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继电保护检修安全风险及解决措施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4期   作者:刘鹏宇
[导读] 摘要:本文阐述了变电站对继电保护装置的要求以及变电站继电保护工作的主要内容,然后分析了继电保护检修中存在的安全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措施,旨在给同行业工作人员提供有益参考。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通供电分公司  226000
        摘要:本文阐述了变电站对继电保护装置的要求以及变电站继电保护工作的主要内容,然后分析了继电保护检修中存在的安全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措施,旨在给同行业工作人员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变电站;继电保护;检修安全;风险分析
        1 变电站对继电保护装置的要求
        1.1逐级配合
        在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坚持分步协调的原则,适当调整电网系统上下层的继电保护装置。然后,采用分层的方法进行设置,一旦变电站内部的输电线路出现故障,故障区域可以快速隔离,从而保证其他区域的正常供电。例如,如果变电站中的一个电气设备和输电线路出现故障,工作人员必须隔离电气设备和输电线路出现故障的区域。
        1.2稳定性的要求
        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继电保护装置必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一旦变电站出现故障,继电保护装置的误操作将导致变电站的异常运行,从而影响整个电网系统的稳定运行和供电质量。因此,为了保证继电保护装置的稳定性,有必要选择合理、可靠、方便的继电保护装置进行维护。
        1.3动作时间的要求
        除了对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逐步协调和稳定性的要求之外,动作时间的要求也非常重要。如果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装置出现故障,故障区域在短时间内无法隔离,这将影响电网系统的正常供电。因此,在变电站运行过程中,考虑到出现的安全风险和故障,相关人员必须尽快缩短机电保护装置的故障响应时间和排除故障的时间,以确保电网系统稳定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变电站继电保护工作概述
        2.1继电保护工作内容
        电力系统经过长期的发展,如今已经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变电站继电保护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统变电站继电保护二次回路为可见的二次接连线,到了变电站这里,已经转变为抽象的网络数据流,变电站系统的继电保护检修工作也通过网络数据流传递信息的方式进行。变电站继电保护工作方式的改变,是信息时代到来导致的必然结果,对人类劳动进行了解放,进一步使工作效率得到了提升。由于变电站检修复杂程度远高于传统的变电站,因此,需要更加注重变电站继电保护检修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性,提高现场作业的规范性,加强安全风险管控。
        2.2继电保护检修工作特征
        与过去的继电保护检修工作不同,随着变电站技术水平的提高,继电保护检修工作的特征也发生了变化,具体包括以下几种:1.一次设备智能化的发展,使得保护检修工作面临着更大的压力。虽然变电站的运行是以一次设备智能化作为基础的,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很难实现一次设备智能化,通常情况下智能化一次设备都是由智能组件与常规一次设备组合而成。在变电站中虽然有光纤网络以及电子式互感器,然而想要顺利实现一次设备和保护之间的数据交流,还是存在着较多的困难,还需要进行改进。
        3变电站继电保护检修作业安全风险管理的具体方法
        3.1现场勘察
        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工作开始前,工作人员应根据变电站的实际情况对维护现场进行现场检查,并制定相关的维护程序。其中,现场踏勘主要是调查项目施工现场的各个方面,了解和掌握设计图纸上标明的施工内容和施工重点,然后详细分析变电站设计中使用的设备和输电线路的运行状况,及时评估进入施工现场的设备和材料的状况和问题。此外,还应详细分析维护操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完成现场勘察工作后,工作人员必须通过书面报告总结和评估现场维护工作,形成完整的现场勘察报告,为今后的风险评估和维护工作提供参考。

例如,2015年,国家电网企业运营维护部变电站维护小组的工作人员对35kv 变电站2号主变压器即将进行的吊装核心施工进行了现场勘察。对施工现场的危险点、现场布置、停电范围、拆除地点和吊装位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以便更好地了解情况,为确保施工有序进行奠定基础。
        3.2编制施工方案
        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具有风险因素高、过程复杂、规模大的特点。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根据维护工作的规模、使用的工艺技术和风险因素制定施工维护计划,并细化维护工作的工作流程。然后,在操作活动列表中填写整个维护工作中涉及的维护项目,便于维护人员理解基本操作项目。同时,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方法对每次检修作业的内容进行分析,形成完整的工作危害分析记录表,以确保检修作业的有序进行。
        3.3风险评价和预控
        在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中,风险评估是工人维护操作安全风险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进行维护作业时,必须根据影响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重要因素,充分结合专业技术统一标准和相关原则进行风险评估,以反馈变电站的使用需求和电力用户的需求。此外,在维修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还应根据专业知识的要求充分考虑工作经验,在统一组织和分配维修工作的情况下进行维修工作风险评估,并将相关预控工作落实到位,为维修工作安全风险管理提供参考。例如,2017年,某省市供电分公司将加强施工现场工人的人身安全风险控制作为安全工作的起点,落实安全责任,提高维修人员的安全意识,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机制,强调安全第一,落实工作责任,通过决策和组织责任人,降低维修风险系数,确保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
        3.4加强风险识别收集继电保护装置的基础信息,并对这些基础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实现对风险的识别评估。在风险识别中较为常用的方法为专家经验法,具有简单、容易实施的特点,但是对辨识人员的经验和知识有着较高的要求,可能会发生遗漏关键信息的情况。通过专家与群众联合调查的方式来辨识状态信心中的各类风险,能够进一步提高风险因素的辨识细致度,做好风险的识别与防控。
        3.5检修过程的风险管控
        (1)一次设备的运维检修作业基于变电站,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促进电网系统设备拥有全新的维护技术。因此,在实施维修作业安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必须明确维修作业的技术要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针对变电站系统中设备的开启,在使用微机技术和电子技术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相应的电源波形图来调整电压跳变开关的具体位置,准确定位具体时间,确保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供电质量。②在微机技术下,工作人员应及时监控系统内设备的运行状态,了解和掌握设备运行的信息。③在自检功能下,应定期监控断路器的运行状态。发现问题后,必须在短时间内发出警报,然后向操作和维护人员提供有关故障位置的具体信息。(2)继电保护装置校验作业在变电站一次设备运行过程中,系统中的大部分设备通过光纤通信技术进行现场转换,实现数字传输。对于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通过网络收集数字信息,然后实施相应的监控和管理,以确保信息数据收集的真实性。因此,在实际校准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根据具体标准采用一对一的校准方法,通过光纤以太网电缆检测系统内部的设备,从而有效地处理故障问题。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变电站继电保护是电网系统运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它面临着不同维护工作安全因素的干扰。这就要求电网企业做好维护作业的安全风险管理,安排人员参观现场,通过书面报告总结和评估现场维护作业的情况,形成完整的现场勘查报告,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引入安全风险评估系统对维护作业进行风险评估和预控制,从而提高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1]叶刚进,戴世强.变电站继电保护检修作业安全风险管控策略[J].智能电网,2014(3):168-169.
        [2]孙茂春,张继忠.变电站继电保护检修作业安全风险管控策略[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1):174-175.
        [3]马小芸.变电站继电保护检修安全风险管控策略探讨[J].通讯世界,2014,000(015):106-106,1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