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23230219851022XXXX
摘要:为了保证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需要对施工现场加以管控,同时,构建完善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并充分发挥作用。另外,市政工程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竣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局面,也需要有效落实施工现场管理工作。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问题;对策
现阶段,我国在进行工程建设时采用的施工管理模式,已经由施工企业自主管理转变为了由政府进行监督、社会进行监理和施工企业进行管理的模式。虽然采用这种管理模式提高了管理的水平,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进行相关工程建设时,出现了更多的问题。尤其是在对市政工程的施工现场进行管理时,面临更多的问题。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引进更加先进的管理理念,制定完善的管理措施,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现场存在的各项问题。
1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现状
1.1缺乏现场管理机制
开始施工前,要有科学、合理地施工现场管理机制作为支撑,尤其是施工整体质量、施工进度和施工成本等方面。但是很多市政工程项目启动前,现场的管理机制在内容上缺乏明确性。一些工程建筑过程中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导致施工人员的工作职责不明确,施工现场出现了混乱,施工中使用的机械设备、施工材料等大量堆积和丢弃,不仅影响了施工进度,也给环境带来了破坏性。这些问题的存在,给市政施工企业造成了资源和材料的浪费,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也由此增多,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无法保障。为此,针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不仅需要完善的现场管理机制,同时,要明确和细化施工人员的工作职责,才能有效管理针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
1.2施工所用材料很难达标
市政工程开始施工之前,需要对于施工中用到的原材料进行严格和仔细的挑选的工作,但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无论是材料的采购,还是在运输和管理的各项工作中都会出现监管不严和产生纰漏的现象,原材料的供应链不稳定、运输和进场的过程中缺乏质监等保证性的工作,就会使得整体的施工材料质量难以达到标准,对于后续的施工工作产生了影响。
1.3安全管理意识淡薄,忽视技术管理
在市政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相关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不强,没有意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它侧重于市政工程项目的数量,但忽略了工程建设的质量,并且不考虑市政工程。施工期间和使用后的安全性不利于市政工程的长期发展。市政工程项目的建设不是为了经济利益,而是具有一定的公益性,为人民服务。因此,建设质量非常重要,将成为政府和人民关注的焦点。如果仅着眼于加快市政工程建设,那么建设进度却无视安全管理,将适得其反,并与最初的目标背道而驰,这不符合市政工程建设的要求。此外,现阶段市政工程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还不够高,缺乏安全意识。施工期间存在一定的隐患安全隐患。违规操作会增加市政工程建设的风险因素,不利于市政工程安全管理。另外,市政工程建设中的技术管理工作也被忽略,没有进行良好的技术交流,不能保证技术措施的安全性,不利于长远发展。
2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的针对性措施
2.1建立健全的现场管理机制
现场管理机制构建过程中,需要提前做好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工作,确保现场施工管理活动有效、有序地开展,合理配置施工资源,保障市政工程施工质量。另外,管理人员需结合施工需要,分析和评估施工人员、施工设备和施工材料,确定实际的数量,制定管理计划。另外,要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需要项目总负责全部负责施工建设的所有事项,组织和协调其他部门开展工作,明确管理机制中职权的划分,将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现场管理机制的执行,施工效率不仅得到提升,同时,缩短施工周期,实现了市政施工企业的发展目标。
2.2对市政工程建设管理人员的培训
专业的管理人员在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可以减轻很大一部分压力,如果想要提高市政工程建设管理质量,就得对市政工程建设管理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质量和水平。培训可以从两个阶段进行:第一,对市政工程的整个特征、发展情况、内容及要求要有一个详细的了解,还要从各方面考虑当地的条件,让管理工作更科学,进而体改管理的质量和效率。第二,对管理人员进行管理方式、内容等方面进行培训,工程建设的管理人员培训内容要包括:技术质量方面的培训也包含进度、安全方面的内容。在培训的过程中要帮助管理者对管理条例进行分析,还要对市政工程建设中可能会存在的问题做好预防措施,既可以让工程施工能够顺利实施,管理成本还能控制。施工管理人员对自身能力水平的提升要重视,端正学习态度,加深自身了解发现不足,为更好地进行工程管理工作创造条件。
2.3强化质量管理
质量问题是建筑行业最为看重的一点,它不仅包含了施工材料的质量,还包括施工的质量。首先,选择质量合格的施工材料才能保证建筑的合格,在施工过程中,要不断提高监督力度,保证施工材料的合格性,一旦出现偷换材料,偷工减料的现象必须要严惩,并在平时要时刻提醒。其次,施工质量也是极其重要的,施工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着日后的建筑,更有可能危害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时刻提醒施工人员将自己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在危险的地方贴出明显的警示标志,晚上不要呆在工地,工地要合理用电等等。只要施工质量和材料的质量保证了,才能保证建筑安全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最后,相关的管理人员应制定一套安全的防护措施,例如施工过程中的危险如何预防处理;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安全考察;出现危险的解决措施等等。保证了质量,才能保证安全。
2.4增强安全管理意识,实行有效的技术管理
市政工程建设应将安全放在首位,明确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根据实际需要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以实现安全管理目标。一方面,要加强对建筑材料的管理。由于市政工程涉及的建设项目越来越多,而且也越来越复杂,因此需要使用更多类型的建筑材料。如果建筑材料有问题,将给施工带来潜在的安全隐患,并影响施工质量。为此,应对建筑材料进行监督,做好质量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建筑材料的安全问题。所有建筑材料必须符合标准要求,并且所使用的质量测试方法必须按照要求进行操作和执行,切勿随意放置建筑材料;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加强技术管理工作,需要对施工计划中的技术进行审查,以确保技术的可行性。开展施工技术安全工作,并根据不同类型的工作派出相应的技术人员来执行操作。所有施工人员必须具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具有良好的培训记录,并以书面信息的形式进行管理。例如,在进行市政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时,首先必须确定要使用的混凝土浇筑技术,并根据实际施工要求确定该技术的可行性,如果发生技术更改,则必须及时进行调整。
3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科技和经济发展快速,逐渐把市政工程建设的重要性体现出来了,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一定要保证其工程的质量。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结合工程自身特点,探索出有效的控制措施,这样才能够推动市政工程的发展,促进城市、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健.试论加强市政工程管理的问题及措施探索[J].装饰装修天地,2019(20):115.
[2]李东正.试论加强市政工程管理的问题及措施探索[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8):2357.
[3]齐晓明.试论加强市政工程管理的问题及措施探索[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8):2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