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港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龙口 265700
摘要:港口航道工程与护岸工程是对外贸易和港口航道码头作业的基础设施,也是确保港口作业和运输安全的基础保障。港口航道施工的质量严重影响着港口航道的运营安全、工程寿命和施工成本。基于港口航道的社会安全与经济效益,本文探讨港口航道施工关键技术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旨在为我国港口航道及护岸工程的建设、疏浚提供一些参考建议,优化施工企业港口航道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港口航道;护岸工程;施工技术
引言
在大力推动航运业发展的过程中,港口航道是非常重要的物质基础,若没有科学的港口以及航道建设,若港口及航道无法发挥自身的作用和价值,航运运输势必会受到直观的影响。因此,在积极推动航运业发展的今天,必须注重港口以及航道的建设。港口航道属于技术密集型的综合性工程,整体优化它们的施工质量,在科学应用施工技术的同时,还应该辅之以完善系统的控制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综合性提升港口航道的建设成效,也才能真正发挥港口航道的重要作用。
1港口航道施工技术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展现出了蓬勃的生机。世界贸易组织的加入更为我国的对外贸易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此外,我国海洋探测技术的发展为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条件,海洋石油平台的建设也促进了港口航道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港口航道的功能需求与日剧增。为了应对港口航道发展的新需求,国家在港口航道建设方面做出了一下调整:(1)增加港口航道的数量。(2)扩建大型海航和内河港口。(3)建设多功能性大型综合港口。港口航道与护岸工程在建筑施工中属于难点工程,特别是大型港口航道的施工面对复杂的环境,对于施工技术要求较高。为了满足港口航道建设的新需求,我国港口航道施工质量控制应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并逐渐的向专业化和标准化管理转型。
2港口航道的疏浚工程的施工技术控制措施
在港口航道的建设过程中,疏浚工程是非常重要的工程,也是比较系统科学的工程项目。在疏浚工程的开展过程中,既要对航道的水域宽度以及深度等进行科学的锚定,同时也要对港口的吞吐量进行精准地把握,在此基础上采用科学的疏浚工程施工技术来整体优化港口及航道的通行能力。
2.1制定疏浚工程的实施规划
在港口航道的疏浚工程中,为了减少疏浚工程对港口以及航道正常通行的影响,同时有效提升疏浚工程的开展效率,整体提高疏浚工程的开展质量,必须结合实际需要以及港口航道的布局走向等做好疏浚工程的规划管理,整体提升疏浚工程的开展成效。一方面,在疏浚工程的开展前期,应该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既要规划疏浚工程的开展区域,同时也要规划疏浚工程的开展周期,当然还需要对疏浚工程的开展条件等进行精准全面的衡量。特别是在疏浚工程的开展过程中,应该明确开展步骤以及计划,以有效规避疏浚工程对港口航道正常通行的影响。另一方面,在疏浚工程的开展前,还应该做好翔实全面的技术准备。
2.2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以及仪器
在港口航道疏浚工程的开展过程中,为确保工程质量,应该积极选用一些先进的施工技术以及仪器设备。施工技术的科学应用,既能够提升疏浚工程的整体开展效率,同时也能够充分按照疏浚工程的施工方案来进行精细化作业。当然,为突出技术应用的整体成效,在实践过程中,人们更多将技术应用以及管理等统筹结合起来,以便整体提升疏浚工程的开展质量。同时,疏浚工程可能涉及水下作业,比如在航道清淤作业中,施工人员需要长期在水下进行作业。为提升清淤工作的精准性,在港口航道的疏浚工程中,需要借助先进的仪器设备进行检测,以便及时发现港口航道淤泥相对比较严重的区域,同时应用先进的仪器设备,还能够在检测过程中明确港口航道的淤积物,继而选用针对性的挖掘设备。
3港口航道施工关键技术
3.1试挖
港口航道与护岸工程在正式的施工之前想要做试挖。试挖作业由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执行,目的是通过试挖了解实际的工程情况,并调整施工参数,以确保航道挖槽的专业化和精准性。不同的港口航道基础条件不同,影响因素也存在差异性,因此试挖过程中需要因港制宜,结合港口实际的环境因素和开挖情况分析问题,评估开挖风险和质量控制要点,为正式挖槽奠定基础。
3.2挖槽
港口航道挖槽采用信息化、专业化的挖槽设备。在正式开挖之前需要按照试挖的参数调整开挖设备,并以试挖的基础数据为参考组织开挖。在开挖的过程中,对需要迂回施工的区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判断开挖条件,并对漏挖的地方重新开挖。但为了避免对统一区域重复开挖,正式开挖要严格按照开挖参数调整船位。开挖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分析开挖情况,发现开挖问题技术补救,以防小误差发展为大问题。
3.3输送泥浆
泥浆输送是航道护岸工程中的重点技术,也是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输送泥浆过程中的施工质量严重影响着护岸工程的质量。当施工不当时易引起护岸或码头塌方,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输送泥浆过程中关键要控制好时间。一些作业繁忙的港口来往商船较多,影响输送效率。施工企业应该合理安排输送泥浆的环节。一些老航道或繁忙航道可以采用水下管道敷设的方式输送泥浆。水下深度一般为2.5米,深度不足的位置需要重新挖槽,再敷设管道。输送泥浆的管道敷设前需要实际考察水下环境,了解地形,结合实际情况敷设管道。不符合管道敷设条件的采用其他方式输送,如船舶输送。船舶输送适合距离沿岸较近的护岸工程施工,且需要安排好进出航道的作业时间,错开港口航道繁忙时段。
3.4拓宽
港口航道扩宽一般从两侧开始。首先需要对原有的老航道护岸工程、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进行清除,然后开挖扩宽,最后结合海岸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及相应的施工技术对新航道两侧进行护岸。港口弯度不同时需要采用不同的施工材料护岸,护岸的重点以护岸工程的安全性为首要原则。
3.5分道
港口分道是的目的是为了丰富原有航道的功能。分道工程需要增加和改善港口航道的基础设施设备,建立或增设新的航运设备,如基站。部分航道工程分道与拓宽要共同实施,在拓宽的基础上进行分道,提高港口航大的等级。一般航道拓宽、分道后需要加深航道,并对港口航道码头重新规划,对功能进行分区。
4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港口航道施工需要科学化的规划与精准的参数支持,需要综合考虑各类影响因素对于工程的影响,通过科学的设计与规划,将各类影响因素最小化,并通过采取有效的施工技术加强质量控制。简而言之,港口航道施工技术控制要点在于专业化和标准化的管理。为此,在施工前施工单位首先要实地考察,做好施工测量工作,准确测量港口沿岸的水准点和线路,依据设计标准精准的确定水准点的范围,并做好边桩的设置。混凝土施工时要加强动态化管理,严格按照标准配比混凝土、运输、施工,并在施工中做好混凝土强度的监测及施工后的养护。对于一些繁忙的港口或繁忙时段的施工作业,施工企业在组织施工时一定要合理安排好作业时间和作业点,将港口航道划分为不同的施工区域,有层次的实施施工,以免对商船造成影响。
结语
在港口航道的建设过程中,为整体优化建设质量,应该做好基本工程、疏浚工程以及施工技术的管理控制等工作,科学规划施工建设方案,做好建设材料的精准把控,整体优化设计水平与质量,做好完善的技术准备工作,整体优化港口航道的建设力度,全面推动航运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巧志.港口航道施工工艺探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