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媒体融合的新闻生产方式的变革 蔡玲玲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蔡玲玲
[导读] 摘要:新闻生产在新的环境下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传统媒介在和新媒介结合的同时,也要科学合理的调整内部结构,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是单向的,这将逐渐在社会的发展脚步中被淘汰,相反,迅速崛起的是新媒体融合,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促进新闻业的发展,就要从根本上做出改变,从新闻的生产链条、生产主体、生产方式等方面切入,本文将对媒体融合对传统新闻生产方式的冲击和新闻产生方式变革趋势进行分析,以实现新闻的高效生产。
        瑞安日报社  浙江瑞安  325200
        摘要:新闻生产在新的环境下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传统媒介在和新媒介结合的同时,也要科学合理的调整内部结构,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是单向的,这将逐渐在社会的发展脚步中被淘汰,相反,迅速崛起的是新媒体融合,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促进新闻业的发展,就要从根本上做出改变,从新闻的生产链条、生产主体、生产方式等方面切入,本文将对媒体融合对传统新闻生产方式的冲击和新闻产生方式变革趋势进行分析,以实现新闻的高效生产。
        关键词:媒体融合;新闻生产方式;变革研究
        引言:
        目前,数字化的技术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性,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人民生活不可分离的新闻媒介也在发生着变革,过去的报纸、收音机、电视机已经不再是人们获得新闻信息的主要方式,代替的是新媒介方式,通过互联网技术来实现,新媒体优势不断丰富,主要包括大众化、平民性和及时性等。这对传统的新闻媒体而言是不利的,为了扭转传统媒体所面临的现实局面,就要对自身做出改变,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对传统的媒介方式进行全盘的否定,而是要充分发挥其优势所在,和新媒介进行合理的融合,在进行转型的过程中实现二者的共同进步,为的是保证我国新闻产业的健康发展。
        1、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方式变革
        在新时代语境下,传统媒体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生产平台单一,内容来源是专业记者提供的信源,采访、写作、编辑是新闻生产必不可少的三个主要环节。专业的采编队伍根据其新闻价值、宣传价值、新闻选择标准等,内部把关,确保新闻的真实性。所以,如报纸电视等媒体内容的生产模式,是以专业生产内容(PGC)的模式为主,强大的内容生产力是它的核心竞争力。传统媒体有专业的新闻理念和强大的人才团队资源。在这样的条件下,新闻报道有一定的深度、高度和广度。专业内容生产,即通过传统媒体自身的资源、渠道进行内容的生产,如报纸策划某些报道,发布信息,电视台制作节目,广播传达实时信息,打造第一手的专业内容,传统媒体都是以这样的方式来进行新闻内容的生产。
        2、媒体融合为传统新闻生产方式带来的压力和挑战
        2.1媒体融合给传统新闻生产方式带来的挑战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与传统媒介发生了逐渐融合,在这样的模式中,新闻信息的呈现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多种新型信息发布渠道开始兴起,例如新浪、网易、微博、微信等成为了人们接收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出现了音频和字幕等等,新媒介融合的方式下,人们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也得到了充分的满足,新闻信息的传播终点是人民,所以,新媒介的发展中心一定要以消费者为核心,媒介方式变化的同时人们对新闻的需求是不会改变的。目前,最方便、最受人们欢迎的就是智能手机,一部智能手机在手,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新闻事件的发生,其所具有的时效性和高效性是突出的优势,绝大多数网民都对其非常青睐。在互联网技术还没有出现盛行的时候,新闻媒介的传播方式都是报纸和电视台等方式。
