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沛衡五金弹簧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457
摘要:国内汽车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在此环节的机械制造设备管理对零部件质量有着关键影响。基于此,本文先分析了汽车零部件生产制造中设备管理遇到的瓶颈问题,随后着重分析了汽车零部件机械制造设备的现代化管理方法,具体如下。
关键词:汽车零部件;机械制造设备;现代化管理
引言:我国汽车生产制造业呈现出繁荣发展的局面,这一情形促使着传统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商纷纷进入到零部件研发和管理领域。在长期实践中发现,传统的管理方法并不能提高有效管理,因此,对汽车零部件制造机械设备实施现代化管理,已经成为了保证该领域内各企业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
一、汽车零部件机械制造设备管理瓶颈
(一)管理经验问题
汽车零部件生产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缺乏丰富的工作经验。很多传统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在工作中更加重视产品加工流水线作业,对于项目的研发和生产管理并不重视,甚至认为强化管理只是辅助手段。而且,部分企业在经过了长时间的规划之后,还没有形成良好的项目管理模式,在工作中能发现有关负责人员仍旧存在管理意识不充足的情况,这种情况造成了管理工作不能真正落实到位,管理工作一度陷入僵局[1]。除了生产管理以外,当前大部分的零部件生产管理体系内部还面临着成本管理控制问题,管理部门不能有效控制研发和生产成本,管理理念相对滞后,成本管理存在片面性,控制目的性也较弱。在各项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不能熟悉掌握相应的评价措施,使得成本管理措施无法顺利应用到具体的生产环节。
(二)计划落实问题
在汽车零部件生产期间,各类计划不能有效落实,无法满足当下环境产品研发与生产需求。在生产运营期间,需要定期对工厂内部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针对汽车零部件生产制造设计到产品研发、生产、原料、成本和交付使用多方进行协调应对。工厂内部制造要从质量分析、产量控制和交付使用三个维度进行管理,真正站在客户的角度,满足用户对于汽车零部件的使用需求。同时,处于不同阶段的工作人员,无法在统一的计划下参与项目工作,在具体的实施环节,部分技术人员仅凭借以往的工作经验,无法彻底掌控整个设计和生产环节,在面临突发状况时,工作人员会根据自己经验作出相应调整,使原本的设计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三)战略目标问题
汽车零部件项目研发和生产各个环节都需要以科学稳定的战略目标作为基础,但是在实际管理工作中能发现,项目管理中目标主要是以短期目标形式存在。与长期战略目标相比,短期目标虽然容易实施,但是更容易分解。长期目标未能被有效分解,随着时间推移,变得不再适应项目长期发展,甚至会表现出截然相反的特性,因此在汽车零部件生产和管理期间,忽视长远规划目标,不利于新产品研发、生产和市场推广。
二、汽车零部件机械制造设备现代化管理方法
调整并实施新型管理方法,能提升汽车零部件生产过程中,机械设备管理的灵活性。例如,某地区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商采用了“1122”管理方法。这项管理方法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使用1张管理看板,便于工作人员了解到现场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第二,使用1种新型管理软件,为后续的管理工作提供精准可靠的数据信息支撑。在软件内,各项数据信息都能详尽展现,提高了数据的利用率。第三,定期召开2组工作会议,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术能力的教育指导,为后续的生产设备故障分析和设备管理做好准备。第四,根据当前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商内部的具体生产情况,创建2种模式:预防性的维护机制和管理模式,为整个的生产过程与后续的管理指导工作奠定基础[2]。汽车零部件生产制造设备的现代化管理方法部分内容如下。
(一)使用新型管理软件
新型管理软件主要是EAM软件,这一软件为所有设备管理提供了中央控制,并且可以将设备在运行使用期间的所有数据记录在案,为后续设备运行提供持续稳定的支撑。EAM软件能对所有设备进行管理。例如,在实际应用中,EAM软件可以详细记录设备故障的发生时间与频次,通过这些数据的记录,可以形成一系列生产数据指标,其中,最为重要的指标为MTBF和MTTR,即生产过程中设备的平均故障时间和平均恢复时间。使用OEE测量工具,还可以表现出产品的设计生产能力。OEE解决方案能帮助制造商获取设备、员工、质量和工艺技术等多方面的效益,降低设备故障维修成本,加强设备管理,并且延长使用寿命,解决生产工艺技术上遇到的瓶颈问题,提高生产力,降低产品返修率。
同时,借助软件工作人员还可以设定设备的定保、检验与精准标准计划,在软件中详细记录可以提高设备运行的流畅度。EAM软件以时间轴的形式对每台设备进行控制,根据不同的周期分别展开工作。如果设备超过了预设的时间没有正常工作或者停工,则软件会发出相应的警报,提醒管理者对设备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管理。而且,设备备件库会根据软件对于设备设定的周期、库位和安全库存等数据,提醒团队以有序的方式进行设备生产,使集团公司内部的各生产单位准确地掌握公司内部情况,防止出现重复生产,节约了资源。
(二)定期召开交流会议
定期召开故障分析和总结会议,能为项目的有序开展提供帮助,确保发现问题最短时间内能妥善解决问题。例如,某地区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商的管理部门提出要定期召开设备故障总结会,会议级别为分厂事业部层级的设备会议,每月组织1次会议,参与会议的工作人员主要为设备生产管理团队与项目研发生产班组组长级别以上的人员。在生产期间召开工作会议,还可以借助EAM软件进行数据导出,并以表格的形式呈现给生产单位的各级工作人员,使他们清晰地掌握故障发生的时间与频次,报告故障所产生的设备损耗。详细统计出每个生产班组的生产过程指标和备件消耗费用,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重视。同时,汽车零部件设备生产班组的工作人员还需要站在用户的角度提出设备维护的新要求,以便设备团里团队更好地服务于生产。
此外,汽车零部件设备故障交流会是针对设备管理团队全体人员的工作会议,在会议期间,每一名设备维修工作人员都可以将自己本月工作中所产生的问题与其他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并且提出经典的维修案例与操作演示,实现团队的深入交流。案例交流会可以为工作人员提供专业技能提升的机会,在完成交流之后,维修案例可以以电子档案的形式存储在设备案例专栏中,为后续工作人员进行资源查看和调用提供方便。
(三)完善可靠维护机制
设备维修机制主要是进行预防性维护和预见性管理。其中,预防性维护机制能消除因设备失效和计划中断而产生的故障问题,从而完成设备的定保、检验和大修等设备维护管理。根据设备故障的类别可以掌握其在实际运行期间的平均故障时间与平均恢复时间,以此为基准,对设备进行类别划分,重新调整工作计划,消除不合格设备,使投入到生产中的设备都能达到A类和B类使用标准,极大地提高生产期间的可靠性。
预见性管理工作是以过程数据为基础的管理机制,通过对可能出现的设备失效问题进行预测,防止维护性问题活动产生。预见性维护机制是通过采集设备过程数据,借助数学统计手段对具体参数进行分析的一种机制。这种机制在应用中,已将数据趋势作为提前判断的要素,采取维护设备的措施,提高生产效率。
总结:综上所述,国际市场环境竞争激烈形势严峻,国内汽车零部件生产制造企业若想在竞争压力较大环境中谋求发展空间,除了要提升自身的生产技术以外,还要实施现代化管理,呈现出更好的工作效率与成果。
参考文献:
[1]邓岗.基于供应链管理T汽车零部件公司内部生产管理优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20.
[2]姚守宾.汽车零部件机械制造设备的现代化管理方法[J].中国设备工程,2018(23):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