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义乌市煜鑫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省义乌市 322009;2诚邦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软土地基处理是房屋建筑施工中较为重要的环节,只有采用合理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且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把控,才能更好地改进房屋建筑地基结构质量,增大房屋建筑的安全系数,优化其实用性能。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房建工程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地基处理技术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公众对于房屋建筑的需求量持续增长,现代建筑工程的规模不断扩大,施工难度日益提高,为了确保建筑稳定性和安全性,则必须加强软土地基的施工质量,为公众提供更加良好的生活空间。因而,在实际开展地基施工的时候,应针对不同的地基情况,采用适宜的地基处理技术,为后期的安全施工提供保障。
1 软土地基的特点概述
在河海附近区域进行建筑假设,极有可能遭遇软土地基。从组成角度来看,软土地基主要包括黏性土壤和淤泥,水分含量较高,具备较强的压缩性。在开展土工工程建设之前,如果不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不仅会严重耽误工程进度,还会因为建筑沉降现象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应注重软土地基的处理,只有这样才能继续进行土木工程建设。软土的性质十分特殊,通常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在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时,首先要去除其中多余的水分,使水含量满足工程建设施工标准。具体来讲,一般情况下软土地基的含水量在30% ~ 70%。随着含水量的上升,软土地基的承载力会不断下降。同时,软土地基的压缩性能较强,容易在重物施压的情况下发生沉降,而此时软土地基中的水分也会被挤压出来[1]。
2处理软土地基的意义
确保地基稳定性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好该项工作是确保建筑工程安全性和施工质量的关键。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建筑工程施工中经常会出现软土地基问题,处理不好软土地基,会对人们居住安全性造成严重威胁。可见,应当加强对软土地基处理工作的重视,要全面勘察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充分与勘查结果相结合,采取科学的方式完成对软土地基的处理,使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问题能够得到解决,进而使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能够得到提高,满足人们的应用需求[2]。
3 房建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
3.1 桩基础处理技术
软土地基具有一定的膨胀性,所以在含水量上升期间,则会引发自身膨胀,而一旦含水量下降,则会导致收缩,对房屋建筑产生沉降影响,所以在地基处理技术的施工前,必须对工程位置地基的水质情况勘察清楚,制定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案。勘察地基水质情况,包括含水量、自由膨胀率、膨胀率等因素,在经过精确的计算和分析后,对地基的膨胀力进行控制,并降低地下水位、湿陷程度对地基沉降的影响,在桩基础处理技术的施工当中,根据不同的地基情况,应当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比如对于厚度一米左右的地基进行处理,应当对膨胀土体进行挖除后,再添加黏土质或灰土质,而对于一些埋藏较深的膨胀土体,则需要以桩基础进行处理。
3.2 排水固结处理技术
排水固结处理技术是当前软土地基常见处理方式之一,也是最为主要的施工手段。排水固结处理技术顾名思义,即先对地基进行排水处理,以缩小软土地基的空隙,使得孔隙水压降低,促进软土地基土体固结,进而极大程度地提高地基的抗剪力强度,为工程顺利施工提供良好条件。根据不同的操作方式,排水固结处理技术当中又包括有砂井法、排水电渗法、堆载预压法和真空预压法,其中砂井法主要通过在地基当中布置砂井,并开设沙沟和砂垫层,有效控制地基之间的排水距离,实现地基强度的提升;排水电渗法在地基当中布置电极以促进水分子运动,实现排水效果[3]。
3.3 胶结处理技术
胶结处理技术主要通过在地基当中加入其它材料,包括水泥砂浆、石灰等,促使地基形成复合地基,进而有效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根据不同地基的实际情况,胶结处理技术又分为水泥土搅拌法、高压注浆法、灌浆法等操作方式,其中灌浆法则是在对泥浆混合配比完毕后,对地基土体进行灌注,而水泥土搅拌法,则是将原本地基与水泥充分混合,在满足工程标准的基础上,构成板结加固,实现软土地基强度的提高。
3.4 强夯置换法处理技术
在强夯法的施工当中,需要注意机械设备的碾压频率和速度,避免对地基造成的破坏。置换法主要是将地基当中不符合工程施工标准的部分进行挖除,然后再将高强度土体进行填充,所以相比于强夯法来说,置换法显然会产生大量成本支出,需要施工单位结合实际情况予以选用[4]。
4房屋建筑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4.1 做好前期准备
在软土地基施工前,需先对现场施工环境予以详细勘察和了解,并做好土质检测作业,为后期施工方案提供充足依据。然后根据现有资料进行施工方案的对比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合理调整,以保证方案的可行性,推动软土地基施工处理作业的有序开展。另外,注重施工计划编制的合理性。在施工计划编制中,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及环境特征,合理规划施工所需材料、设备及技术工艺,以改进材料质量,确保设备安全运转。且在软土地基施工中,要尽可能避开雨季,以免增加土层中的含水量,增大施工难度。
4.2 做好施工现场质量控制
在房屋建筑软土地基施工处理中,应严格按照规划好的内容要求开展施工作业,注重各环节施工操作的科学性、合理性。对于现场施工中产生的数据资料要实行及时准确的记录和管理,从而为后续作业的开展提供可靠依据。现场施工前,需明确水平位移观测点、沉降观测点的位置,并做好观测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及时掌握地基处理情况,调整施工方案,以改进地基结构质量。此外,在现场施工中,应加强施工技术选用的合理性,结合施工方案、施工条件及施工要求完成综合分析,选用合理的施工处理技术,从而减少问题的产生,提高地基结构的稳定性[5]。
4.3 完善施工人员专业素质
施工人员专业素质水平的高低,对于房屋建筑软土地基处理质量的好坏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在房屋建筑施工中,需对施工人员实行岗前及定期专业培训,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树立正确的质量和安全意识,明确施工要点,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开展施工作业。再者,安排专人对现场施工实施监督和管理,规范和处理施工人员行为,降低施工中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以加强软土地基处理效果。同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让施工人员明确了解施工技术要求、质量及进度管理要求,对现场环境进行详细勘察,并对存在的不合理内容,予以及时上报和解决,进而促进施工作业的有序进行,保证施工技术的有效落实,避免延误、返工等问题而增大损失和工作量,彻底提升房屋建筑的整体建设价值[6]。
结束语
确保地基稳定性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好该项工作是确保建筑工程安全性和施工质量的关键。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建筑工程施工中经常会出现软土地基问题,处理不好软土地基,会对人们居住安全性造成严重威胁。可见,应当加强对软土地基处理工作的重视,要全面勘察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充分与勘查结果相结合,采取科学的方式完成对软土地基的处理,使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问题能够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张鼎臣. 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的探讨[J]. 中外企业家,2019(26):102.
[2]刘洋. 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研究[J]. 居舍,2019(26):54.
[3]杨莉. 浅谈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 科学技术创新,2019(25):105-106.
[4]段志义. 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探析[J]. 建材与装饰,2019(26):38-39.
[5]黄晓銮. 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探析[J]. 四川建材,2018,44(12):108-109+111.
[6]李仲一. 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研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5):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