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的探讨 宋展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宋展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工程数量不断增加,为了能够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加强混凝土裂缝防治工作十分重要。
        湖南望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100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工程数量不断增加,为了能够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加强混凝土裂缝防治工作十分重要。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种类不同、成因不同,需要采取针对性的防护措施。此外,还需要积极加强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做好同行业调查工作,这样才能够有效降低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1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原因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期间,容易出现裂缝的三种深度,一是表层,二是深藏,三是贯穿性,由于深度的不同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裂缝的大小也会相对不同,其中深层裂缝与贯穿性裂缝是较为严重的现象,对建筑工程稳定性与整体质量都有较为严重的影响,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外界环境与温差等。是在进行首发热的同时与外界气温相差较大,因此导致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内温差较大影响其散热质量,因此导致裂缝的产生。
        2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2.1混凝土配比设计
        混凝土配比的设计必须保证大体积混凝土使用的设计强度,同时还要关注水化热问题。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降低水和水泥的用量。现场材料选择合适的水泥、外加剂,合理控制混凝土配比。结合建筑设计标准,添加具有防水、膨胀、减水、缓凝等功能的外加剂到混凝土当中,以便改善混凝土和易性,降低混凝土需水量,将混凝土配比控制在合理范围,有效延长混凝土初凝时间。针对骨料含泥率要进行严格管控,选择具有连续性的级配碎石,根据混凝土配比设计、强度要求、泵送要求、坍落度要求等,合理进行优选控制。
        2.2确定合理的浇筑方案
        建筑工程施工期间,大体积混凝土的主要浇筑方式包括:全面分层、分段分层、斜面分层 3 种类型。1)全面分层。是在首层全部浇筑完成后才浇筑第 2 层,可以用于结构平面尺寸相对较小的大体积混凝土,现场施工可以从短边沿长边推进,必要时可以进行分段,按照由中间向两侧或由两侧向中间同时进行施工浇筑。2)分段分层。从混凝土结构体底层开始浇筑,当浇筑到一定厚度后停止,处理完成后再依次进行各层浇筑,这种方法可以降低单位时间内混凝土供应量,能够更好地适应结构厚度小、面积或长度大的项目。3)斜面分层。要求斜面坡度不能超过 1/3 范围,若结构长度远超厚度 3 倍时,可以采用现场浇筑从下层开始,逐步进行上移。
        2.3混凝土振捣
        大体积混凝土的均匀性、密实度都是非常重要的,会对混凝土抗压强度产生影响。现场施工期间,操作人员要关注混凝土振捣情况,确保振捣插点能够顺序、均匀排列下去,避免出现混凝土未能振捣的情况出现,同时合理把握振捣时间,保证振捣效果,避免出现过振问题。在使用插入式振捣时,其混凝土捣实移动间距,需在振捣半径的1.5倍以下,而轻骨料混凝土捣实移动间距,需小于其振捣半径。振捣器与模板之间的距离需要维持在振捣半径的0.5倍以内,在振捣过程中,要避免振捣不当所引发的与钢筋、模板等的碰撞。振捣其插入混凝土的深度需在5 cm 以上。如果应用表面振捣器,其移动间距的确定,需保障其振动器覆盖于振捣部位的边缘位置。
        2.4防水施工
        防水工程是后浇带建设施工的基础内容,主要是针对混凝土结构建筑裂缝、沉降等问题进行的防护与修补措施。为了更好的控制工程建设质量,避免出现返工、重建、补建及安全隐患问题。具体来讲,防水工程可以分为底板防水与墙面防水两种。

墙面防水是指在墙面涂刷防水材料来保证后浇带干燥,而底板防水主要以使用防水卷材为主,防水卷材的铺设能够有效的避免水分侵入建筑底板内,确保了底板的干燥。在进行底板施工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应设置好防水带的位置与宽度,对产生裂缝的建筑工程做好补救措施,如,在裂缝处添设防水卷材、涂刷防水材料等,避免风力、雨水侵蚀。
        2.5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养护工作是减少混凝土裂缝的重要一环,需要重点控制外部温度。一方面需要降低温度、湿度对混凝土的影响,缓解冷缩、干缩情况;另一方面确保混凝土水化热正常进行,提高混凝土整体的抗裂能力、整体强度。新浇筑混凝土所含水分可以满足水化热要求,但一部分水分会被蒸发,影响水泥水化作用,因此容易产生干缩情况,根据天气情况要定期向混凝土表面洒水,满足水化热作用要求。此外,测温工作也非常重要,时刻观测混凝土内外温度变化,并灵活调整温度控制方案,避免内部温度、表面温度、空气温度之间的差异过大,减少温度应力影响。
        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3.1 原材料质量控制
        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是保证大体积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原因,而混凝土的配置过程是保证混凝土实用性的主要原因,所以在房建过程中必须要重视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和总体配置比例。首先应当结合当地施工环境和地理特征,来选择合适的优质混凝土原材料,这样不仅可以为施工团队提供更加方便便捷的原材料,还可以降低工程施工成本。一般来说主要选择 10 毫米到 40 毫米的连续级配碎石,三毫米左右的中砂,其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得使用海砂。并且在实际施工环节中不得在搅拌中加入其他有机杂质,杂志质加入很有可能会导致混凝土总体配比产生变化,会对混凝土的总体质量产生负面影响,所以为了保证施工材料的整体安全性,必须要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并且控制好配置比例。
        3.2浇筑温控措施
        因为水泥水化反应会产生比较多的热量,这就导致内部温度比较高,所以需要进行必要的降温处理。首先要尽量地降低水、骨料与搅拌环节的温度,可以使用冷水或者冰水,温度要控制在10摄氏度以下,搅拌通过搅拌机来进行。骨料在投入设备之前,要进行必要的降温处理,比如使用喷水雾降温的方式,同时还应该合理地设置排水基础设施,避免水量过大而导致含水量超高,可以有效地降低混凝土结构的温度,满足工程的施工需要。此外,还可以采用外部降温方式,通过加入冷却剂来调整搅拌温度,保证材料质量合格。其次,可以选择在后半夜或者清晨等环境温度相对较低的时候进行浇筑施工,同时进行必要的降温处理,满足工程的使用需要。
        3.3 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
        在施工过程中对大体及混凝土浇灌时,需要采用合适的施工工艺和相关设备来辅助完成工作,这样才能够保证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中按照相关质量规定来完成建设。在一般施工过程中主要采取泵送的方式来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浇筑,在实际施工中可以将泵送机械搭成斜坡状态,可以有效降低工作泵的工作压力,从而大大提高混凝土的输送效率也就提高了浇筑效率。同时为了使混凝土收水裂缝能够完全闭合,就需要在混凝土浇灌完成以及在初年期间进行反复压实,从而有效减少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几率。
        结语
        大体积混凝土是目前水利工程项目中比较常见的结构形式,在应用中极易出现温差裂缝的问题,这就需要在施工中充分地做好温控管理,保证结构的温度在合理的范围内,温差不超过规定的要求,从而可以保证混凝土结构不会出现严重的裂缝病害,提升整体结构性能,确保项目运行安全、稳定。
        参考文献:
        [1]程帅,周永红.试论高层建筑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26):40-41.
        [2] 丁宁,石振波.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J].居舍,2019(24):1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