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寺大隆自然保护站 甘肃张掖 734000
摘要: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深入以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生活环境以及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林业生态建设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众所周知,林业资源是有限的,但是经济利用率是无限的,所以一定要进行平衡的取舍,促进二者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就创新林业经营体制与森林资源保护的关系进行了探索,仅供参考。
关键词:创新林业;经营体制;森林资源
如今,我国森林资源正在逐步减少,很多树木品种面临灭绝。尤其是在我国环境越来恶劣以及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的情况下,出现了很多灾害,比如病虫害、泥石流及洪水等。这些都严重破坏了我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也严重影响到了我国林业经营体制,所以一定要平衡森林资源的保护以及对其利用之间的关系。
一、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基本含义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指人们在开发利用森林资源获取自身所需产品的同时能维持森林系统的生产能力,强调既要实现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又要保证资源的可获取性,这些都离不开人类对森林系统的妥善管理和科学经营,只有这样,才能在不破坏生态系统和保证森林系统再生产能力的前提下使森林资源能够满足人类社会不断发展所必须的条件。
二、林业经营与生态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森林维护工作难度较大
森林中包含着多种多样的动物种群以及植物群落,而这些动植物正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对森林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各种乱砍滥伐以及非法狩猎等不法行为时有发生,对森林资源、森林物种多样性以及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影响和破坏。虽然有关部门出台了众多与森林资源保护有关的法律政策,并加强了对森林资源的管护力度,但森林资源管护工作人员的数量有限,而需要管护的森林面积过大,无形中增加了森林管护工作的难度。再加上部分地区对森林资源管护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投入的资源也较少,而且部分林区还存在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利益纠纷,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森林管护工作的复杂性。
2.林业资源管理体系不完善
由于我国森林分布范围较广且较为分散,不仅提升了森林资源管护工作的难度,也对我国林业资源管理体系带来了极大影响。一方面,部分地区林业资源管理新理念、新技术的应用转化以及推广等工作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使得我国林业资源管理工作水平提升较为缓慢。另一方面,部分地区的林业资源多元化发展程度较差,很多与林业资源有关的产业没有得到有效开发,不仅对林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以及林业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产生了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林业经营的创新与发展。
3.林业经营缺乏对森林保护的实践活动
现如今,国家一直都在强调林业经营与森林保护之间的重要关系。但是,很多林业企业在进行经营时,并不会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其只是想获得更多的生态效益。首先,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林业企业不会投入大量的资金与人力资源;其次,林业企业认为森林保护是一个周期性很长的工作,所以不愿意花那么多的时间浪费在这方面;最后,林业企业不做实际活动,是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森林保护与林业经营体制之间的关系。这样不仅导致了森林资源遭到了破坏,还抑制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国家一定要对林业企业进行有效监督[2]。
三、正确处理林业经营与森林资源保护的关系
1.重视林业资源
林业有三大体系,其中包括“构建完善的森林生态系统”。因为在生态系统中,森林资源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同时它也是林木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如果森林资源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所以一定要保证森林资源的可再生性,保证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重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是实现林业经营体制创新的关键与前提。
2.落实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理念
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理念是从森林资源分类入手,在全面、深入研究森林资源的特点和差异性的基础上,综合考量林业发展以及社会经济需要,并通过科学的统筹规划对森林资源进行合理调配。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更加重视生态发展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平衡与共同提升,提倡在贯彻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以长远目标和规划开展林业经营工作,对于林业生态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关部门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应对林业资源的功能特点进行全面分析,并将其科学划分为经济资源和生态资源两大类,然后将生态资源完全应用到生态建设和生态发展工作中。而经济资源则需要在确保生态环境稳定性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对部分经济资源进行科学采伐,从而满足社会经济对林业资源的需要。
3.退耕还林、统筹规划
在我国实施的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手段中,退耕还林属于较早的一项措施,虽然退耕还林的弊端很明显,会在一定阶段内阻碍农业和经济的发展,但用长远的眼光来看,退耕还林能够改善、优化生产结构。研究证明,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水土流失这一问题,退耕还林是更为长远的计划。同时,要注意因地制宜,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程度的破坏情况进行统筹规划,以实现森林的可持续经营。
4.加大监管力度
从地区管理者的角度来说,保护森林责无旁贷,对于乱砍滥伐、毁坏森林系统、滥杀野生动物的行为需按照相应法律法规予以严惩。由于有些地区较为偏远,管理较为松懈,使环境破坏者愈发猖狂,任何地区的监管者都应该切实承担相应责任,履行相应义务。不仅要防林护林,植树造林的工作也同样重要。对于破坏环境、乱砍滥发者要进行严肃处理,对于主动保护环境和植树造林的先进单位代表要予以奖励,宣传各单位以其为榜样,做到奖惩有别。
5.提升林业工作人员素质与专业能力
林业工作人员的素质与能力对林业经营水平的提升以及森林生态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这就需要有关部门以及林业企业重视并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素质与能力的提升。不仅应制定完善的林业工作人员培训计划,从而对林业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职业素养进行培养和提升,还应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以及奖惩机制,从而激发林业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促进林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
四、运用市场调节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创新林业经营体制与森林资源的保护,除了要遵循生态环境的规律外,还要尊重市场规律。要想保护森林资源,就要加大投入。尤其是的理念进行有效贯彻。此外,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注意结合森林培育的客观规律,对较为稀少的类别加强重视,并对复合型经营管理模式有效应用。在森林培育方案设计的过程中,也要注意结合实际森林和土地的情况,对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保证方案设计的现实性[3]。还可以对先进的技术有效引入,对管理的科学性大大加强。对政策法规进行制定或完善,这也是在加快森林培育过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之一。相关部门需要增强对森林培育的监管工作,增强人们对森林资源和森林培育的重视,从而促进森林质量的提升,有效加强森林生态系统。
结束语:
林业经营管理的科学性及合理性,对提高林业经济效益以及推动生态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因此要处理好了他们之间的关系才能保护森林资源更持续的发展。且在实际的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需结合实际情况,对森林培育方法和手段进行不断优化,从而促进森林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汉清.加快森林培育提高森林质量的途径探讨[J].绿色科技,2016(9):128-129,102.
[2]阚湘宁.刍议加快森林培育提高森林质量的途径[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8(9):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