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陈中凤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3期   作者:陈中凤
[导读]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领域的工程建设不断完善。
        江苏禹利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  224100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领域的工程建设不断完善。其中,水利水电工程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保障工程,不仅将为现代人提供良好的生活保障,而且将为城市水资源的利用和抗洪抢险提供大量帮助。但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的需要,为了有效降低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必要对实际影响进行分析,找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并最终为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建设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效果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影响
        导言: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如果破坏太严重,就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存。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基础设施,在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各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都需要水利水电工程的支持,这也使得水利水电工程不断增加和扩大。但是,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自然环境,破坏人们的生活环境。可见,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生态环境影响及相应保护措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现代城市的不断扩张,水利水电工程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加强水电的应用对缓解能源短缺、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加强水利水电建设,不仅可以实现生态环境的合理保护,而且可以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新时期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要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合理保护生态环境。此外,国家还应分析水利水电工程的具体运行情况,发布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和运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生态经济价值,提高生活质量。
        2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水利工程建设对人文环境的影响
        结合水利工程建设现状,对人类环境的影响因素如下:(1)对于一些大型水利工程,由于占地面积大、工程量大,将影响工程周边的交通和经济条件,而要实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2)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整个过程都会引起土壤结构的变化,会严重影响当地的气候、气温等因素。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将影响人类环境建设的价值,限制水利工程的可持续性;(3)在一些水利工程中,由于经济支出较大,将严重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和生产质量。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中,项目管理者应注重对水文环境的保护,通过各项工程的整合,实施对人类环境的保护,体现工程建设的可持续性。
        2.2水利工程建设对水质、水温的影响
        通过对水利工程建设现状的分析,发现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对水质和水温的影响也比较明显。例如,在河流上修建水利工程,将在大坝上形成广阔的水环境,导致库区水动力条件发生一定变化,流速增大,水环境质量和温度发生一系列变化。而且,库区水质变化后,大坝下游水体将受到河流大流量的影响,从而影响水质的变化。如果这些水污染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将影响河道水流的污染程度,制约水利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3水利工程建设对水环境的影响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对水环境的影响比较明显,具体影响因素如下:(1)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由于建设后建筑物的存在,会改变原来的水流速度,而在建设中,当部分直流电被切断,大坝周围的水流速度会加快,降低大坝工程的稳定性:(2)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设计中,河流上游明显比下游宽。在上游流速缓慢和下游流速缓慢的影响下,当河流处于干涸期时,会减少水流,影响水环境质量;(3)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后,当工程周围有水库时,水位将逐渐升高,这些现象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水的动力条件。因此,在当前的水利工程建设中,要以保护水环境为重点,通过完善各种水环境保护方案,提高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


        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及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3.1合理运用生态水利理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整体经济呈直线增长,加快了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我国各地的城市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水利水电工程。近年来,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已成为城市生态水利工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破坏可占到总破坏的三分之一,而实际运行过程中对生态的需求可达到五分之一。目前,我国水利建设的主要施工因素仍然是建材,但大部分建材无法再生。如果我们不及时控制这种局面,将会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因此,将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应用到水利建设中,不仅可以大大减少能源浪费,而且可以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
        3.2 针对工程水污染的处理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没有很好的办法解决工程建设中的污水排放问题。处理的主要污水有消毒、浮质去除、除磷等,因此,加强污水处理不仅可以去除污水中的有毒有害因素,而且可以减少对整个城市水资源的污染,充分利用工程建设产生的污水。而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随意排放的情况并不少见。污水排入生态环境水资源时,不仅会对水资源造成破坏,还会影响水文条件。因此,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可以利用清洁技术进行生产,提高生产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这样才能减少项目建设产生的污水对生态环境水资源的污染,也可以利用处理后的污水灌溉农田。
        处理后的污水中含有多种元素,包括作物生长过程中所需的营养物质,可以大大提高作物的产量。同时,在工程建设污水处理过程中,也可以采用现代化的污水处理工艺和手段,实现污水处理。由于现代污水处理工艺和手段可以从根本上处理各种污水,如生活污水、工程建设污水、试验污染、工业污水等,所以我们针对本项目在水污染处理过程中的问题,将现代污水处理技术和手段应用到处理工作中,从根本上减少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进步。
        3.3加强对建设污染源的治理
        在对污染源建设造成的生态污染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施工污染源治理,可以通过循环经济的方式进行。水利建设与建设之间可以形成一种能量交换或循环系统,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这样就形成了二次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尽量减少使用对环境有害的材料,尽量减少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施工污染,使施工材料和施工材料生产向绿色、清洁、无污染的方向发展,从而有效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2)它可以调整和优化建设的整体结构,促进水利建设的绿色发展也是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环境应用的有效措施之一。根据当地空气质量改善要求,要建立严格的施工准入门槛,积极开展区域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新建、改扩建钢材、石化、化工、焦化、建材、有色金属等项目,等重污染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应符合区域和规划环境评价的要求,以有效控制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4结束语
        为消除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两者协调发展,有关部门需要采取完善法律法规、完善水利工程评价体系、应用先进科学技术等措施,提高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承载力等,实现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共同发展,同时保证水利工程建设和应用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时建平.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综述[J].四川水泥,2018(6):136.
        [2]李都智.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综述[J].陕西水利,2019(S1):210-211.
        [3]刘星,齐伟.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综述[J].江西建材,2017(2):109,115.
        [4]尚淑丽,顾正华,曹晓萌.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综述[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8(1):14-19,48.
        [5]梁武松.水利工程建设生态环境的影响综述[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8(9):68.
        [6]高文国.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综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5):1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