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技术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高飞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当前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中铁建工集团山东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随着我国当前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因此,建筑行业在当前的发展过程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当前的混凝土技术获得了一定的提升,因此其整浇筑后,混凝土的抗压性和耐久性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在施工建筑的过程当中,混凝土却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的环境影响,进而导致自身出现形变或者是裂缝的现象,这会对混凝土建筑结构造成较大的危害。对此,本文着重分析了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此来保证混凝土建筑的结构质量。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裂缝控制技术
        前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混凝土的结构利用效率也越来越高,因此混凝土在建筑结构当中也凸显了自身的巨大作用。但是,由于混凝土在浇筑后容易受到外界的因素影响,导致其自身出现形变裂缝问题。因此,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的产生,相关人员必须要深入研究其裂缝的成因,然后再有针对性的根据每种问题的成因进行相应的预防措施控制,这样才能够保证混凝土建筑物的结构更加的稳定,同时也能提高整体建筑物的建造质量。
        一、混凝土建筑结构出现裂缝的原因
        (一)原材料的问题
        原材料的质量会关系到整体建筑物最终的建造质量,因此它不仅能够影响到工程施工的最终效果,同时也会对工程的安全性有较大的影响。在当前阶段,由于混凝土原材料选择的不恰当或者是原材料的质量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那么在进行混凝土建筑施工的过程当中,就会导致其建筑结构在干燥后出现裂缝的现象[1]。首先,由于混凝土的质量是保证其整体施工质量的前提,因此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如果选择较为便宜的混凝土,其总体质量往往就不能符合工程的要求,同时也会对工程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其次,由于混凝土的配比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使用性能。因此,这就需要相关人员通过合理的配比,并依据工程的具体需求选择混凝土的原材料。同时,在配备相应的混凝土时,其整体的混料也要进行科学的规划,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高其整体的性能,进而满足工程的具体需求。但是,在当前阶段,很多施工人员在对混凝土的混合配比过程当中,缺乏对其的深入研究。因此,其所配比的混凝土与工程的实际需求并不相符,这就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问题。
        (二)建筑结构设计问题
        当前导致混凝土建筑结构会出现裂缝现象的原因有两种。首先,在签订合同时,裂缝问题并不在规定的合同范围之内。因此,设计人员就会按照自身的想法对建筑进行设计,并不会关注这种设计方式是否会产生裂缝问题。因此,这样就会导致在实际施工后,混凝土结构会出现开裂的现象。其次,在合同签订时,明确的规定了对于建筑结构裂缝的严格设计标准,同时也对裂缝的宽度有严格设计要求,如果设计人员并没有按照建筑结构的具体要求进行合理的设计,那么势必就会增加其混凝土结构裂缝出现的几率。
        (三)施工操作不规范
        在进行混凝土建筑物施工的过程当中,对于应用到混凝土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着相关的严格操作规范规定。因此,如果相关施工人员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过程当中,并没有对其进行严格的施工控制,那么就会导致其施工操作的不当,致使混凝土出现结构裂缝的现象。同时,由于混凝土自身的结构存在着一定的脆性,因此在进行拼装、吊装等工作时,必须要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由于装吊设备的安装不当,导致混凝土内部结构受损,致使其裂缝现象的出现。
        (四)维护工作落实不到位
