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第四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甘肃省 730060
摘要:建筑物防水防渗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质量和寿命,当防水防渗施工存在问题时,通常难以第一时间发现,当建筑已经投入其他施工或使用后再发现防水防渗出现问题,就为补救处理增加了时间和经济的投入。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就要注重防水防渗施工效果,从细节处入手,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做好施工成果的检验,确保防水防渗施工符合技术要求。
关键词:建筑施工;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引言
建筑在长久的使用过程中,必须充分保证防水防渗的处理,想要做好防水防渗的处理首先需要注重材料的质。现今越多越多的新型防水防渗材料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防水防渗的施工质量;其次,最紧要的便是施工现场防水防渗的施工技术水平,现场是否严格按照技术标准的要求进行施工。最后是对防水防渗施工的检验,确保施工的质量和使用效果能够达到良好的防水防渗作用。
一、防水防渗施工的必要性
建筑物的渗水漏水问题在房屋使用中虽然不会直接造成重大安全事故,但是如果长时间渗水漏水,就会影响到建筑物的适用性、耐久性,对内部使用环境、舒适性造成影响,由此可见,防水防渗施工的质量好坏带来的影响具有长期性。为此,我们有必要从源头上解决建筑物的渗水漏水现象,在防水施工过程中明确设计要求、防水等级,然后从施工方案、施工技术上入手,注重防水施工的质量效果,把渗水漏水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二、防水防渗技术应用问题
1、防水防渗技术应用环节
在防水防渗的施工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对防水工作的重视不足,结果导致宁可后期维修也不愿意当前做好防水施工。要求施工人员首先要领会设计意图、建筑物的功能需求,防水房间、部位的不同,需要达到的防水效果也不同,继而防水做法就不同。要求施工技术人员摒弃不良的施工习惯,严格按照做法要求、规范标准落实好防水施工。按照审批后的防水施工方案施工,达到应有的防水效果,而不能偷工减料,或是减少施工程序。对于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规范、要求、标准等施工方案的制定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现场施工人员要及时提出,额不是欲盖弥彰、得过且过。另外,在部分施工中,还存在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问题,对于防水防渗的施工进程和成果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如果出现施工问题无法被及时发现,更无法及时进行处理,导致防水防渗施工质量存在隐患,如果在防水防渗施工结束后仍然没有能够对施工成果进行质量检验,或检验水平不足,导致施工问题没有被发现,在后期使用中逐渐暴露出来。
2、防水防渗材料选择与应用
防水防渗材料的选择与应用对防水施工的效果具有重大影响,然而在此之前,首先要掌握各种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施工人员最好是有丰富的经验,用技术引领好防水防渗的施工效果。其次需要对材料的市场情况有所了解,如不同厂家材料的质量或特性差别,以及材料的价格因素等。然后是对材料质量把控的重要部分,必须要对材料所具有的容水特质、抗寒能力等性能有所了解或实验,结合建筑物的使用环境,最后确定好使用哪种防水防渗材料能够符合施工要求,达到防水的应用效果。最后是对材料应用的管理,如材料的运输、储存、领用等,避免由于运输或储存不当,对材料的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对材料领用管理一方面是避免材料的损耗浪费,主要目的是确保材料的使用情况能符合技术要求,避免技术问题导致的防水防渗施工质量问题。
三、施工过程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应用
1、防水卷材的应用
防水防渗施工通常以防水卷材的应用为主,防水卷材需要经过前期的市场了解、材料特性了解、质量检验等材料准备环节后才能够投入施工使用,首先保证防水卷材的质量。
在防水卷材的施工技术方面,要注意表面材料和基层的粘连情况,粘贴不严时会使防水卷材无法有效发挥出防水作用,影响防水防渗的施工质量,这就需要采用屋面或屋内的内涂刷处理剂等材料,对防水卷材做好粘贴处理,尤其是在接缝处的处理,要最大程度的避免渗漏的发生。对着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和材料的不断更新发展,在今后的施工中还会出现防水效果更好的技术与材料,需要根据施工需求进行合理的选择。
2、屋面防水防渗技术应用及工艺流程
屋面作为建筑物的上部围护结构,其防水防渗施工将是重中之重。施工前需要对基层做好彻底的清理,绝对要避免由于清理不到位导致的杂物或污染物等物质使防水材料的贴合性受到影响。在做好彻底清理后,对于处理剂在基层表面的涂刷施工中,需要注意处理剂的涂刷均匀程度,做好仔细的检查,避免由于处理剂的涂刷不均导致防水材料的贴合性受到影响。待处理剂完全干透后,才能够进行防水卷材的粘贴工作,粘贴时需要注意基准线的准确性,做好准确的标记,再次对墙壁或管道口等位置进行处理,始终保持绝对的洁净程度。卷材施工时注意从低至高的顺序铺贴,对准基准线的位置,边铺贴边加热,注意喷灯的角度,以便防水卷材的的受热均匀性,受热不均会导致材料表面无法完全形成熔化现象,使防水防渗施工质量产生问题。
3、地下室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及应用
(1)防水防渗设计工作
地下室由于长期处于阴暗潮湿的环境当中,对于防水防渗的施工要求也较高,在进行防水防渗设计工作时,要明确建筑物的地下环境,长期干燥还是湿润水多,以及周围环境的侵蚀作用。要求设计前充分了解当地资料,使防水防渗设计就具有可靠性。对于防水防渗的设计工作,还不能过度重视施工技术的设计,一方面是要充分考量防水防渗施工的场景和需求,防水防渗等级要适合建筑物的长期使用要求。一方面是要考量施工技术的实用性,即使施工的技术含量再高、再先进,但由于施工人员水平不足等因素的限制,使得防水防渗方案无法实施或较难实施,另一方面还需要考量到各项施工之间的衔接,提高施工效率,尤其要避免出现施工环节的混乱或冲突等问题。
(2)混凝土防水处理
混凝土构件在完成施工环节后,会在较长期间内暴露于地下室阴暗潮湿的环境当中,混凝土的选择以及如果没有对一些部位做好做好防水防渗处理,就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在建筑的使用过程中,既会形成渗水漏水的问题,又会使混凝土构件增加了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对于混凝土构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都具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对于混凝土的防水处理要做好全方位的处理,尤其是在养护方面,要做好对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的养护控制,注重缩减内外温差,提高混凝土养护效果,使混凝土实体质量达到应有的防水防渗效果,从而避免混凝土渗水漏水的情况发生。
(3)防水涂层处理
地下室在进行防水涂层的处理时,能够利用地下室的给排水系统,通过对给排水系统中的套管进行防锈涂层的处理,促进地下室结构的防水防渗效果。对于地下室以混凝土为主的结构情况,在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方面就要做到严格的控制,尤其要对混凝土结构中产生的缝隙做好衔接处理,施工时要注意防水涂层的均匀性和密实程度,减少地下室渗水漏水的情况。
结语
如果没能有效达到防水防渗的施工要求,渗水漏水现象会造成侵蚀性的损害,对建筑的使用安全、使用寿命都会造成影响。所以在了解各种防水防渗技术后,注重施工应用效果,从根本上解决防水防渗问题,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
参考文献
[1]杜磊,王国栋.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运用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13):41-42.
[2]高敏,张迎建.建筑防水防渗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 (8):131-132.
[3]邓建利.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J].建材发展导向,2019(13): 289-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