        2.2打破了传统的新闻生产链条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来袭,互联网时代和媒介融合的深入发展,新闻生产方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媒介生态环境发生了极大变化,传媒业进入了转折发展时期,媒体融合已经成为了国家深化改革层面的关键热点话题,微信、微博、各种浏览器等各种APP可以让人们在第一时间得知发生的新闻事件,足不出户,无论是全国还是全世界发生的事都可以得知,而且人们也可以参与发表自己的意见,参与到对新闻事件的讨论中来,在这样的模式中,传递者和受众的界限也逐渐模糊,这一切改变从多方面瓦解着原有的新闻生产链条,新媒体的优势不断凸显,在此时代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我国传统的新闻生产方式是一个封闭的单向生产的流程。首先,新闻记者要对新闻事实进行专项采访,然后对新闻稿进行撰写、修改,编辑部排版结束后,才能将最终的新闻成果展现给大众[1]。

因此,可以认为传统的新闻生产模式是单向度的生产链条,新闻传递者和受众就是在链条的两极,两者扮演的角色是完全不同的,而且分工明确、清晰,这样的新闻生产方式是很滞后的,人们无法在第一时间得知最新消息,而且民众不能够参与到讨论中来,在这样的模式中,缺点是非常多的。
        3、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生产方式改革方向
        3.1新闻生产模式改革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在新媒体方式下所产生的新闻是开放式的,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人们获得信息具有了时效性,而且可以参与到讨论中来,新闻的发生不再是单向的输出,新闻生产逐步实现了社会化的进展,多种新兴媒体出现有效改变了传统媒体新闻生产和写作的格局,对传统媒体的生存产生巨大影响,开放型新闻生产成为主要发展方向[2]。在传统媒体在新闻传输中占据主导位置的阶段,新闻信息的发布其时效性是非常慢的,记者从采访到编辑再到出版,这些流程下来是需要花费一段时间的,这样一来人们就不可能在第一时间获取新闻事件,即使了解了新闻信息也只是聆听,并不能够参与到事件的讨论中,民众没有发表意见的权力和方式,新闻的生产方式是保守的、封闭的。
        3.2变革新闻形态满足不同用户的新闻需求
        新闻形态一般指新闻的存在方式与状态。在媒体融合的推动下,党媒的新闻形态实现突破,由单一转向多样。传统媒体的新闻形态一旦形成基本上长期不变,这方面尤以报纸为甚。例如一份报纸的消息,一般以纯文字表现,由标题、导语、主体等几部分组成,稍有些变化,不过是增加配图、改变字体或颜色等。新闻形态的固定化,或者说模式化,从生产便利性的角度看,是有利的,但对需求各异的用户而言是不受欢迎的。媒体融合带来的一大变化就是改变新闻产品的形态,不再千篇一律、一成不变,使生产的新闻动起来、活起来,更有趣,更耐看。如CCTV的VR直播新闻———我国首单“太空快递”的发射,让用户“走进”新闻现场,在100米的距离内观看火箭的发射过程,感受火箭发射瞬间产生的视觉冲击。
        3.3打破记者在新闻生产中的一元主体地位
        在传统媒体时代,记者处于新闻生产的中心位置,决定了新闻生产的数量、质量、规模、风格、特色等。记者作为新闻生产的主体是稳固的。但在媒体融合环境下,记者在新闻生产中的核心主体地位受到动摇,主体由单一转向多元。以新华社的AI主播为例。2018年,该社联合搜狗公司在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布全球首个AI合成主播。该主播运用了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模拟该社主持人邱浩的声音与外形进行新闻播报,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并且可以24小时不知疲倦地工作。
        结束语:
        自从新闻产业在我国出现,在其很久的发展时间里占据主要方式的都是传统媒介,人们对新媒介的概念完全是陌生的,随着信息化的技术的发展,在大数据时代,新媒介应运而生,其很好地弥补了传统新闻媒介的缺陷,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新闻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这是符合时代发展的,是时代的产物,为了推动我国新闻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充分让新媒介在新闻传播中占据主导地位是必然选择,通过本文的讨论期望可以对新闻业发展提供可参考的意见。
        参考文献:
        [1]王玉芳.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生产方式变革研究[J].中国报业,2019(18):88-89.
        [2]唐阳.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生产方式探讨[J].理论观察,2018(04):156-158.
        [3]韩志涛.基于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生产方式的变革分析[J].科技传播,2018,10(07):33-34.
        [4]翟惠生.加强新闻先进生产力建设  推动媒体创新融合发展[J].传媒,2018(06):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