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疏勒河流域水资源局花海灌区管理处 甘肃玉门 735211
摘要:中国是典型农业型国家,农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生活水平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维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必然离不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既能够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同时也为农业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作为农业基础设施中重要的一环,可以说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基础,对于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农田水利;生态农业;设计
一、农田水利工程的含义与功能
1.1农田水利工程的含义
农田水利工程可从广义与狭义角度进行阐述。如从广义角度进行阐述,则农田水利工程对于农业生产有着重要作用,也可以说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所在,是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其对于农业发展而言,不但可以满足农业从业者对于农田灌溉的需求,且在自然灾害、盐碱地改良以及水力发电、农村饮水等方面都能发挥作用。而从狭义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阐述,则是在农田生产过程中为了防止干旱以及水涝等自然灾害的发生而设计的农业基础设施。由此可以认定,农田水利工程对现代农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也对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1.2农田水利工程功能
农田水利工程功能方面主要有两点得以体现:第一点,水资源的利用。农田水利工程在功能方面还可以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如某地区水资源匮乏,则可以通过跨地区进行工程调水,以此满足干旱地区对水资源的需求,确保水资源得以合理应用;第二点,可满足农田灌溉与排水。对于农业发展来说,水是必不可少的资源。而农田水利工程则能为农业生产与发展提供充沛的水资源,通过灌溉系统的建设,充分满足了农业对水资源的需求。
二、生态农业思路下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2.1蔬菜大棚
蔬菜大棚是农业种植过程中的重要形式,使用具有良好保温性能的塑料薄膜稳定二氧化碳,将大棚内温度维持在一个稳定值,从而为蔬菜水果的生长,营造一个温暖舒适的空间,实现农作物反季节种植。蔬菜大棚的出现,使人类摆脱了季节对于蔬菜水果的限制,不仅能够降低反季节蔬菜水果的价格,极大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还能够为农业从业者创收,提高农民人均收入水平。然而,蔬菜大棚中的农田水利系统并不完善,使得农民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劳作受到限制,难以实现生态农业目标。
2.2蔬菜大棚农田水利系统设计
(1)水源。农作物生产发展中水占有重要地位,水的品质影响着农作物的品质,而水源决定着水的品质,因此在农作物的灌溉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控制水源。随着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深入,雨水将成为重要的灌溉水源,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如何储存雨水成为水利工程建设重点。笔者认为,可以在黄河以南等降水量丰富的地区利用储水池保留雨水,再利用相关净水设施,对自然雨水进行净化作为灌溉水源。至于相关净水设施,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的净化功能,例如在储水池内及周围人工种植一些利于水质净化的植物,实现水质净化。
(2)高压灌溉。高压灌溉不同于普通的灌溉系统,需要根据灌溉对象进行调整,充分考虑不同季节同农作物的灌溉需求,设立滴灌和喷灌两种灌溉方式。根据季节不同以及农作物的灌溉需求不同,采用不同的灌溉方式。一般而言,高压灌溉系统主要分为3级:主管道、支管道和毛管道。主管道主要分布于各个大棚的公共区域,负责为各个大棚输送水源;分管道主要指各个大棚内部管道,负责大棚内部水源输送;毛管道主要对农作物进行灌溉。管道之间的衔接需要充分保障其稳定性,可以使用UPVC管,以保证灌溉系统整体实用性。
(3)低压灌溉。与高压灌溉不同,低压灌溉解决的是土质问题。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以及产量需求增大,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化肥被大量使用,从而导致了土地盐碱化加剧,这本身是对土地资源的一种破坏。因此,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在蔬菜大棚的种植过程中,需要尽量使用动物粪便等有机肥,以减少对土地的破坏。
同时,对于已经破坏的土地,需要定时对各个田地进行休耕洗盐,恢复土地肥力。目前农田洗盐很多方法,本文建议采用洗盐压碱处理方法,这种方法既简单又经济实用。首先在盐碱地中注入淡水,充分浸泡土壤,3~4天之后将水排干,然后对田地进行暴晒,深耕后继续浸泡,如此反复几次,通过不断进步而降低农田盐碱浓度,使其恢复正常。
(4)排水。与灌溉系统具有同等地位的是排水系统,排水系统是否完善关系到大棚中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因此,排水系统也是生态农业的重要一环。目前,我国大部分排水系统都采用硬质材料,由于排水渠道的封闭隔绝,使得土壤与排水之间的物质交换受到了影响,切断了土壤和有机物之间的有机联系,导致了土壤土质的变化以及水质的恶化,严重影响生态环境。排水系统最好选用土壤或者有机材料,最好是由土砌成的明渠,同样在明渠中建议充分覆盖植物,既能够起到固定土壤的作用,又可以充分改善水质,保障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5)降渍。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如果降水量过大,地下水位过高或者排水系统不完善,就会导致农田土壤过于潮湿,严重影响农作物根部与空气的接触,降低土壤肥力,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或死亡。为了给农作物提供良好的生产环境,防止耕地渍水,降水量过大或者地下水位过高的情况下,需要充分控制耕地内水量。可以将地下水位置控制在地面下60厘米以下或者增加排水渠道,以将过多的水排出,保证农田水量适宜。在具体操作上,可以将土壤中多余水分通过土工布渗透到暗管中,最后流入排水系统。
三、做好农田水利工作的措施
3.1提高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关系到水利设施能否长久使用,因此,良好的责任意识至关重要。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分布的地区内,水利政府部门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协助建设施工单位做好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工程质量,一旦发现质量问题,相关单位需要第一时间发现并及时通报、制止、处理,以确保水利工程保质保量完成,这也利于工程建设完成移交当地管理部门后卸下责任,从而降低运行成本和沟通成本,保证工程质量。同时,管理部门的介入也有利于其全面掌握水利建设的情况,针对本辖区内水利工程建设,提出整体思路,确保本地区内水利工程系统的连贯性。
3.2严格控制施工管理
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加强水利系统管理改革。规范施工管理,从项目立项到施工都要严格履行项目责任制,规范招标投标制度和监理管理措施,保证项目从立项到施工完成各个阶段的严格规范进行。同时,在招标投标以及施工建设中,需要签订合乎法律规定的合同,充分尊重法律,据合同进行验收,确保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四、结语
生态农业并不是凭空形成的,它需要传统农业提供必要的种植经验,在此基础之上利用现代科技成果来协调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要严格遵守生态农业的主张,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合理利用水资源、优化灌溉水源、改善灌溉模式。本文中提到的蔬菜大棚水利工程融入了生态农业的设计理念,将高压低压灌溉系统充分结合,合理设置排水系统,完善生态环境,在传统农田水利向生态农业的改造道路上做出了大胆尝试,为农田水利工程在“生态农业”思路下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参考文献
[1]马霄航.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J].山东工业技术,2016(19):89-90.
[2]陆琪.农田水利工程在“生态农业”思路下的设计[J].净水技术,2016,35(S1):170-172.
[3]邹晓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J].农民致富之友,2015(21):169.
[4]金哲虎.农田水利工程与生态农业建设[J].吉林蔬菜,2014(8):55-56.
作者简介
周静(1970.6.7-),女,汉族,助理工程师,大学本科学历,研究方向:灌溉管理、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地下水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