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桥建设中混凝土施工问题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宋佳斌
[导读] 摘要:道桥作为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部分,若其质量不过关,不仅会影响城市美化建设,还会引发道路安全问题,而近几年,道路桥梁总是出现各种事故,这些事故施工的安全性与施工时所用的材料——混凝土有着直接的关系。
        黑龙江省钜坤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道桥作为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部分,若其质量不过关,不仅会影响城市美化建设,还会引发道路安全问题,而近几年,道路桥梁总是出现各种事故,这些事故施工的安全性与施工时所用的材料——混凝土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混凝土在道路桥梁的施工时所出现的问题及常见的施工对策是很重要的,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通过分析道桥建设中混凝土施工的要点,综合概括了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
        关键词:道路桥梁;混凝土技术;常见问题
        前言
        任何城市,若没有较高的交通水平,其城市化水平都难以提高。因而,作为城市交通重要组成部分的道桥,其质量也间接影响着城市化水平。当前,评估道桥施工质量已成为了城市交通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需要分析道桥施工中混凝土常见质量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给出应对策略,以此更好的提升道路桥梁施工质量,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1.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常见问题
        1.1混凝土裂缝问题
        在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是比较常见的一大问题。混凝土中出现裂缝,不仅会导致混凝土强度下降,减弱混凝土的承载能力,严重的,还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说,混凝土裂缝的出现,为道路桥梁工程埋下了不小的隐患。分析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原材料质量差。制造混凝土所使用的水泥标号过低,水泥受潮,放置时间太长,骨料质量差等因素都会导致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差,从而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施工操作不规范。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配合掌握不好,没有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进行配比;灌浆时,振捣太猛,又或者振捣不足,从而破坏混凝土整体结构;浇筑完毕后,由于自然原因,导致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存在差别,从而受到不均衡的预应力作用,破坏混凝土整体结构等。
        1.2蜂窝麻面问题
        蜂窝的现象就是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的一种酥散和无强度的状态。由于混凝土没有得到充分的搅拌,使得混凝土搅合不够均匀,其和易性变差,振捣稀疏;混凝土石子、砂、水泥三者混合比不恰当或者加水量不准,混凝土中石子多、砂浆少;下料量不准确或者过高,石子集中过程本需要设置串通却没有,造成了砂浆与石子离析,混凝土部分分层下料不均,导致振捣不实,出现漏振或者振捣时间不充分;模板缝隙没有堵严密,使得水泥浆大量流失;钢筋间间隙比较大,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柱、基础、墙根部未没有做充分的准备就加灌上层混凝土。所谓的麻面现象就是在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的缺浆和许多麻点、小凹坑而形成的粗糙面,但是钢筋没有外露其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模板表面比较粗糙,模板表面卫生工作不当,其表面上水泥浆渣没有得到清理,拆模过程中混凝土表面被粘坏出现小凹坑;模板保湿度不够,没有按时浇水湿润,湿润时间不够充分,构件表面缺乏水分,而混凝土又需要过分地吸收水分,这就使的混凝土表面出现严重的失水,从而出现麻面;模板拼接处不够严密,出现局部漏浆现象,而且模扳表面隔离剂涂抹不均,或有些局部漏刷,致使混凝土表面与模板不能充分的粘结,从而出现麻面;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气泡的处理工作不当,其没有被完全排出,而是只停留在模板的表面,从而形成麻点。
        1.3技术管理问题
