土地空间规划中起到辅助作用,从整体土地空间规划的角度出发,进行各种微观规划。
        3.2加强空间规划立法
        目前,自然资源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对我国内部空间利用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和利用。这样,我国的国土空间发展规划政策与其他发展政策就不存在冲突,可以与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气压发展规划相互协调、相互补充,形成一个综合性的国家空间发展体系。比如,在规划湿地开发时,既要考虑当地经济、旅游项目、环境资源等方面,也要在规划布局时把环境保护放在首位。其次,要考虑经济发展问题,以多重遵从政策为前提,然后采取“三区三线”政策,进行多重规划,自然联系协调,优化内部关系,达到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以环境保护环境,以经济保护环境。
        3.3对现有管理机制进行创新
        自然资源部门成立后,有必要根据现有的土地和空间规划政策,对现有的改革体制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打破某一地区规划和治理工作中多种权利的分配,从而形成业务管理权限明确、管理制度严格、空间规划管理制度清晰的相关管理机制,为后期的审批和质量提供管理制度和管控依据。此外,在创新管理机制时,要建立基层群众参与社会的机制,让社会居民和相关机构了解这一制度,使居民和机构对这项工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也能提高这些机构和居民参与空间规划工作,使他们能够从各个层面收集信息,土地和空间规划体系的科学合理性是由利益和意见保证的。
        结语
        综上所述,自然资源部的成立有利于更有针对性的国土空间规划,有利于充分提高有限国土空间资源的利用率,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因此,要加强自然资源管理,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优化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为自然资源保护、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黄贤金.自然资源统一管理:新时代、新特征、新趋向[J].资源科学,2019,41(01):1-8.
        [2]邹兵.自然资源管理框架下空间规划体系重构的基本逻辑与设想[J].规划师,2018,34(07):5-10.
        [3]董祚继.统筹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体制改革[J].中国土地,2017(12):8-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