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丰县供电分公司 221700
摘要:电力在生活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配电网运行管理对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十分重要。随着我国现代化技术的全面发展,电力系统技术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电力自动化系统配电网运行的效率。
关键词:配电网;运行管理;电力自动化系统;运用
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新型技术的运行与发展,其中配电网的运行以及管理就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是否能够掌握其运行技术以及对其技术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其在我国发展较为缓慢,所以仍然存在不少安全问题,想要更好的对其进行管理从而促进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就必须对自动化技术进行全面的了解,同时依据我国实际的运行现状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1 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原则
1.1 逐步完善原则
配电自动化系统工程建设将涉及到城市建设、配电网建设、设备开发等诸多项目,当然对技术的要求也比较高。因此,配电网自动化建设应遵循分阶段、分步施工的原则。
1.2 适应原则
在建设过程中,配电网自动化建设的原则是适应配电网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和供电管理的需要。当然,随着配电网的发展,有必要适应智能电网的建设。
1.3 可靠原则
可靠性原则建设指的是配电网自动化建设减少影响供电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在可靠性建设同时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加强设备可靠性的配电网自动化,通信系统可靠性,网络结构,电力系统自动化系统配置的可靠性。
2 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电力自动化系统技术的运用
2.1 自动化监测技术
在配电网运行管理的电力自动化技术运用中,自动化监测技术是保证电网运行有序性以及高效性的重点技术。因为它可以对电网运行状态、电网故障进行实时监控,同时还能够针对故障问题进行智能化的报警,在有效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的同时,加强电网运行的有序性。避免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消耗,促进电力企业的效益发展。
2.2 自动化馈线技术
自动化馈线技术指的是变电站和用户设备之间的馈线自动化,其原理是运用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进行配电网故障的定位和独立检测,同时能够实现对配电网开关数据的采集和控制,以达到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一步规避安全事故的发生。从我国现阶段技术来说,馈线自动化技术必须与系统集成技术相互应用,才能够促进整体电网运行的高效性。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阶段的运用:首先是电力系统正常运营状态下的应用。在电网系统正常的情况下,使用馈线技术能够对电网内部运行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同时根据监测到的数据信息,对隐形的故障问题进行分析并处理,有效避免较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行。其次是电网系统故障状态下的检测。馈线自动化技术在检测到此类故障后,可以对故障进行分析,并依据事故原因和状态进行智能化的处理,使供电快速恢复,减少资金损失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2.3 节点全网漫游技术
网络各节点的有效通信能够更好的促进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运用。所以,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必须保证各节点的有效连接,避免出现中断或者丢失现象,运行网络自动搜索技术对节点进行有效搜索,就能确保各节点的连接性。如果发生无法检测到的节点信息或无法确定此节点状态,管理节点会将搜索结果传输给馈线子网联络节点,然后向邻近变电站通信管理节点上报漫游申请,待漫游申请通过后,便可以实现该失效节点的重新注册,成功后将其再次发给配调中心。最终通过配调中心向各变电站进行通信,实现全网有效漫游通信目的。
3 电力自动化系统在配电网运行的管理中的应用
3.1 仿真培训技术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
仿真技术的使用,可以使配电网的工作人员快速、轻松地掌握操作技能,提高操作水平,也可以更好地保证电网的安全人员和整个配电网络运行环境的安全,最终提高工作效率。
3.2 信息技术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确保每个设备的配电网可以正常安全运行,必须进行监测的故障和运行管理,及时隔离和修复,以便为了保证电力供应服务质量。当然,最好的选择是要求实现配电网的自动化,信息技术应用于配电网的设备和电力监控与管理。
4.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策略
4.1提高制度管理质量和相关从业人员水平
从根本上说,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还是技术发展跟不上电力系统当前需求。这和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前沿理论发展以及基础工作岗位高质量人才的缺乏都有很大的关系。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就必须依靠一大批既有综合能力又有专业技能的优秀人才。从电力企业自身发展的角度来说,要想培育高素质的从业者首先就必须使员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这就要求电力企业在学习氛围、学习机会、职业发展上全面贯彻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多种途径为企业员工提供专业培训,针对不同岗位特色提供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
除了提高从业者的专业素质之外,还应该在企业管理制度设计上有所创新。对于权责划分不明导致的推诿责任现象应当明确岗位责任划分。既要把责任划分落实到个人,又要推进领导负责制,提高领导进行管理引导的积极性。
对于电力企业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上借鉴各地先进经验导致的“水土不服”问题,应当加强对本企业特色的挖掘,把各地先进经验和企业的自主发展结合起来。以经验借鉴和经验总结共同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4.2注重设备质量和统一规划
除了在企业管理制度上的改革,还要注重硬件设备的质量。对于电力公司设备采购质量缺乏保障的问题。首先就要正确认识电力设备质量对供电效率的影响。其次,在资金方面也应该适当向电力设备采购领域倾斜。最后,设备的质量和使用寿命不仅和设备的质量相关,后期的正确使用与经常性维护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设备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因此,电力企业管理者必须重视对电力设备检修频率、标准的规定,以此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电力企业的设备除了质量达标和规范使用问题之外,还存在统一性不高的问题。由于缺乏宏观的设计,部分地区和企业存在电力设备接口不匹配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注重宏观层面的设计,推进电力设备生产采购的标准化,提高设备使用的统一性。
5.结束语
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电力自动化系统技术的运用十分重要,其能够使得配电网电力运行效果更为显著。在进行整体应用中,首先需要对电网自动化体系特种进行初步的分析,然后结合其数据参数的变化,对其监测系统以及自动化电力调度技术进行整体的分析,从而使配电网运行管理的效果更为显著。
参考文献:
[1]黄礼祥.电力自动化系统技术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运用研究[J].电子世界,2016(23):163.
[2]任雄.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电力自动化系统技术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0):189.
[3]白朝晖.电力自动化系统技术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5(2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