        由于工程现场条件复杂,突发状况较多,技术管理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此也会产生一些问题。如:桩顶面标高不够。因为技术管理不到位,施工过程中对桩顶标高失去控制,对预留混入泥浆段的混凝土灌注长度计划与现场不相符合,凿除桩顶泥浆段桩身后,桩长已不够长度。大承台表面混凝土出现裂缝。其原因是大体积混凝土未设降温管,混凝土养生不到位。混凝土接缝处错台。是由于模板安装质量不合规,振捣时模板变形跑模。混凝土表面色差大,有明显水纹。

其原因是墩身混凝土材料厂家不是同一厂家,材料色度差别大,模板脱模剂质量差,混凝土泌水。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够。是由于混凝土保护层垫块安装数量不足,垫块厚度不标准。
        2道桥建设中提高混凝土施工效果的对策分析
        2.1温度裂缝的解决方案
        针对混凝土出现的裂缝问题,就其形成原因我们可以加强温度控制。为了避免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加强混凝土的搅拌过程控制。在搅拌混凝土时,需要不断地注入冷水,以此降低碎石的温度,从而混凝土浇筑温度达到最低点。骨料级配合比应合理,可以适当的选用一些添加剂,需选用一些干硬性的混凝土,尽可能少的使用水泥,主要是为了有效地减少水泥产生的水化热。应掌握好施工的季节和注意天气的变化,积极做好施工的防护措施。施工应该选择在的春季或者是秋季,应尽量避免夏季或冬季,这主要是因为春季或者秋季的温度比较适宜。如果要在夏季施工,就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尽可能避免混凝土直接暴晒于太阳之下,于此同时还要加强控温措施,要使浇筑厚度降低到最低,以充分利用浇筑面进行散热,应在混凝土里面铺设有冷水管道,以达到降温的效果。注意科学合理地安排各道工序,并加强混凝土外露面的防护工作。
        2.2蜂窝麻面问题的解决方案
        要加强模板表面的清理工作,清理掉表面粘有的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保证模板表面的干净。在浇灌混凝土之前,模板充分浇水湿润。要保证模板缝隙的严密性,使用油毡纸或者腻子将其堵严。注意模扳隔离剂选择和涂刷过程,应该选用长效的,保证涂刷的均匀性,杜绝漏刷。还应该注意引气剂的选用,通过严格地调整混凝土水与灰的比例、严格控制胶结材料及外加剂的用量和严格把握振捣时间,也可以解决混凝土蜂窝麻面问题。
        2.3技术管理问题解决方案
        强化施工组织管理,改进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好混凝土外加剂质量,混凝土充分拌和,减少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的坍落度损失,泵送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80±20mm,保证混凝土入模质量和振捣密实。强化施工技术管理,建立工序责任制,工班安排专人对桩混凝土灌注进行管理,对预留凿除桩长度,根据泥浆比重和施工条件确定,并预留凿除余量,保证凿除后桩长符合设计要求。大体积混凝土要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混凝土中设降温管,通过循环水把混凝土水化热排出,以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改善混凝土养护环境,表面覆盖并洒水养生到位。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使混凝土中含气量达到规范要求,一般含气量控制在2~4,模板设计要便于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排出气体,混凝土振捣到位,不漏振、不过振。模板设计制造要保证质量,面板厚度应不小于6mm,板肋质量和间距符合要求,模板安装符合施工对混凝土的检验要求。混凝土灌注前对模板底部认真清理,控制混凝土的灌注入模温度为5℃~300℃,入模时模板温度为5℃~350℃,保证混凝土灌注时的坍落度和良好的工作度,通过控制混凝土和模板温度,防止混凝土过早凝结,确保混凝土不漏振。加强对混凝土材料质量的控制,改进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中总碱含量不大于3kg/m3,降低水化热,确保混凝土养生质量。改进模板安装质量,严格控制模板开裂、变形跑模。选择厚度合格的混凝土保护层垫块,足额安装,并安装牢固。
        3总结
        道桥建设中常见的混凝土施工问题及对策是我国重要的研究对象,总的来说,我国的道路桥梁的发展前景还是广阔的,虽然与国外相比还是有许多缺陷的,其的发展还是不够稳定,不够成熟,还是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但我相信,只要加强管理,注意培养施工人员整体职业技能,责任具体落实到人,对突发状况有应急预案等措施,依然可以保证道桥建设中混凝土工程的建设质量,希望将来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可以更加快速地满足现代工程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海涛.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J].山东建筑与装饰,2012,(05):37-38.
        [2]吕建兵,梁馨予.道桥建设中混凝土施工问题以及对策[J].四川水泥,2014,(12):2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