        在混凝土浇筑完毕之后,需要对其混凝土结构进行良好的施工养护、维护工作,这样才能够保证其整体的施工质量。因此,在施工完毕后,施工人员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浇水作业,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高其整体的稳固性,同时也能够保证其内在形变的稳定性,进而减少开裂现象的产生。

但是,在当前阶段的施工过程当中,由于很多施工人员未能在良好的环境下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有效的养护、维护工作,同时也没有做好对混凝土的密封工作,那么就会导致混凝土经过环境的侵染,而使其内部出现收缩,变形的现象,进而就会导致混凝土裂缝现象的产生[2]。
        二、提高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技术的措施
        (一)合理选择、配比原材料
        首先,在进行混凝土配制的过程当中,如果其工程的要求需要吸收率较大的骨料时,那么一定要增大对于混凝土的干缩性。对于配备径粒较大的骨料时,则可以适当的降低混凝土当中的水泥浆用量,这样才能够有效地降低其混凝土的干缩率,进而减少开裂现象的产生。当准备的混凝土当中的水分较多时,就可以通过掺入粉煤灰来降低其自身的水化热,还能够有效地降低其整体的水泥用量和水量,进而保证混凝土自身的收缩体积不会增大。此外,为了有效的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可泵性,避免其出现泌水现象的产生,也可以添加高效减水剂。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降低其裂缝现象的产生。其次,在进行混凝土配合设计的过程当中,也需要相应设计人员深入施工现场,并根据现场所要应用的水泥浇筑工艺以及振捣工艺,还有相应浇筑模板的构件截面实际情况来进行相应混凝土的配比设计,同时也要依据现场的施工原材料对其配比的成分比例进行调整,这样才能够通过混合料的有效应用,来降低水泥用量和水热化,以此才能够减少其整体结构裂缝现象的产生。
        (二)加强对混凝土结构的设计
        在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过程当中,设计人员最好选择中低强度的混凝土,尽量避免应用高强度的混凝土,这样才能够保证其整体的结构形变能够在可控的范围之内。同时,如果要做大面积的混凝土施工,则需要对其表面的收缩裂缝进行有效的控制。一般可以在其台面通过增加钢筋的分布用量来有效地降低混凝土裂缝的宽度,并增加其整体的结构整性能,进而保证其裂缝能够有效地减少,同时也能够降低裂缝开裂的宽度[3]。此外,在进行大面积混凝土施工的过程当中,相关设计人员也最好按照温度裂缝的具体要求来对其水平施工缝进行有效的设置,并且还要对其进行分块化的处理,这样才能够有效降低其混凝土结构的裂缝现象。与此同时,在进行相关处理时,也可以设置必要的连接方式来降低裂缝现象的产生。
        (三)完善混凝土施工的工艺
        对于混凝土的施工工艺选择,需要对其进行混凝土建筑完成之后开展相应的测量、定位、弹线等准备工作,同时也要禁止大宗材料的吊卸工作,这样才能够减少对于混凝土的结构破坏程度。同时,相关人员在进行小型设备的吊卸工作时,还需要考虑选择加密横杆和立杆,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升其整体的支架刚度,从而减缓其整体的抗冲击能力,对混凝土表面起到相应的保护和散力的作用,进而有效地降低其底板出现裂缝现象的产生。
        (四)落实对混凝土的后期维护、养护工作
        为了有效地保证混凝土的结构不会产生裂缝的现象,就需要在其施工完毕后,对其进行相应的养护、维护工作。首先,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保温养护,然后再适当提高养护环境的温度,这样才能缓解其降温的速度,进而缩小其内外的温度差。此外,在进行现浇板浇捣的养护工作时,也要对混凝土进行有效的控制,保证其不会因为失水过多导致混凝土过硬,进而引起收缩裂缝的现象。
        总结
        为了有效地提高混凝土自身的载荷能力,减少裂缝现象的出现,需要相应建筑人员对其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的勘察,明确其整体的施工环境,依据当地的环境气候设计出相应的混凝土施工工艺,这样才能够将其裂缝结构出现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也需要对其施工人员进行有效的监控,这样才能够保证每个施工阶段,都能够符合相关的规定,进而使结构裂缝能够控制在一定的程度之内。
        参考文献:
        [1]梅智凯.混凝土建筑结构裂缝控制的技术措施研究[J].中国建材科技,2018,27(04):39-40.
        [2]刘杰.混凝土建筑结构裂缝控制的技术措施初探[J].建材与装饰,2018(33):87-88.
        [3]王菁秋.混凝土建筑结构裂缝控制的技术措施[J].农家参谋,2017(23):2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