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形结合思想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实践研究 陈雅芬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陈雅芬
[导读] 摘要: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课程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能够利用数形之间的转化来实现抽象数学语言的直观化,有利于开拓小学生的数学解题思路,可推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促使其开展深度学习,从而高效地学习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厦门市同安区五显中心小学  福建厦门  361100
        摘要: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课程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能够利用数形之间的转化来实现抽象数学语言的直观化,有利于开拓小学生的数学解题思路,可推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促使其开展深度学习,从而高效地学习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关键词:数形结合思想;小学数学;深度学习
        1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若是教师能够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来构建高效课堂,可发挥以下的优势作用:首先,在数形结合思想指引下,学生可以提高自身准确解题的能力,使其养成善于观察图形和捕捉图形中隐含数学信息的良好能力。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可以更好地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其次,数形结合思想能够让学生克服数学学习中的困难,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消除其对数学学习的畏难心理和厌烦心理,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自主学习的兴趣,这对促进学生个人的健康发展有积极的作用。最后,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运用可以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丰富小学数学教学的手段,这可保障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出应有的教学活力。
        2数形结合下小学数学开展深度学习的措施
        2.1增加教师与学生的深度互动
        第一,教师要把握课堂生成,适时地质疑或引导学生质疑,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第二,教师通过连续追问,留给学生更多的探索空间,让学生进行更充分的表达,可以增大学生的思维容量,促进其思维进阶发展。如四年级“小数的意义”一课,在学生借助面积模型认识一位小数后,教师可出示图片。教师问:“现在还能用0.6表示阴影部分吗?”接着继续问:“那是0.7吗?”有学生认为在0.6和0.7之间。教师继续问:“为什么不是‘中间’而是‘之间’?你认为这个小数应离谁近一点?”此时,教师可借助数轴模型进行教学。之后,教师接着问:“谁能说一下这个数可能在0.6和0.7之间的什么位置上?0.6和0.7之间多出来的一部分用小数怎样表示呢?”并借助直观模型,在学生已有一位小数的认知基础上,教师通过连续追问,使学生不断思考,而这接二连三的问题恰恰与学生理解小数、理解小数的数位与数位上的值等关键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为学生继续学习均分、细分计数单位做好认知准备。
        2.2增强学生与学生的深度互动
        2.2.1通过学生充分的自我分析实现生生互动
        在课堂上开展讨论或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描述自己的思考过程、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这样不但能促使其他学生仔细倾听,而且能激起学生的思考比较,甚至情感上的共鸣。同时,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错误,教师也不要轻易给出评价,而是要组织学生讨论,让更多的学生一起分析交流,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既可以解决问题,又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从而在互动交流中实现深度学习。
        2.2.2通过学生的互疑互辩实现深度互动
        深度学习的课堂并不是只有一种声音,而是基于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其对同一问题很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意见或想法,此时教师应鼓励学生,使他们产生更多的想法并乐于表达,还要鼓励有疑问的学生把心中的疑问表达出来。此外,教师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引导他们独立思考、讨论辨析、互相评判,并提出解决方案。通过互疑互辩可以矫正错误,促进学生对知识本质的理解,让其结论更深刻、更严谨;同时,学生经历判断、反思、辨析、批判性思考等过程,提高了自身的思维品质,并让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的体验,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提升其课堂教学的参与感和参与程度[1]。比如,在小学数学六年级(下)“比例”的学习中,在学生了解该课基础知识条件下,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实例来加深学生在数形结合方面的认知。

通过列举一栋商住两用楼,告知学生们,该楼一共52层,其中1-5位商用,6-24为办公用,其余为普通居住。让学生们通过讨论与计算各种用途楼层所占比例,以加深其对于比例的理解。总而言之,深度学习是师生共同经历的一场智慧之旅,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作为一线的教育实施者,应努力引导学生在深度互动中实现深度学习,使数学教学更具助推学生成长的价值。
        3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策略
        3.1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提高学生算法理解能力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比较重要的内容,而有些学生在学习计算知识时,往往很难理解其算法,导致自己的计算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而在计算教学中融入数形结合思想,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教学中的数学问题。比如,在“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入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来优化这节课的计算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算法理解能力[2]。例如,教师给出了这样的一个数学问题:“如果这里有两个盒子,第一个盒子里有28颗樱桃,第二个盒子里有32颗樱桃,那么请问它们总共有几颗樱桃?”这一问题可以用多媒体设备呈现出相应的图片,然后询问学生:“如果我们将第二个盒子里面的2颗樱桃放到第一个盒子里,你们发现了什么样的变化?”学生纷纷说:“每个盒子都变成了30!”学生对整十的算法比较容易理解,若是教师在凑十法的基础上,通过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更直观的理解,则可提高学生对算法的理解能力,提高其计算的准确率。
        3.2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提高学生知识理解能力
        有些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是抽象的,若是能够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将其展现出来,则可加深学生的理解,并且巩固学生的记忆。比如,在“分米的认识”与“毫米的认识”教学中,教师可以用线段图的方法来将其数学关系表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这方面的数学知识。例如,学生可利用手上的学具先画出一条线段,然后用量尺来将1分米标记出来,再将毫米的长度也在线段上标出来,可以帮助学生一目了然地看清两者之间的数量关系[3]。在以后类似的数学问题中,学生也可通过线段画法来表示出相应的数量关系,再利用直观的数量关系来解决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知识理解与运用能力。
        3.3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有些知识具有一定的空间元素,对学生的想象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比如,在“位置与方向”这一课的教学中,这部分内容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要求学生在测定方向的过程中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来描述方向的测定过程和测定结果[4]。在这个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白纸上画示意图,并且将测定的数据标记在这一示意图上,让学生通过直观的示意图来更好地理解方向相关的知识,并且在脑海里展开空间想象,建立起方向的空间位置图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这是一个优化教学过程的有效途径,教师要注重在课堂上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贯彻落实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渗透性运用,以构建一个直观化、具体化、高效化的数学课堂,促使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徐曦霞.浅谈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J].黑河教育,2019(02):58-60.
        [2]王宗梅.小学数学课堂学生深度学习的有效性探究[J].华夏教师,2018(32):63-64.
        [3]王友莲.“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33):86-87.
        [4]王斌.基于数形结合思想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J].内蒙古教育,2017(16):8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